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温库及果蔬保鲜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温库及果蔬保鲜应用.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超节能相温库及应用超节能相温库及应用李喜宏天津科技大学天津捷盛东辉保鲜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4月8日2023年中国制冷展专题研讨会2 目 录 一、国内外冷链产业技术背景 二、相温库设计与应用理论 三、相温库关键技术 四、应用案例分析 五、相温库性价比分析1.1 国内外果蔬冷链产业现状年度指标美国荷兰以色列中国1915冷藏能力(万吨)1244-冷链率(%)30-4033-损耗率(%)20-306-8-1948 冷藏能力(万吨)8602900.28-冷链率(%)50-6050-6020-30-损耗率(%)8-3088-2020 冷藏能力(万吨)41601145139.98500冷链率(%)70-8
2、080-9084-9710损耗率(%)1-53-5320-30人均冷藏量(kg)130673.9167.335.71国内外冷链产业与技术背景3发达国家果蔬冷链率高达70%-80%,损耗仅3%-5%,冷链装备制造市场饱和,果蔬保鲜技术专家改行,但发展中国家的果蔬冷链率20%,损失高达30%-40%,若我国果蔬冷链达70%,约需3亿吨,按当前年新增量10倍计,约需要30-50年。1.2 国外国外冷链产业技术背景(1)1755年英国威廉年英国威廉.卡伦发明的制冷设备引发的卡伦发明的制冷设备引发的冷库冷库和冷冻库和冷冻库(2)1927年英国基德和韦斯特发明年英国基德和韦斯特发明气调库气调库(3)197
3、2年日本山根昭美发明年日本山根昭美发明冰温库冰温库 其中,1962年美国博格发明减压库,还有辐照、高压、光照、电场、磁场、臭氧等辅助技术。第一次-冷库,1851年澳大利亚工程师詹姆斯发明第二次-气调库,1927年英国剑桥大学基德和韦斯特博士发明第三次-冰温库,1972年日本山根昭美博士发明能耗增加15%能耗增加20%41.3 国内国内果蔬冷链产业技术背景(1)1962年,年,于北京建造第一座冷库冷库。(2)1984年,年,于北京南苑建造第一座气调库气调库。(3)1995年,年,李喜宏发明第一座微型冷库微型冷库,约占产地新增总量60-70%。(4)2011年,年,李喜宏发明相温库相温库,2013
4、年于新疆伊犁建成世界第一座特大型万吨级相温库。1962年-建造第一座50吨冷库1995年-建造第一座微型冷库2011年-建造第一座1万吨相温库1984年-建造第一座20吨气调库51.4 冷链高能耗“卡脖子”难题国内外冷链产业技术背景冷库运行能耗主要分为有效能耗、无效能耗和刚需能耗,其中,果蔬冷藏无效能耗约占50%,分别为冷风机盘管结霜无效做功35%+融霜3%+融霜余热5%+加湿3%+加湿余热4%。我国世界宣言: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传热约30%结霜约30%呼吸热约30%冷冻库冷冻库冷库冷库 传热约50%结霜约50%呼吸热融霜耗能库体传热50%50%融霜耗能库体传热40%40%20
5、%0冷库-18冷库6 目 录 一、国内外冷链产业技术背景 二、相温库设计与应用理论 三、相温库关键技术 四、应用案例分析 五、相温库性价比分析72.1 相温库结构 相温库由母库+子库组成,其中,母库如同传统冷库,子库为如同传统气调库,但气密不保温,子库为厚度0.6mm普通瓦楞彩钢板,母库与子库的墙体四周间距0.5m、顶与顶间距1m,匹配制冷、气调、防腐设备。相温库设计8相温库与气调库对比92.2 相温库第一理论:温度波动系数Q10相温库应用理论 1884年,荷兰化学家雅可比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Vant Hoff)发现温度系数温度系数Q10,也就是温度绝对作用,在0-35
6、内,果蔬保鲜温度梯度每相差10,呼吸消耗相差2-3倍,1901年获首届诺贝尔奖。我们创新温度相对作用,温度波动系数Q10,波动每相差10倍、呼吸消耗相差1-1.5倍,Q10=Q10。5.01.00.5-0.5-1.0-5.0 0冷链环境温度波动示意 10.0-10.0 设备融霜产生热负荷,机组通风不畅等 电价低谷开机;冷藏车中关闭制冷机组等缺乏操作间、缓冲间,围护结构传热等缺乏专业管理人员设备因素成本因素设施因素人员因素货物呼吸热等其他因素温度波动产生原因温度波动产生原因102.3 相温库第二理论:传热不传质机制相温库应用理论 传统冷库/气调库/冰温库的冷风机与果实放在同一个贮藏间内,冷风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