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材料行业深度之二:储能高增长聚阴离子化合物有望受益-230330(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钠离子电池材料行业深度之二:储能高增长聚阴离子化合物有望受益-230330(44页).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钠离子电池材料深度之二:储能高增长,聚阴离子化合物有望受益李永磊(证券分析师)董伯骏(证券分析师)刘学(联系人)S0350521080004S0350521080009S评级:推荐(维持)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03月30日钠离子电池行业1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2沪深300表现表现1M3M12M基础化工-6.6%-0.8%-5.3%沪深300-3.4%1.3%-4.0%最近一年走势相关报告碳纤维行业框架报告:双碳战略推动碳纤维景气度上行,技术进步产能扩张降本可期(推荐)*化工*杨阳,李永磊2022-05-27磷化工和钛白粉企业进军磷酸铁,大有可为(推荐)*化工*董伯骏,李永磊2
2、021-09-09-0.2071-0.1494-0.0918-0.03410.02350.0812基础化工沪深300EY9UjWkW9XnUrYtWtW8ObPaQsQpPtRmPjMpPoNkPsRoP8OpOpPuOpMwOMYtPsP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3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重点公司代码股票名称2023/03/29EPSPE投资评级股价20222023E2024E20222023E2024E002407.SZ多氟多32.872.543.304.4213.109.967.44未评级002866.SZ传艺科技29.580.40-114.42-未评级
3、资料来源:Wind资讯,国海证券研究所(未评级标的为wind一致性预期)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4核心提要核心提要钠离子电池是储能的重要补充,市场空间广阔钠离子电池是储能的重要补充,市场空间广阔电化学储能发展迅猛,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量达到249.5GWh,2021-2025年CAGR为80%。据中科海纳官网,相比锂电池,产业化的钠离子电池原材料具有成本优势,且在安全性能、高低温性能和倍率性能上表现更为优异,我们预计在碳酸锂价格高位下钠离子电池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有望成为储能的重要补充。假设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中钠离子电池渗透率为10%,我们测算钠离子电池
4、储能需求达到约25.0GWh,以平均价格0.72元/Wh计算,合市场空间180.0亿元。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需求快速增长,我们测算2025年储能钠电正极材料需求为6.24万吨,以平均价格7万元/吨计算,合市场空间43.7亿元。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佳,钠电正极路线中最适宜储能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佳,钠电正极路线中最适宜储能聚阴离子体系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有望成为钠电中最适合长时储能的路线。聚阴离子体系循环寿命基本在4000次以上,理论循环次数可达10000次,较其他钠电正极体系具明显优势。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种类繁多,其中铁基化合物成本较低。硫酸铁纳体系原材料成本仅为3
5、62元/吨,且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3.8V)和可逆容量(超过100 mAh g-1),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但如何在低温合成并碳包覆成为技术壁垒。提升电导率提升电导率+降本,相关公司积极布局降本,相关公司积极布局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电子电导率较低,部分含钒化合物成本较高,限制了其产业化应用。工业生产通常采用碳包覆、纳米化合离子掺杂进行改性提高电子电导率。而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的降本路径包括:1)探索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方法,如机械化学法。2)研发无钒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相关公司持续布局聚阴离子体系。其中众纳能源已建成百吨级硫酸铁纳正极量产线,2022年6月电池中试投产,预计2023年2GWh产业化生产。多
6、氟多、传艺科技、鹏辉能源等公司均布局聚阴离子正极路线。投资建议投资建议综合考虑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提速给上游正极材料带来需求的提升,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高,在钠电路线中最适宜储能需求。维持钠离子电池材料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有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技术储备的标的:如多氟多、传艺科技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技术更新带来降本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钠离子电池未来市场空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相关测算仅供参考。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5目录目录钠离子电池:储能的重要补充钠离子电池: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