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环保行业之水环境治理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0200325[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环保行业之水环境治理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0200325[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Table_Yemei0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2020 年 03 月 25 日 环保行业之水环境治理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政策政策口径口径升级升级:点源指标切换为面源治理政策。:点源指标切换为面源治理政策。自“水十条”发布以后,我 国水环境治理行业进入了政策密集发布期,政策口径也从点污染源治理向面源治 理转变。目前“十三五”规划与“水十条”中所规定的各项 2020年治理指标已基 本完成, “十三五”期间水环境治理投资规模约为 7344亿元, “十四五”期间或进 一步加码至万亿规模。 区域机会区域机会切换切换:城市空间饱和,农村市场接棒。:城市空间饱和,农村市场接棒。当前我国水环境治理的短
2、板 集中在农村污水处理与北方地区的流域治理。截至 2017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 率已达到约 82%,而同年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为 30%;从流域角度看,当前受污染 影响较重的江河流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及华北地区,而湖泊水库污染则相对较为分 散,其中的主要代表为太湖、巢湖、滇池、白洋淀等。 业务重心业务重心转型转型:工程业务收缩,运营与:工程业务收缩,运营与 PPPPPP 补位补位。随着城市产能需求的逐渐 饱和,单体污水处理类项目与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项目主战场将从城市切换至农 村,城市原有的新建工程市场也将切换至升级改造、运营维护监管等市场内容, 产业链中游或将受益;流域综合治理类工程通常以 PPP 等
3、“带资入场”的模式开 展,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而为了对冲单一政府付费模式所带来的非系统性风 险,工程央企也积极展开了综合业务模式的探索。 市场参与者市场参与者变化变化:民企成长放缓,央企来势汹汹:民企成长放缓,央企来势汹汹。传统水环境治理企业近年 来总营收、净利润增速均呈下降趋势,虽然流动性出现回暖趋势,但全行业杠杆 率仍在逐年上升,至 2019 年第三季度已达到 65.40%。相比之下,近年来大举 “入侵”水环境治理行业市场的中电建等 8 家工程央企的营收、净利润均有稳步 增长,流动性常年稳定,且杠杆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其财务指标以及政 府关系等因素,选择该类央企作为银行介入水环境治理
4、市场的锚点优势明显。 风险风险提示提示:从市场化进程角度来看,受到近期地方政府平台大量收购低效水 处理生产资料的影响,各地水司改制的进程不及预期,使低效率运营特征仍然蔓 延在污水处理项目中。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自 2019年底至今,我国遭受新冠疫 情肆虐,大范围的停工停产导致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进一步收紧,而以政府付费 模式为主的流域治理类 PPP项目回款风险也因此增大。 雷霆雷霆 行业研究员行业研究员 :0755-82954616 : 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 建筑工程行业深度报告 六维详解 PPP: “清库”提质后的 政企优选攻略 2019.10.15 报告栏目报告类型 1/3 目 录 1
5、政策口径升级:点源指标切换为面源治理政策 . 1 1.1近五年进入政策密集期,“水十条”指标已基本完成 . 1 1.2“十三五”投资规模 7344亿元,“十四五”或升级加码 . 3 2 区域机会切换:城市空间饱和,农村市场接棒 . 5 2.1城市污水:2017年处理率已高达 94.5% . 5 2.2农村污水:2017年处理率仅为 30% . 6 2.3江河流域:主要污染流域集中在东北及华北地区 . 7 2.4湖泊水库:主要受污染水域为太湖、巢湖、滇池、白洋淀. 8 3 业务重心转型:工程业务收缩,运营与 PPP补位 . 9 3.1单体污水处理项目:城市产能饱和,存量项目工程转运营. 10 新
6、建工程需求减少,提标改建工程中 MBR优势显现 . 10 运营为主体的市场中,产业链中游将获益 . 11 风险因素:水司改制不及预期,低效率运营难改善 . 12 3.2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城市工程收尾,农村统计尚未完成 . 12 河南省为我国城市黑臭水体重灾区 . 12 黑臭水体治理的政绩意义较大,民企较难获得入场资格 . 13 风险因素:城市内工程市场余额不足,农村市场尚未完成统计 . 14 3.3流域治理项目:金额大时间长,PPP运营阶段回款是关键 . 15 流域治理是污水处理与黑臭水体治理等多领域业务的复杂综合体 . 15 PPP模式是核心阵地,流域治理 PPP项目总规模或超 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