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2023市场化配置与数字生态体系建设白皮书(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2023市场化配置与数字生态体系建设白皮书(56页).pdf(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前 言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当前,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对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在政策文件中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与数据要素价值发挥做出战略部署。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
2、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统筹推进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系统性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历史性绘制了数据要素发展的长远蓝图,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指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数字生态体系建设白皮书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只有经过交易流通与传统要素融合,才能在
3、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特定场景下使用并产生效益,释放其经济价值。因此,安全、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市场是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键抓手,能够使数据资源流向市场最需要的领域和方向,优化数据资源配置效率,使数据要素价值得到最大化挖掘。数据要素市场培育需要顶层制度设计与实践方案落地的双重赋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还需搭建数据运营生态体系,促进数据交易活跃度。数据运营生态是数据深度开发、创新利用及数据增值的源头活水,是促进数据交易持续繁荣的动力。围绕数据要素采集治理、加工处理、资产定价、合规评估、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等重大课题构建全链生态,引导多方主体参与数据交易、合力完善数据交易标准体系,深度挖掘数据潜在价值
4、,保障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促进数据要素规模化、可持续性交易。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要求,天津市积极部署数据要素流通与市场培育,释放数据要素潜在新价值。2020年7月,天津市发布天津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规范和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充分发挥公共数据资源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2021年8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出台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对数据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数字生态体系建设白皮书要素流通与数字生态搭建提供前瞻引领,该方案指出“健全数据要素生产、确权、流通、应用、收益分配机制,构建具有活力的数据运营服务生态,制定数据交易管理办法,
5、完善数据资源确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监管体系,推进数据依法有序流动。并提出“构建社会数据市场化运营机制,建立部门间数据共享、政企间数据开放、企企间数据融通的数据要素流通公共服务体系。”201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中新天津生态城设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2021年10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设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突出交易场所的合规监管和基础服务功能,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定位于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按照“政府监管、国资
6、控股、市场化运营”的模式,依托天津产业优势及智慧城市建设基础,面向全国打造天津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北方数据要素交易先行者、全国数据汇津集散主枢纽、国际数据跨境流通示范区。当前,数据要素受政策、技术、市场等红利催化迎来发展新机遇。顶层设计层面,数据要素交易流通及开发利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在技术层面,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赋能数据交易使“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成为可能,保障数据流通、计算及应用安全;数据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据交易需求更加突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数字生态体系建设白皮书在融合应用层面也得到广泛关注。但同时数据交易流通也面临数据确权不清晰、数据定价缺少合理机制、数据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