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4.2-开务数据服务平台及其在IoT数字能源场景的应用-金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场4.2-开务数据服务平台及其在IoT数字能源场景的应用-金宁.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意味着我国的能源转型进入了新的阶段挑战与机遇新能源在发电、用电、传输各环节系统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需要能源装备快速从传统机电装备向数字化电子装备转变,需要5G、智能传感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各种信息技术数字化赋能能源物联网,以数据和算法为核心生产要素,全方位实现能源产业从实物资产向数字资产的转化。目 录CONTENTS智能化和数字化对新型能源体系的支撑能源行业转型趋势和目标数字能源场景下数据库的挑战和机遇新型能源系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01020304开务数据库0501能源行业转型趋势和目标能源转型趋势-新能源替代化石、智
2、能化替代粗放固定化石能源移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储能动力电池能源的粗放应用数字化+智能化能源转型趋势-风光领跑,多元协调4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73%石油对外依存度我国10m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kW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 亿kW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风能资源尤为丰富我国太阳能发电资源丰富,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巨大,全部陆地面积接收的太阳能辐射能约为1.7万亿吨标准煤/年根据测算,2025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技术可开发潜力为14.9亿千瓦风 能太阳能能源转型趋势-集中式走向分布式解决我国能源逆向分布问题因地制宜屋顶、工矿厂房等数量可观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微网系统集中与分布式并举
3、能源转型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总书记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低碳转型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表示: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
4、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洞察-业务需求和数字赋能业务需求:碳达峰、碳中和提升电力装备智能化水平,实现设备实时感知、精准控制及快速响应赋能生产管理和生产决策,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进新能源系统资源的可观、可测、可控能力体系建设完成大量高端电力装备全国产自主化,减少能源领域对外依存度数字赋能:数据与算法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为突出特征的5G通信技术以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以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为代表的区
5、块链技术以虚拟化、弹性扩展、按需部署、分布式计算为特点的云计算技术以分布式处理、云原生、高可用,同时处理OLTP和OLAP为特点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以大量、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真实性为特征的大数据技术融合边缘计算平台、5G通信、确定性工业网络和智能应用的边缘计算技术02新型能源系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通过“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集群调度、气象大数据发电预测、广义虚拟同步技术,提升友好并网与主动支撑性能新型能源系统特征-新能源广泛接入电网通过储能、交直流组网与多场景融合应用提升智能灵活智能灵活友好并网高效环保新型电池、数字智能运维提升效率和可靠性新型能源系统趋势-全网协同,智能配置 柔性开放:“跨
6、省区主干电网+中小型区域电网+配网及微网”的柔性互联形态和数字化调控技术新能源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广泛接入,大电网柔性互联促进资源互济共享能力进一步提升配电网呈现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与微电网等多种形式协同发展态势智能微电网作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并网重要解决方案,逐步在城市中心、工业园区、偏远地区等推广应用 新型电力系统中,电网作为消纳高比例新能源的核心枢纽作用更加显著,新能源+储能、新能源+负荷+储能等多元协调开发新模式也将不断涌现 系统不确定性增加新型能源系统带来的挑战1电源端的不确定性:常规火电、水电或者核电出力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和可控性;而风电与光伏等新能源出力具有多时空的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