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系列报告之十五:优势突出空间广阔加速突破复合铜箔全产业链分析-230519(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系列报告之十五:优势突出空间广阔加速突破复合铜箔全产业链分析-230519(38页).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优势突出空间广阔加速突破,复合铜箔全产业链分析-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十五 Table_IndNameRptType 新能源新能源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行业评级:增持行业评级:增持 报告日期:2023-05-19 Table_Chart 行业指数与沪深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走势比较 Table_Author 分析师:陈晓分析师:陈晓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50001 邮箱: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硅基负极,锂电材料升级的必经之路-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九2022-5-26 2.性能成本经济性双轮驱动,单
2、晶三元优化选择放量高增-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 告之十2022-6-14 3.隔膜壁垒高,涂覆一体化加速,龙头强二梯队降本增利弹性大-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十一2022-7-17 4.磷酸锰铁锂性能优成本低,工艺改进产业加速-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十二2022-11-08 5.增效降本安全高,全方位对比测算复合铜箔与传统铜箔-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十三2023-4-12 6.锂电回收经济性凸显,渠道+工艺助力企业突围-新能源锂电池系列报告之十四2023-4-13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Table_Summary 复合铜箔优势突出复合铜箔优势突出空间空间广阔,产业链各环节或将共同受益广阔,产业链各环节
3、或将共同受益 相比传统铜箔,复合铜箔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和高安全性能等多种优势。据测算,随复合铜箔渗透率提升,2025 年复合铜箔市场空间有望突破 291 亿元,产业链各环节或将共享市场高增红利。复合铜箔处于产业化初期复合铜箔处于产业化初期蓄势待发蓄势待发,产业链上,产业链上中中下游活跃下游活跃 复合铜箔优势明显、空间广阔,目前处于产业化初期且加速突破。上游设备制造头部厂商卡位优势明显、基膜开始国产替代,辅材进展较为顺利;中游制造环节,传统电解铜箔厂商和转型厂商均有参与;下游电池厂商积极推进布局,产业化进展良好。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上游设备空间超百亿设备空间超百亿:设备处:设备处 0 0-1 1
4、 阶段,国产化替代成为趋势阶段,国产化替代成为趋势 1)设备端:复合铜箔工艺和主流设备尚未形成定局,复合铜箔需求提升及产业化进程加速有望拓宽上游复合铜箔设备市场空间。据测算,乐观情形下,2025 年复合铜箔新增设备空间有望突破 209 亿元。部分制造设备处于 0-1 的阶段,国产替代大势所趋。2)材料端:复合铜箔需求旺盛有望扩大上游材料增量空间。基膜材料方面,乐观性预期下预计 2025 年 PET/PP 复合铜箔市场需求量有望接近18.9/18.9 亿平方米,市场空间有望达 3.53/2.45 亿元;其他辅材方面,铜靶材与镀铜化学品稳步发展,有望实现原料国产化替代,市场空间或将提升。产业链中游
5、产业链中游:产业化量产前夕,:产业化量产前夕,部分已进入验证阶段,部分已进入验证阶段,启动信号明显启动信号明显 目前复合铜箔进入产业化量产前夕,部分厂商已进入验证阶段,产业启动信号明显:中游铜箔厂商稳步扩建产能,积极推动复合集流体的研发与送样验证。目前生产复合铜箔的厂商主要分为(1)传统深耕锂电铜箔行业的(2)其他行业转型的两类参与者。前者主要包括诺德股份、嘉元科技等,后者主要包括宝明科技、双星新材、阿石创等。产业链下游产业链下游:产品加速突破,产品加速突破,电池厂积极推进测试与布局进程电池厂积极推进测试与布局进程 复合铜箔制造环节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在加速突破过程中,量产前需通过三道测试环
6、节,下游电池厂积极推进测试与布局进程:宁德时代合计持有复合集流体相关专利 24 项、比亚迪持有相关专利 5 项、国轩高科持有相关专利 19 项、亿纬锂能持有相关专利 4 项。厦门海辰谋划布局专利同时进行产线研发建设,持有相关专利 34 项,规划产线 8 条。产业链梳理及产业链梳理及投资投资建议建议 我们认为行业投资优先级如下:设备厂商我们认为行业投资优先级如下:设备厂商 基膜转型厂商基膜转型厂商 其他具有上下其他具有上下游整合能力以及进度领先企业游整合能力以及进度领先企业 其他。其他。建议关注设备端道森股份、东威科技;材料端双星新材以及具有上下游整合优势的宝明科技、阿石创等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