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信部: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 版)(征求意见稿)2023 年 5 月目 录一、总体要求.-1-(一)基本原则.-1-(二)建设目标.-2-二、主要内容.-2-(一)体系框架.-2-(二)重点领域.-5-三、组织实施.-13-1-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弥补关键基础标准短板,强化重点急需标准供给,着力推动标准应用实施和国际标准化工作,有效支撑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一)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统筹规
2、划,全面布局。统筹标准化工作资源,结合工业领域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以满足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需求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建立健全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需求引导,多层构建。结合不同行业工业数据安全标准化需求,在体现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工业领域和各垂直行业所具有的个性,形成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为主体、团体标准为补充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推动构建各类标准衔接有序、融合发展的多层次标准架构。基础先立,急用先行。围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工作重点和难点,加快数据分类分级、重要数据识别、分级防护基础共性标准的制定发布。综合考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现状及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快推进
3、重点急需标准的研究制定。-2-注重实效,开放合作。加强标准与法规政策的配套承接,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培训、对标达标和实施监督,提升标准应用实践成效。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大国际标准化工作参与力度,建立适用度高、开放性强的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二)(二)建设目标建设目标到 2024 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有效落实数据安全管理要求,基本满足工业领域数据安全需要,推进标准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中的应用,研制数据安全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 30 项以上。到 2026 年,形成较为完备的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全面落实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要求,标准的技术水平、应用效果和国际化
4、程度显著提高,基础性、规范性、引领性作用凸显,贯标工作全面开展,有力支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重点工作,研制数据安全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 100 项以上。二、主要内容(一)(一)体系框架体系框架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由基础共性、安全管理、技术产品、安全评估与产业评价、新兴融合领域、垂直行业六大类标准组成。其中,基础共性标准用于明确工业数据安全术语,包括术语定义、分类分级规则、识别认定、分级防护-3-标准,为各类标准研制提供基础支撑。安全管理标准用于开展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置、数据处理安全和组织人员管理。技术产品标准包括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防护、数据行为防控、数据共享安全技术、产品标准。安全评
5、估与产业评价标准用于支撑工业数据安全评估及数据安全产业评价工作。新兴融合领域标准包括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域数据安全标准。垂直行业标准面向重点工业行业、领域的数据特点和安全需求,制定行业数据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规范。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如图 1 所示。-4-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CB 数据安全防护技术产品CA 数据分类分级技术产品CC 数据行为防控技术产品CD 数据共享安全技术产品BB 数据处理安全BA 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置BC 组织人员管理AA术语定义AB分类分级规则AC 识别认定AD 分级防护FB 装备工业FC 消费品工业FA 原材料工业FD 电子信息制造业FE 安全生产FF 节能与
6、综合利用FG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DA 安全评估DB 产业评价EA 智能制造数据安全EB 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F 垂直行业A 基础共性C 技术产品B 安全管理D 安全评估与产业评价E 新兴融合领域图 1 工业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框架-5-(二)(二)重点领域重点领域1.基础共性标准基础共性标准基础共性标准是数据安全保护的基础性、通用性、指导性标准,包括术语定义、分类分级规则、识别认定、分级防护标准。基础共性标准子体系如图 2 所示。A 基础共性AA术语定义AB分类分级规则AC 识别认定AD 分级防护图 2 基础共性标准子体系1.1 术语定义术语定义用于规范工业数据安全相关概念,为其他标准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