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2023绿色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创新报告-技术融合创新打造未来工业(5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耐德:2023绿色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创新报告-技术融合创新打造未来工业(57页).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绿色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创新专家委员会技术融合创新打造未来工业绿色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创新报告关键词:技术融合 顶层规划 碳中和 智能制造 应用场景 生态合作前言中国制造2025时间节点临近,回顾这10年时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幅将近一倍,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做到了全球规模前列。但是,目前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等方面依旧存在短板。同时,叠加中国“3060”双碳目标承诺,国家对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步伐速度提出新的要求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愈发重视。本报告重点分析在碳中和背景下,工业制造智能技术融合、应用场景落地和服务商生态化合作的现状与未来趋势。绿色智能制造将由顶层规划自上而下驱动,对信息技
2、术(IT)、运营技术(OT)、通信技术(CT)、数字技术(DT)、能源技术(ET)进行融合,整合供应链资源构建生态合作体系,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将满足更多场景需求,从而创建智能化且可持续的未来工业!2序言李毅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困难挑战依然很大,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引导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探索形成新的产业生态体系,有助于提升我国工业整体发展质量。在全球工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大趋势下,立足绿色智能制造应用场景,编制发布绿色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创新报告,总结典型技术融合场景方案和相关科创企业生态圈构建思路,形成企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有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打造形成绿色智能共赢的生态圈,进而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李瑞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联盟创新投资中国区负责人创新是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全球范围内,创新已成为国家、企业占据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在中国,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数字化、低碳化正在塑造全新的产业面貌,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
4、争力。明晰创新环境,优化创新模式,促进创新落地,推动创新演进,是每个创新主体、每位决策者需深入思考、躬身实践的必答命题。当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制造业正处于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中。面对企业发展阶段各异、意识不统一、改造环节多、工业基础与技术支撑不足、外部形势多变等困境,“技术融合创新”正是题解。同时,由于技术与专业领域的多样性,企业需要引进更多合作伙伴,构建共赢的创新生态圈。作为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将创新融入基因,从硬件创新到软硬件一体化,从自主创新到联合创新,都建立了扎实的创新能力、形成了完
5、善的创新机制。顺应逾30万的制造业企业并行的数字化和低碳化双转型需求,绿色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蓝海市场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融合创新技术专家委员会汇聚了产、学、研,用多方智慧,联合发布绿色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创新报告,从绿色智能制造概念、技术背景、行业场景、生态角色及未来展望等角度渐进深入,力图勾画制造业技术融合创新全景,以期为绿色智能制造创新生态和发展布局提供必要的、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为实现开放、高效、韧性、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未来工业贡献力量。聚力生态 融合创新蓝图正展开3倪殿令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创新成长企业及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序言融合
6、共生 智造创赢全球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正在推动世界走向“连接无处不在,智能无处不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将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核心。到2025年,超过75%的数据将在边缘侧处理,以“智能移动到边缘”为核心发展方向,边缘计算满足实时人工智能推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同时高效技术的引入将提升产品制造各环节的效率,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更小,资源利用率提升至更高,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优化。随着IT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探索和发展,利用IT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的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的变革将成为突破点。作为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边缘侧的新应用程序、服务和计算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