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深度报告:会展旺季将至旅游出行蓄势弱复苏下航空出行为何能超预期?-230409(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行业深度报告:会展旺季将至旅游出行蓄势弱复苏下航空出行为何能超预期?-230409(21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交通运输行业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宏观弱复苏,航空公商务出行成为亮点。宏观弱复苏,航空公商务出行成为亮点。年后伴随各宏观数据发布,总体弱复苏趋势逐步确认。当前总体航班俩恢复至 19 年 90%以上,国内航班量超过 19 年,需求结构性数据来看,公商务出行在年后提前快速提升,拉动航空出行明显恢复,因私客流部分热门旅游城市一季度表现突出。会展旺季将至,旅游出行蓄势,航空出行有望再上一层楼。会展旺季将至,旅游出行蓄势,航空出行有望再上一层楼。1)对于因公需求)
2、对于因公需求,伴随疫情管控放松,全国各地各类会展活动等陆续恢复举办,会展经济将带动公商务需会展经济将带动公商务需求再次释放求再次释放;2)对于因私需求,随着预订逐步上量,“五一”)对于因私需求,随着预订逐步上量,“五一”或有超预期表现或有超预期表现。根据携程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6 日,该平台五一假期的国内游订单已追平 2019 年同期,同比增长超 7 倍;出境游预订同比增长超 18 倍,境外跟团游报名量较 4 月初增长 157%;3)对于出境游旅客,随着国际航班恢复,机票价格下降,将带动需求快)对于出境游旅客,随着国际航班恢复,机票价格下降,将带动需求快速回升。速回升。考虑出境游需求疫情期
3、间的严重压抑,当前票价水平仍然较疫情前高出较多,我们认为国际/地区航班表现有可能成为航司收益亮点。弱复苏下,航空出行为何能超预期?弱复苏下,航空出行为何能超预期?1)需求端:公商务需求具备韧性,因私旅游)需求端:公商务需求具备韧性,因私旅游或受益“口红效应”。或受益“口红效应”。a)对于因公客流,)对于因公客流,一方面疫情期间压抑的公商务会谈在今年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公商务需求先天存在一定“先有过程,后有结果”的特征,即领先于经济运行大盘,且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和会展会展活动带动下,公商务出行活动带动下,公商务出行或相对更具韧性或相对更具韧性;b)对于因私客流,)对于因
4、私客流,在在当前疫情管控放松当前疫情管控放松第一第一年年,无论国内还是跨无论国内还是跨境出行长期压抑、且旅行本身带有一定“口红效应”,最终表现或超预期。境出行长期压抑、且旅行本身带有一定“口红效应”,最终表现或超预期。从美国民航当前出行特征来看,周二周三工作日出行缺口较周六周日明显更大,显示出美国休闲出行的相对韧性;从国际航线恢复率分布来看,美国周边的加勒比海地区/拉美地区等美国人传统旅游度假地区恢复水平显著好于其他方向。同时从国内过往经同时从国内过往经济相对低迷时期旅游和民航表现来看,逆势表现显著济相对低迷时期旅游和民航表现来看,逆势表现显著,我们认为旅游出行会受益,我们认为旅游出行会受益“
5、口红效应”“口红效应”;2)供给端:飞机引进大幅降速明确。)供给端:飞机引进大幅降速明确。根据三大航 22 年年报披露飞机引进计划,三大航合计 22-25 年飞机引进复合增速仅约 3.7%,大幅低于疫情前近10%增速,同时制造端受供应链问题影响,未来 2-3 年内无需担心飞机供给端放量;3)票价端:票价改革和供需结构性变化,助推票价表现超预期。)票价端:票价改革和供需结构性变化,助推票价表现超预期。一方面头部航线全价票持续提升,另一方面行业供需结构性变化带动行业竞争趋缓、航线结构性改善,将推动航司平均票价中枢抬升。1)航空:五一预期渐起,有望创下出行新峰值,看好航空出行持续超预期。)航空:五一
6、预期渐起,有望创下出行新峰值,看好航空出行持续超预期。短期来看,短期来看,五一将成为出行消费试金石,因私出行需求释放,叠加国际航班复苏,或带动行业量价表现超预期。我们认为市场出于对经济和消费复苏担忧,对出行板块表现或有低估,而最终表现基于公商务需求韧性、因私旅游需求受益“口红效应”等,有望超预期。中长期来看,中长期来看,基于供给大幅降速、行业格局改善、航线结构优化、供需结构性变化带来的票价提升等,我们看好中长期航空行业总体收益水平和盈利中枢抬升。考虑恢复节奏结构性差异,建议关注春秋、吉祥、三大航、华夏。建议关注春秋、吉祥、三大航、华夏。2)机场:国际航班快速恢复,关注头部机场免税弹性。)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