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气象数据价值系列白皮书之三:撬动气象数据价值新模型白皮书(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华永道:气象数据价值系列白皮书之三:撬动气象数据价值新模型白皮书(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撬动气象数据价值潜能新模型气象数据价值系列白皮书之三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撬动气象数据价值新模型1目录前言3气象数据交易定价历史和现状4辩证发展的估值分析方法7动态演变的价格管理框架15收益分配的典型场景应用18本系列小结19参考文献20联系人21撬动气象数据价值新模型21.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采用“一中心一公司”的体系架构,即,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中心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时代大势、回答时代之问、应对时代之变、引领时代发展,是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自二十大
2、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美丽中国的目标以来,气象数据作为实现数字中国、美丽中国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先导性生产要素之一,正在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建立有序、安全、高质、高效的数据共享交易生态的前提下,如何挖掘气象数据的巨大价值潜能,从而撬动气象数据高质量价值,已经成为当前气象数据流通交易定价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回顾之前两册气象数据价值系列白皮书解锁气象数据价值新方程解锁气象数据价值新方程与构建气象数构建气象数据价值发展新引擎据价值发展新引擎,我们通过分析气象数据资产的类别划分及独特的价值特征,解锁气象数据价值新方程;在此基础上进而剖析了构建有序、安全、高质、高效的气象数据共享流通
3、交易生态对于释放气象数据价值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次,在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指导下,普华永道联合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紧跟二十大步伐,继续深入研究探索气象数据的流通交易定价理论的“度量衡”作用,聚焦气象数据资产的价值与价格、流通与交易等核心领域,发布气象数据价值系列白皮书的收官之作撬动气象数据价值新模型,以期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气象数据产品交易定价模式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前言撬动气象数据价值新模型3气象数据交易定价历史和现状为了让气象数据及服务的商业化运营有据可依,早在1990年代,气象部门就曾经综合考虑气象观测及预报工作所发生的人工
4、、设备及其他成本,并参考了水利等其他部门对数据的交易、定价模式和价格范围,建立了最早的气象数据服务与定价标准。此后,气象部门考虑到人员工资、物价水平的变动等因素,适时更新收费项目和标准,目前最新的版本于2022年起使用。近年来,政府在气象事业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已经基本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化和装备的国产化。随着地面气象观测设施建设的逐步深入,气象站的数据采集频率不断提高,同区域站点的数量越来越多,观测精度在逐年上升,气象卫星网络日益完善,卫星图像的生成频率和拍摄分辨率均在提升,光谱通道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气象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颗粒度不断被突破,加上数据质量提升,数据累积了更高的潜在价值,且每单位
5、数据的成本也逐渐降低。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气象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但气象数据的实际交易价格却变化较小,这说明其潜在价值并未在交易中充分释放。原因在于,现行定价标准以每一次采集的所有数据量作为报价单位,随着气象数据颗粒度越来越高,每次能采集到的海量数据可能造成向单个用户收取过高的总价格,超过需求方的付费能力。于是,气象部门也开始尝试按照一定时空范围内生成的数据量进行计价。例如,对某一特定区域24小时内生成的卫星云图进行报价。撬动气象数据价值新模型4气象部门确认客户需求采用基准价格定价向客户提供初始报价双方磋商交易价格某建筑业公司需要某地区70个月的月度降水量数据,供环评工作使用根据当地制定
6、的最高收费标准,单个气象站的数据基准价格为人民币60元/(个月)60元/个月1个70月,得到此次服务的初始报价人民币4,200元双方经过协商后确定以基准价格的约30%作为此次交易价,故此次服务的实际定价为人民币1,280元而目前最常用的定价模式是以最高收费标准作为基础,根据与不同需求方的谈判情况,综合考虑适用的折扣率来确定最终交易价格。我们从气象部门获取了仅包含降水量数据的案例,来简单展示当前定价模式下如何从定价标准转化到最终交易价格:在此案例中,某气象数据服务公司为省内一家建筑业公司提供了某地区70个月的月度降水量数据(下称“目标数据”),以供环评工作使用。其定价的过程如下:根据当地对气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