《中国移动研究院:2023低空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白皮书(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研究院:2023低空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白皮书(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低空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白皮书Whitepaper for Information Service Capability of Low-altitude Network2023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2023 年 6 月低空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白皮书引言引言低空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白皮书 结合无人机低空应用需求,发挥 5G 及 5G-A 移动通信网络和技术优势,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控、全域覆盖、经济高效、智能开放的低空信息基础服务能力体系。截至 2022 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 1083 万个,其中 5G 基站数量为 231.2 万个,已形成覆盖全域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如
2、何有效地利用这张大网,为无人机管理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低空经济持续开放与蓬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随着空中活动需求的增加,各类飞行器能力正逐步覆盖全空域、多行业需要。无人机的能力范围涵盖了从低空到高空的各个高度层,包括微型无人机、中型无人机、大型无人机等各类机型,应用于公安、交通、应急、物流、测绘等诸多领域,正推动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在国际标准、产业能力上,5G 及 5G-A 通信网络正加速推进与无人机系统等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依托于 5G 网络可实现对无人机的可信接入和位置管理,并借助于通感一体化、网络 AI 等 5G-A 新技术,助力打造无人机飞行业务的全域监
3、管及高效服务的全新能力。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从低空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和低空网络增强能力出发,构建面向低空应用的信息基础服务能力技术体系。以低空网络增强能力为支撑,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移凌云”实现低空空域产业各方的实时连接,促进信息的高效传递与共享,支撑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角色间的高质量通信,保障了管理者看得见、叫得到、管得住,应用者全域飞、安全飞、智能飞,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一键净空”。充分发挥中国移动大网优势,将 5G 及 5G-A 网络能力适配监管方和产业界需求,加快建设新型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和“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低空信息服务体系,以信息能量化推动低
4、空经济的数字化建设。低空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白皮书目录目录一、低空经济的发展情况.1二、低空无人机发展面临的挑战.3三、面向低空应用的信息基础服务能力技术体系.43.1 总体架构.43.2 低空综合信息服务能力.53.2.1 全生命周期身份管理服务.53.2.2 信息连接服务.73.2.3 飞行基础服务.83.2.4 合作飞行信息服务.83.2.5 非合作飞行信息服务.93.2.6 算网融合服务.93.2.7 智能辅助决策服务.103.3 低空网络增强能力.113.3.1 低空网络增强架构.123.3.2 可信身份识别机制.123.3.3 安全管理及定位追踪能力.133.3.4网络 AI 辅助无人
5、机监管.153.3.5 通感算一体化.16四、演进路线.18五、总结.19六、缩略语列表.20七、参考文献.21低空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白皮书1一、低空经济的发展情况一、低空经济的发展情况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2022年 1 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大力引导无人机创新发展,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创新无人机产业生态。近年来,无人机产业已呈
6、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22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已达443.58 亿元,预计 2022-2027 年我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39%,到 2027 年我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3138 亿元(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无人机产业构成主要由上游(无人机零部件制造商及分系统研制商)、中游(无人机系统集成及服务提供商)、下游(公安、应急、交通、巡检、测绘等应用场景)为主,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将颠覆众多行业的传统作业方式,朝着行业多领域、性能多样化的新局面发展。结合 AI 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北斗导航等新一代通信和信息技术,无人机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