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2023年“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消费者协会:2023年“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10页).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史上最旺五一、最火黄金周”在强势复苏的旅游出行与消费热情“井喷式”释放中圆满收官,多项“创下五一历史峰值”的数据,释放出我国消费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显效的令人鼓舞的信号。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100.66%。同时,游客出游半径和目的地游憩半径双提升,300公里以上跨市、跨省游热度明显走高。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成绩单亮眼,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
2、长18.9%,居民消费热情高涨,消费市场增速较快。时令、品质、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特色、多元、体验型服务消费广受青睐,创新、智慧、便捷式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假期消费市场蓬勃活跃的态势,也给相关经营主体带来严峻考验。热点与槽点高度集中,成为今年“五一”消费舆情的最大特点。为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在“五一”期间的真实反馈,聚焦小长假消费热点,切实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2023年4月29日5月4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监测发现,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景区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饮购物四个方面,与假期主要消费场景大体吻合,接触
3、型消费、实物型消费是消费者吐槽热点场域。一、消费维权舆情基本情况在4月29日至5月4日共计6天监测期内,共收集“五一”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23932226条,日均信息量约398万条。监测期间,每日相关舆情数量较为均衡,5月1日较多,为4295441条。图1“消费维权”日信息量图在信息传播渠道上,“五一”期间“消费维权”类信息传播渠道主要有客户端、微博、视频、网站、微信、互动论坛、数字报等。其中,客户端信息量最高,占比38.45%;其次是微博,信息量占比28.99%;第三是视频,信息量占比19.34%。图2“消费维权”渠道信息量及占比分布图二、“五一”消费维权信息问题集中领域及典型案例监测期内
4、,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吐槽类”“消费维权”信息7077736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29.57%。(见图3)此类信息体现了消费者对其所接受商品和服务的负面评价,兼具引发消费维权负面舆情的“敏感”属性,但同时也体现了它对消费满意度提升的建设性,本报告将其归纳表述为“消费维权”负面敏感信息,并着重进行分析。图3“吐槽类”消费维权信息占比图监测发现,今年“五一”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景区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饮购物等方面。(一)景区旅游监测期内,共收集“景区旅游”类负面信息3056999条,日均信息量509500条,舆情信息量呈先增后降趋势,5月2日最多,为845836条
5、。图4 有关景区旅游类负面信息日趋势图例1:男子玩水上浮桥溺亡,度假区已停业整顿封面新闻:【#官方回应男子玩水上浮桥溺亡#:度假区已停业整顿】近日,网传一男子在重庆开州区厚坝镇水云天玩水上浮桥时落水身亡。5月2日,重庆市厚坝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证实,水云天度假区确有一起男子玩水上项目溺水后死亡的事。事发后,该度假区已经停业整顿。对于网友质疑该水上项目是否存在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重庆市开州区文旅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水云天度假区目前还不属于旅游景区,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核实。例2:壶口瀑布沿途建围挡,游客不满观景只能花钱环球网 来源:北京青年报标题:防游客偷窥?壶口瀑布被曝沿途建起围挡,官方回应近日,
6、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壶口瀑布沿途部分路段被围墙遮挡得严严实实,只能听见声音看不到景点,质疑“必须花钱才能看壶口瀑布,不花钱就只能被围墙挡着”。对此网友表示不满,指出正逢五一出行高峰期,黄河壶口瀑布景观作为自然馈赠,沿途欣赏还必须要付费,这合理吗?就上述网友质疑,陕西延安市宜川县文旅局工作人员称,围墙建在景区内部路边上,已有多年。陕西省宜川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管理局发布情况说明表示,此举是为了避免落石砸伤逗留游客。另外,记者从山西临汾文旅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壶口瀑布景区正在进行内部扩建,出于安全考虑在部分路段外围修建了围墙,并非为了防止游客偷窥景色。(二)酒店住宿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