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2023Q1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财经大学:2023Q1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46页).pdf(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2023Q1 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蚂蚁集团研究院 蚂蚁理财智库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1 研究团队介绍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西南财经大学于 2010 年成立的集数据采集与数据研究于一身的公益性学术调研机构,包含中国家庭、小微企业和城乡治理三大数据库。在数据采集上,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中心采用了分层、三阶段与规模度量成比例(PPS)的抽样设计获取目标样本,结合实地走访
2、和季度电话回访采集样本数据,并自主研发了多个计算机系统,对样本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核。2019 年,中心完成第五轮家庭金融入户调查,调查样本覆盖了全国除新疆、西藏、港澳台外的 29 个省,340 个县,1364 个社区的 34691 户家庭。样本具有全国和省级城市代表性,全面追踪家庭动态金融行为,填补了中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的空白。2021 年,中心完成第六轮调查。此外,中心还积极运用收集到的一手数据开展相关领域的政策探讨和学术研究,服务于收入分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宏观政策和国家治理改革的智库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优势包括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家庭储蓄、消费与保险行为研究、中国家庭金融研
3、究、中国住房市场发展研究、小微企业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国基层治理研究、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城镇化系列问题研究等,在智库建设、社会服务、学术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心将以“让中国了解自己,让世界认识中国”为宗旨,树立“学术研究国际一流,政策研究国内领先”的目标,力争成为有重大社会及业界影响力、公信力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机构。蚂蚁集团研究院 蚂蚁集团研究院是蚂蚁集团的专业研究部门,从事宏观经济、监管政策、公司战略和学术理论研究,覆盖数字支付、数字金融、数字科技、ESG、数据与平台治理、宏观经济等研究领域。通过开展客观、扎实和深入的研究工作,为公司战略决策提供支持,为政府部门公共政
4、策提供参考和研究服务,并通过研究开放平台的搭建,为国内外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数据、案例等支持。蚂蚁理财智库 蚂蚁理财智库是蚂蚁集团旗下蚂蚁财富平台发起,联合行业头部的专业机构、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2 专家、学者等共同组建,服务于广大普通投资者的理财智囊团。截至 2021 年末,已有超 30 家专业机构和高校,逾 60 位专家学者参入智库,从专业的视角出发,通过直白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让大众更加了解金融市场发展变化,对于资产配置以及合理的投资行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最终助力广大投资者实现中长期的理财目标。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3 【摘要】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居民家庭财富变动
5、状况,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开展中国居民家庭财富变动趋势及未来预期的调查。该调查主要围绕家庭财富变化、未来预期及家庭投资决策等几方面展开,并于每季度末展开调研。本期报告主要基于 2023 年一季度的调研分析所得。报告发现,首先,2023年一季度,家庭财富和收入继续增加,增速略有提升,财富增速依旧快于收入增速。2022 年四季度临时性用工需求的增加使得工作稳定性明显提高,2023 年一季度叠加工作变动等因素,家庭工作稳定性有所回落。其次,一季度家庭投资理财实现正收益。股票基金类配置继续增加,但受当期预期转弱影响,增幅有所回落,除活期/定存类资产的配置增幅略有
6、上升外,其余各类资产配置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类资产配置再次趋于均衡。家庭投资理财收益及股票类资产配置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异质性。中高金融资产家庭对股市的信心更强,对股票类资产的配置增幅也更高,其投资理财收益更高。再次,2022 年底以 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的出现使得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专题调研显示,ChatGPT 的出现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对它取代人类工作产生一定的担忧。近一半家庭听说过 ChatGPT,认为 ChatGPT 能够辅助节省工作时间,约六成的人们担忧ChatGPT 将会取代自身工作,部分高学历及稳定就业群体更愿意拥抱新科技
7、。此外,一季度家庭消费继续增加,家庭发展型消费和享乐型消费加快恢复中,家庭的享乐型消费有望突破 100 荣枯线并继续向上。从消费变动分布情况看,“增加消费”的群体依然高于“减少消费”的群体,在去年四季度家庭消费意愿逐步恢复、更多家庭“增加消费”的背景下,更多的家庭能够维持上季度消费水平,说明家庭消费意愿在逐步修复中。分群体看,中青年群体、中高收入及稳定就业群体的享乐型消费增幅明显。最后,一季度购房需求有所释放,年轻、高收入家庭的新购房比例相对较高。负债方面,2023 年一季度家庭负债和贷款需求持续增加,但增速略有回调。2022年四季度家庭对信贷政策的宽松度感知最为明显,2023 年一季度家庭经
8、营贷和消费贷获取容易度继续上升,但增速有所回落。从未来预期看,财富、收入及消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4 费预期继续增加。但也注意到,源于上季度的高基数叠加当期经济信心强预期转弱的双重因素,各收入群体的消费预期增速有所下滑。从股市预期来看,2023 年一季度家庭对股市的乐观预期得以延续,且资产水平越高的群体,对股市预期乐观程度越高。从整个经济发展预期来看,家庭对未来一年经济发展的预期依旧乐观。政策建议上,本报告建议:1)稳定增长的财富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源泉。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是家庭抵御突发性风险的有力屏障。在家庭资产配置需求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不同群体的财富管理能力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体现在
9、不同家庭对行情的认知不同、收益回报存在较大差距等方面。鼓励家庭继续提高财富管理意识,在自身金融素养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寻找专业投资机构的咨询和帮助。2)一季度家庭消费继续增加,享乐型消费增幅明显。从整个经济发展预期来看,家庭对未来一年经济发展的预期依旧乐观。家庭对经济的信心仍在,消费意愿逐步恢复。政策方面,报告建议继续增加稳就业政策,提升家庭收入预期;消费供给方面,建议继续丰富家庭多样的消费场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5 目录 一、一、稳定增长的财富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源泉稳定增长的财富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源泉.1 二、二、各类资产配置再次趋于均衡各类资产配置再次趋于
10、均衡.1 主要权益类资产配置回落,各类资产配置再次趋于均衡.1 家庭投资理财实现正收益,不同群体存在分化.4 专题一:对专题一:对 CHATGPT 的使用及担忧的使用及担忧.6 近一半家庭听说过 CHATGPT.6 超六成群体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表示有所担忧.8 三、三、家庭消费继续增加,消费意愿逐步恢复家庭消费继续增加,消费意愿逐步恢复.11(一)家庭发展型消费和享乐型消费加快恢复.11(二)中青年群体的享乐型消费增幅提升.12(三)中高收入群体的享乐型消费增幅明显.14(四)稳定就业群体的享乐型消费增幅明显.15 四、四、2023 年一季度购房需求有所释放年一季度购房需求有所释
11、放.17(一)年轻家庭的新购房比例高于中老年家庭.17(二)高收入家庭新购房比例相对较高.17(三)多套房家庭新购房比例较高.18 五、五、家庭负债持续增加,家庭负债持续增加,但增速略有回调但增速略有回调.19 家庭负债增速略有回落,经营性负债指数回调明显.19 消费信贷与经营信贷需求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20 家庭整体获贷容易度上升,但低收入家庭获贷难度加大.22 六、六、展望未来:家庭对财富及收入的预期偏向乐观展望未来:家庭对财富及收入的预期偏向乐观.25 家庭预期未来财富和收入继续增加.25 家庭预期未来消费继续增加.26 2023 年一季度家庭对股市的乐观预期得以延续.28 家庭对
12、未来一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相对乐观.30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6 七、七、总结及建议总结及建议.31(一)家庭投资收益存在异质性,需继续提高家庭财富管理能力.31(二)CHATGPT 帮助提升工作效率,高学历及稳定就业群体愿意拥抱新科技.32(三)家庭消费消费意愿逐步恢复,未来经济保持向好发展.32 附录附录 1:调研基本情况:调研基本情况.33 附录附录 2:数据基本介绍:数据基本介绍.34 附录附录 3:指数编制方法:指数编制方法.36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1 一、一、稳定增长的财富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源泉稳定增长的财富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源泉 20232023 年一季度,
13、家庭财富与收入年一季度,家庭财富与收入继续增加。继续增加。一季度家庭财富指数与家庭收入指数分别为 102.7 和 101.1,大于荣枯线 100,说明一季度家庭财富和收入水平与 2022 年四季度相比有所增加,且增速有所上升,分别高于前值的 100.9 和100.5。2022 年第四季度疫情放开之初、第一波“阳康”前,临时性用工需求的增加使得 2022 年四季度工作稳定性明显提高,2023 年一季度工作稳定性有所回落,指数为 94.7,低于荣枯线 100。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 年 1 月、2 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录得 5.50%、5.60%,二季度就业率表现略低,3 月略有好转,失业率录得
14、 5.30%。整体来看,家庭财富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图 1 家庭工作、收入及财富变化状况 二、二、各类资产配置再次趋于均衡各类资产配置再次趋于均衡 主要权益类资产配置回落,各类资产配置再次趋于均衡主要权益类资产配置回落,各类资产配置再次趋于均衡 家庭投资行为受短期的市场行情影响较高,家庭对各类资产的配置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时,家庭对股票/基金类资产的配置指数明显低于保险及贵金属类资产,如 2020 年初的疫情阶段以及经济预期相对较弱时的 2022 年上半年。当信心逐渐恢复时,家庭各类资产配置指数将逐渐趋同,86.889.395.298.498.2101.194.9 99.
15、599.199.899.8101.8 94.796.899.8101.3103.1102.4103.3101.2 102.5103.1102.3100.1 100.5101.1102.499.9102.2103.7103.2104.8102.5 104.0 104.1103.8100.6 102.7808590951001051102020Q12020Q22020Q32020Q4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工作稳定性指数家庭收入指数家庭财富指数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2 并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2023 年一季
16、度受股市震荡行情的影响,除活期/定存类资产的配置指数略有上升外,其余各类资产配置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类资产配置再次趋于平衡。具体来看,活期/定存类资产配置指数从 2022 年四季度的 101.9 增加至 2023年一季度的 102.3;股票/基金类资产配置指数从 2022 年四季度的 102.3 下降至2023 年一季度的 100.6;海外资产配置指数从 2022 年四季度的 107.4 下降至2023 年一季度的 101.1;商业保险类和贵金属资产的配置分别从去年四季度的106.3 和 105.7 下降至 103.2 和 101.1。整体来看,各类资产配置相对均衡。图 2 各类资产配置
17、指数 一季度受预期转弱影响,股票基金类配置有所回落,但均高于去年三季度的最低水平,也高于荣枯线 100,表明家庭有继续增加股票基金类资产的配置,但较上季度增幅有所降低。具体来看,股票/期货/衍生品投资意愿指数从 2022 年四季度的 102.6 下降至 101.1;偏股型基金和偏债型基金投资意愿指数分别从2022 年四季度的 101.3 和 103.0 下降至 2023 年一季度的 100 和 100.9。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2020Q1 2020Q2 2020Q3 2020Q4 2021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
18、2Q1 2022Q2 2022Q3 2022Q4 2023Q1活期/定存类商业保险类股票/基金类海外资产贵金属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3 图 3 基金和股票类投资意愿指数 按金融资产分组来看,不同群体间对股票类资产的配置存在分化。2023 年一季度除中高金融资产群体的股票、期货、衍生品配置增幅上升外,其余各资产组家庭的配置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来看,金融资产 100 万以上群体的股票、期货、衍生品配置显著高于其他资产组,从 2022 年一季度的 101.7 上升至 2023 年一季度的 110.9,增幅较高;金融资产 50-100 万群体的股票、期货、衍生品配置,从 2022 年四
19、季度的 101.2 上升至 2023 年一季度的 104.8;其他金融资产组均下降 2 个点左右。可见,中高金融资产家庭对股市的信心更强。图 4 股票、期货、衍生品配置指数(按金融资产分组)103.3103.8104.4104.3102.4102.8102.2102.895.9101.3 100.0103.0 101.19496981001021041062020Q3 2020Q4 2021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2Q1 2022Q2 2022Q3 2022Q4 2023Q1偏股型基金偏债型基金股票/期货/衍生品106.1 112.5 117.1 114.9 11
20、4.4 110.5 116.5 113.4 116.4 98.4 101.7 110.9 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120.0125.02020Q22020Q32020Q4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5万及以下5_10万10_30万30_50万50_100万100万以上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4 家庭投资家庭投资理财实现正收益,不同群体存在分化理财实现正收益,不同群体存在分化 2023 年一季度 A 股市场整体呈现出震荡上行趋势,分别经历了年初春节前较强预期下的指
21、数上涨、预期转弱下的震荡回调、信心逐步增强几个阶段,主要股票指数实现上涨,其中深证成指涨幅 6.5%,上证指数涨幅 5.9%。2023 年一季度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率为 0.07%,相比 2022 年末的累计收益有所降低,但高于前几个季度的表现,实现了正收益。图 5 家庭投资理财平均收益率历史走势 注:图中数据为当年的累计收益率,比如 2022Q1 为 2022 年一季度以来的收益率;2022Q2为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2022 年 Q3 为今年前三季度的收益率,依次类推;上证指数涨跌幅计算口径相同。从不同学历群体的情况来看,高学历群体投资理财收益率更高。具体的,本科及以上的家庭投资理财收益最高,为
22、 0.9%;其次为大专学历和高中学历的家庭,投资理财收益分别为 0.1%和-0.20%;初中及以下群体的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相对最低,为-1.4%。2.30%1.50%2.20%1.50%2.80%0.88%-0.08%1.75%0.07%5.9%-30.0%-20.0%-10.0%0.0%10.0%20.0%30.0%-3.00%-2.00%-1.00%0.00%1.00%2.00%3.00%4.00%5.00%20202021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2Q1 2022Q2 2022Q3 2022Q4 2023Q1投资收益率上证指数涨跌幅(右轴)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
23、列报告 5 图 6 投资理财平均收益率(按学历分组)从各收入组家庭的情况来看,2023 年一季度,中高收入家庭的投资收益率仍然保持为正,且有所提升;而低收入家庭的投资收益率仍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具体来看,2023 年一季度,30 万以上的高收入群体的投资收益保持在较高水平,且相比去年有所上升,从 3.8%上升至 4.8%;年收入 10-30 万群体的投资收益率从去年的 1.4%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 1.6%;年收入 5-10万群体的投资收益率从 2022 年的 2.0%下降至 2023 年一季度的-0.3%;年收入 5万及以下群体的投资收益率从 2022 的-0.3%下降至 20
24、23 年一季度的-3.3%。图 7 投资理财平均收益率(按收入分组)1.6%0.7%-1.5%-2.8%-0.3%-1.4%12.9%5.7%9.1%5.5%8.7%4.5%1.4%-2.2%3.1%0.9%-4.0%-2.0%0.0%2.0%4.0%6.0%8.0%10.0%12.0%14.0%20202021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2Q1 2022Q2 2022Q3 2022Q4 2023Q1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2.1%-1.7%-2.7%-2.2%-3.2%-5.5%-3.9%-0.3%-3.3%2.9%4.1%3.3%4.5%2.3%1.2%-1
25、.1%1.4%1.6%6.4%7.5%6.0%10.1%5.6%3.3%1.0%3.8%4.8%-8%-6%-4%-2%0%2%4%6%8%10%12%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5万以下5-10万10-30万30万以上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6 专题一:专题一:对对 ChatGPT 的的使用及担忧使用及担忧 近一半家庭听说过近一半家庭听说过 ChatGPT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的出现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还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个性
26、化的服务和体验,从而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利。2023 年一季度近一半家庭表示听说过 ChatGPT,占比为 53.6%1。另有 22.7%的人认为 ChatGPT 帮助他们节省了10%以下的工作时间,18.2%的人认为ChatGPT帮助他们节省了10%-30%的工作时间,12.7%的人认为 ChatGPT 帮助他们节省了 30%以上的工作时间。图 8 关于 ChatGPT 节省时间的情况 从各年龄组的情况来看,年轻群体听说过 ChatGPT 的比例更高,且认为其节省时间的比例也高于中老年群体。具体来看,30 岁以下群体中有 59.7%的人听说过 ChatGPT,23.9%的人认为 Chat
27、GPT 能够帮助他们节省 10%以下的工作时间;51-60 岁群体中有 50.9%的人听说过 ChatGPT,21.3%的人认为能够帮助他们节省 10%以下的工作时间。与中老年群体相比,年轻群体接触到 ChatGPT 的机会与平台会更多,从而更多的听说过 ChatGPT,也能更有效地利用其节省工作时间。1 您认为使用 ChatGPT 辅助工作可以为您节省多少有效工作时间?选项分为 10%以下、10%-30%、30%-50%、50%-80%、80%以上和没听说过 ChatGPT。22.7%18.2%12.7%46.4%10%以下10%-30%30%以上没听说过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7 图
28、 9 关于 ChatGPT 节省时间的情况(按年龄分组)从不同学历群体的情况来看,中高学历群体听说过 ChatGPT 的比例更高,且认为其帮助节省工作时间的比例也越高。具体来看,初中及以下群体中仅有 29.8%的人听说过 ChatGPT,17.3%的人认为 ChatGPT 能够帮助他们节省 10%以下的工作时间;本科及以上群体中有 69.3%的人听说过 ChatGPT,28.6%认为 ChatGPT 能够帮助他们节省 10%以下的工作时间。图 10 关于 ChatGPT 节省时间的情况(按学历分组)从各收入组家庭的情况来看,中高收入群体听说过 ChatGPT 的比例更高,且认为其帮助节省工作时
29、间的比例也越高。具体来看,年收入 5 万以下的群体中有39.0%人听说过 ChatGPT,18.0%的人认为 ChatGPT 能够帮助他们节省 10%以下的工作时间;年收入 30 万以上的群体中有 79.7%的人听说过 ChatGPT,32.3%的人认23.9%23.6%21.8%21.3%20.2%17.3%16.9%18.5%15.6%13.2%10.7%11.0%40.3%46.0%50.6%49.1%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1-60岁10%以下10%-30%30%以上没听说过17.3%17.7%21.6%28.6%7.1%14.1%19.1%24.4%5.4%9.9%13.
30、2%16.4%70.2%58.3%46.0%30.7%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10%以下10%-30%30%以上没听说过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8 为 ChatGPT 能够帮助他们节省 10%以下工作时间。这表明当前中高收入群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 ChatGPT 辅助工作节省时间。图 11 关于 CHATGPT 节省时间的情况(按收入分组)超超六成群体对六成群体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表示取代人类工作表示有所有所担忧担忧 ChatGPT 的出现可能会对就业变革产生影响,2023 年一季度超六成群体对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表示担忧。具体来看,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
31、作表示完全不担忧的比重为 39.4%2,也即超六成群体有所担忧。表示很担忧的比重为 9.2%,有一点担忧的比重为 51.3%。图 12 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 2 样本分析范围控制在听说过 ChatGPT 的群体。问卷题目设置为:关于人工智能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从您自身角度出发,以下哪项更符合您的看法?选项为:有一点担忧、完全不担忧、很担忧。18.0%19.8%27.2%32.3%9.1%17.3%23.6%28.3%11.9%11.6%12.0%19.1%61.0%51.3%37.3%20.3%5万及以下5-10万10-30万30万以上10%以下10%-30
32、%30%以上没听说过9.2%39.4%51.3%0.0%10.0%20.0%30.0%40.0%50.0%60.0%很担忧完全不担忧有一点担忧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9 从各年龄组的情况来看,年轻群体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略高于中老年群体。具体来看,30 岁以下群体中,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表示很担忧的比重为 10.1%,表示完全不担忧的比重为 36.0%;51-60 岁群体中,对 ChatGPT取代人类工作表示很担忧的比重为 7.8%,表示完全不担忧的比重为 42.3%。图 13 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按年龄分组)从不同学历群体的情况来看,本
33、科及以上群体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表示“完全不担忧”的更多。具体来看,初中及以下群体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表示很担忧的比重为 10.6%,完全不担忧的比重为 39.1%;本科及以上群体对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表示很担忧的比例分别为 7.6%,完全不担忧的比重为40.9%。图 14 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按学历分组)从不同职业组的的情况来看,普通职员和自由职业群体对 ChatGPT 取代人类10.1%9.9%8.9%7.8%36.0%40.4%40.0%42.3%53.9%49.7%51.1%49.8%0.0%10.0%20.0%30.0%40.0%5
34、0.0%60.0%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1-60岁很担忧完全不担忧有一点担忧10.6%10.7%9.8%7.6%39.1%39.6%37.3%40.9%50.3%49.7%52.9%51.5%0.0%10.0%20.0%30.0%40.0%50.0%60.0%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很担忧完全不担忧有一点担忧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10 工作表示“很担忧”的比重更多。具体来看,普通职员和自由职业群体对 ChatGPT取代人类工作表示很担忧的占比分别为 9.6%和 12.3%;个体户/自营商和公务员管理者群体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表示完全不担忧的占比分别为 46
35、.5%和44.0%。图 15 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按职业分组)从各收入组家庭的情况来看,中高收入家庭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更少。具体来看,年收入 5 万及以下家庭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表示很担忧的占比分别为 16.0%,完全不担忧的占比为 32.7%;年收入 30 万以上家庭对 ChatGPT取代人类工作表示很担忧的占比为 4.1%,完全不担忧的占比为 48.6%。图 16 对 ChatGPT 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按收入分组)6.9%8.1%12.3%6.6%9.6%44.0%40.9%36.2%46.5%34.1%49.1%51.0%51.6%4
36、7.0%56.3%0.0%10.0%20.0%30.0%40.0%50.0%60.0%公务员/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士/技术工人自由职业个体户/自营商普通职员很担忧完全不担忧有一点担忧16.0%10.0%6.2%4.1%32.7%36.1%42.7%48.6%51.4%53.9%51.1%47.4%0.0%10.0%20.0%30.0%40.0%50.0%60.0%5万及以下5-10万10-30万30万以上很担忧完全不担忧有一点担忧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11 三、三、家庭消费继续增加,消费意愿逐步恢复家庭消费继续增加,消费意愿逐步恢复(一一)家庭发展型消费和享乐型消费加快恢复家庭发展型消费和
37、享乐型消费加快恢复 2023 年一季度家庭消费变动指数大于 100,表明家庭消费支出继续增加。从本季度家庭消费变动情况看,更多的家庭维持了上季度消费水平。具体来看,“增加消费”的家庭占比为 32.8%,“减少消费”的家庭占比为 15.3%,消费维持“基本不变”的家庭增加到 52.0%。在去年四季度家庭消费意愿逐步恢复、更多家庭“增加消费”的背景下,更多的家庭能够维持上季度消费水平,说明家庭消费意愿在逐步修复中。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4922 亿元,同比增长 5.8%,2022 年四季度为下降 2.7%,增速为近七个季度新高。整体来看,消费加快恢复向好态势。图 17 消
38、费变动情况 从不同消费类型的变动情况看,家庭发展型消费和享乐型消费加快恢复中。家庭发展型消费和享乐型消费加快恢复中。具体来看,2023 年一季度家庭的发展型消费指数生存型消费指数享乐型消费指数。受春节因素的高基数影响,家庭生存型消费指数从上季度的 111.2 回落至本季度的 110.5;发展型消费指数从上季度的 112.0 继续提升到 112.4;享乐型消费继续恢复,由上季度的 93.4 提升到本季度的 97.8,降幅明显收窄,有望突99.8103.9105.0104.6 104.7104.4104.1104.3103.5102.5102.7103.215.5%20.3%13.7%12.4%1
39、2.3%11.6%14.2%12.4%12.6%16.5%18.6%19.0%15.3%52.9%33.1%38.7%41.1%39.3%38.9%41.7%37.8%38.2%36.3%33.4%36.4%32.8%0.0%10.0%20.0%30.0%40.0%50.0%60.0%9092949698100102104106指数减少增加基本不变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12 破荣枯线 100。图 18 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享乐型消费指数(总指数)注:生存型消费包含餐饮、生活用品及生活服务消费;发展型消费包含交通和通信、教育、医疗保健消费;享乐型消费包含旅游、文化娱乐、耐用品消费。(
40、二二)中青年群体的享乐型消费增幅提升中青年群体的享乐型消费增幅提升 从年龄维度看家庭消费变动情况。2023 年一季度各年龄段的消费变动指数均大于 100,表明一季度各年龄段的消费仍在增长。31-40 岁的中青年群体消费增幅提升,上季度增幅明显的 30 岁以下群体和 51-60 岁群体,本季度消费增幅有所回落。具体的,31-40 岁群体的消费变动指数从去年四季度的 108.9 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 111.4,增幅最为明显;41-50 岁群体波动不大,由上季度的 108.9微增至 109.4;上季度增幅明显的 30 岁以下群体和 51-60 岁群体,分别从去年四季度的 114.0 和 111.3
41、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 112.5 和 107.7,老年群体消费增速回落较明显。104.6112.1112.1111.5110.8111.4112.1110.6108.9 111.2 110.5110.5113.8113.5113.1112.2111.2112.5113.2111.2 112.0 112.495.291.292.190.283.886.991.090.386.7 93.4 97.8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120.02020Q3 2020Q4 2021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2Q1 2022Q2 2022Q
42、3 2022Q4 2023Q1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享乐型消费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13 图 19 消费变动指数(按年龄分组)享乐型消费方面,各年龄组群体均有所恢复,指数值均在增加。具体来看,31-40 岁的中青年群体享乐型消费恢复明显,指数值从上季度的 89.5 增加到本季度的 97.9,增加了 8.5 个点;其次是 41-50 岁的群体,指数值从 91.0 增加到94.3,增加了 3.4 个点。上季度增幅较高的 30 岁以下群体和 51-60 岁群体,本季度也略有增加。30 岁以下群体的享乐型消费继续保持在荣枯线 100 以上,为101.7,该部分群体是消费恢复的主力群体之一;51-
43、60 岁群体的享乐型消费指数从上季度的 95.6 增加至 97.3,指数值小幅增加。整体来看,40 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消费增幅相对较高,家庭的享乐型消费有望突破 100 荣枯线并继续向上。图 20 享乐型消费指数(按年龄分组)109.6 117.4 120.2 117.5 118.7 120.4 119.1 119.1 117.0 110.0 114.0 112.5 108.4 111.5 114.3 114.2 111.7 112.2 112.5 113.3 110.4 107.6 111.3 107.7 100.0105.0110.0115.0120.0125.02020Q22020Q32
44、020Q4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1-60岁97.498.699.298.992.996.4100.8102.489.5100.1101.7 93.686.987.983.678.680.586.183.483.391.094.3 70.075.080.085.090.095.0100.0105.02020Q3 2020Q4 2021Q1 2021Q2 2021Q3 2021Q4 2022Q1 2022Q2 2022Q3 2022Q4 2023Q130岁以下31-40岁41-
45、50岁51-60岁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14 (三三)中高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的的享乐型消费增幅明显享乐型消费增幅明显 从收入维度看家庭消费变动情况。2023 年一季度,各收入群体的消费变动指数均大于 100,表明消费保持增加。具体来看,收入 5-10 万群体的消费增速略有回调,从去年四季度的 113.6 回调至今年一季度的 110.8;收入 30 万以上的群体的消费指数从上季度的 118.8 小幅回调至 117.7。上季度消费增幅较慢的群体,本季度消费增速继续提升。年收入在 5 万及以下的群体,消费指数从去年四季度的 103.6 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 104.9;10-30 万的群体,
46、消费指数恢复至第二位次,从 111.9 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 113.7。图 21 消费变动指数(按收入分组)享乐型消费方面,中高收入群体享乐型消费保持增长,且增速显著上升。具体来看,年收入 10-30 万和 30 万以上家庭的享乐型消费继续保持增加,指数值分别从去年四季度的 92.5 和 105.9 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 104.7 和 113.6,分别提高了 12.2 和 7.7 个点,增幅明显扩大,整体趋势向好;中低收入群体的享乐型消费动力略显不足,年收入 5-10 万的家庭享乐型消费指数从去年四季度的94.9 微增至今年一季度的 95.9,年收入 5 万及以下家庭的享乐型消费指数从去年四季
47、度的 89.1 回落至今年一季度的 85.5。整体来看,中高收入群体消费恢复较快,低收入群体受工作不稳定性及收入波动影响,消费潜力仍有待继续释放。101.7 110.7 110.7 112.1 111.2 113.0 110.6 109.6105.2102.6103.6104.9108.6 116.1 118.7 117.7 117.8 118.3 115.7 116.9113.2110.0113.6110.8113.4 120.0 128.0 125.2 126.1 122.3 122.3 123.3 120.4 117.1 118.8 117.790.095.0100.0105.0110.
48、0115.0120.0125.0130.02020Q22020Q32020Q4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5万以下5-10万10-30万30万以上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系列报告 15 图 22 享乐型消费指数(按收入分组)(四四)稳定就业群体稳定就业群体的享乐型消费增幅明显的享乐型消费增幅明显 从职业维度看家庭消费变动情况。2023 年一季度各职业群体的消费变动指数均大于 100,表明一季度各职业群体的消费仍在增加。其中,个体户/自营商群体增速快于其他群体,指数值由上季度的 110.9 增加至 112.4,反映了实体
【公司研究】中来股份-首次覆盖报告:背板龙头、N型电池新贵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20200114[23页].pdf
【公司研究】中国太保-论从前明日知谁健-20200322[30页].pdf
【公司研究】中海油服-深度报告:周期复苏迹象明显技术服务成长性被低估-20200203[33页].pdf
【公司研究】中际旭创-投资价值分析报告:IDC、5G双驱动高端光模块龙头持续领先-20200412[45页].pdf
【公司研究】中海油服-深度研究报告:切中结构性机遇业绩加速兑现-20200217[21页].pdf
【公司研究】中联重科-定增助力行稳致远破釜沉舟再谋发展-20200707[24页].pdf
【公司研究】中设集团-设计龙头基建刺激提估值-20200331[41页].pdf
【公司研究】中航高科-碳纤维复材预浸料国内龙头军机放量叠加占比提升驱动高增长-20200514[36页].pdf
【公司研究】中航机电-深度研究报告:改革释放潜力航空机电系统龙头再起飞-20200206[31页].pdf
西南财经大学:2021Q1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疫情后时代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35页).pdf
蚂蚁金服:疫情下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Q1)(77页).pdf
西南财大&蚂蚁集团:2022Q2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61页).pdf
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报告(43页).pdf
蚂蚁集团研究院:2022Q3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58页).pdf
蚂蚁集团研究院:2020Q2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31页].pdf
蚂蚁集团研究院:2021Q3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疫情后时代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49页).pdf
疫情后时代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2022年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58页).pdf
蚂蚁集团:2022年Q1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84页).pdf
西南财大&阿里集团:2020年Q2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31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工业4.0俱乐部:ChatGPT认知白皮书(151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吴晓波2023“发光吧勇敢者”跨年演讲完整PPT(129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