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2023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以远见见未来(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华三:2023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以远见见未来(39页).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2新华三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新华三集团杭州总部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路466号邮编:Copyright 2022新华三集团 保留一切权利CN-203X30-20220331-BR-SD-V1.0免责声明:虽然新华三集团试图在本资料中提供准确的信息,但不保证本资料的内容不含有技术性误差或印刷性错误,为此新华三集团对本资料中信息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新华三集团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本资料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面向未来的 数字社会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有这么一件小事:弗兰克奈特的巨著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发表100周年,这本书虽然是一部经济学领域的著作,但它提出了一条泛用的理论:“风险”
2、指事先可知概率分部不可度量的风险,人们无法根据过去的经验去推断未来。同样是2021年,人类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过去了两个年头,面对这场千禧年以来人类最大的“不确定性”事件,中国交出了一份稳定的答卷: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环境下,中国仍然能逆风上扬,数字经济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擎作用,并且在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10%。这一目标,可以视为中国应对“不确定性”的手段,但所有的宏观目标,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技术和人身上,此时新华三发布面向未来的数字社会
3、2022新华三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从ICT角度解读,如何通过相应的技术和方案,去应对中国乃至人类将要面对的挑战,或者说,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我们需要往什么方向发力,去打造我们想要生活的社会图景?实际上,在疫情的倒逼催化之下,这样的图景已经初见端倪: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深度参与了抗疫防疫工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共同交织建设数字化智慧社会,ICT基础设施先行起更具现代化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政务、环保、能源、医疗、文娱、教育、物流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又共同集成了新一代智慧城市的雏形。由此可以推断,具备抗风险能力、抗不确定性能力的社会,一定会带有智慧化的标签。我们认为,智慧社会需要
4、达到五大基本的属性,即高度被感知、高度透明、高度互联互通、高度的智能化、高度的数字化和被计算,如何实现这一点?答案是ICT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是人们认知中的“新基建”。因此,这本面向未来的数字社会2022新华三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可以说是新华三针对建设下一阶段智慧社会的某种“剧透”:扩展现实技术进一步得到普及,云边协同技术让机器人有着更强的自主性,更强大的通用基础模型支撑更智能的Al应用,确定性、通感-体、全域超宽的网络,为更多数字化应用铺平了道路。这些都显示出,智慧社会2.0版,将会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优化生产生活的体验。同时,我们也要充分意识到,安全、隐私、绿色,是保障数字经济健康、
5、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安全保障,数字应用的展开便无从谈起;没有隐私保护,无法保护数字时代的个人权利;绿色低碳更与数字经济息息相关,让人们更充分利用有限的能源,去推动世界往好的一面转变。从中可见,现代科技发展必然是有的放矢。在2020年9月12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面向”要求,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指引“十四五”科技创新的方向。新华三对下一阶段场景和技术的趋势预测,也显示出ICT行业对国家政策的领会和解读,以及对时代需求的回应和服务。此外,身处“学”和“研”领域,我认为产业方对未来趋势的洞见,也在为高校的专业设立
6、、招生规模、培育重点,以及研究机构的钻研方向、前瞻思维、成果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可以预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产学研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在不同的阵地上,发挥科学技术应有的价值。回到那句话:“中国以数字经济应对不确定性”,要从资源消耗、人力消耗的粗放式增长,转向以高附加值、智力技术驱动的精细化增长,提升自己的抗打击能力,这本质上也说明了,技术一直是人类赖以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希望更多从业者,能够从面向未来的数字社会2022新华三十大技术趋势白皮书窥见当下的“技术刚需”,响应时代召唤,积极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中国。陈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华三集团首席数字经济科学家PART 1推荐数字化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