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为股份-公司首次覆盖报告:HJT技术渐行渐近国产设备蓄势待发-230313(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迈为股份-公司首次覆盖报告:HJT技术渐行渐近国产设备蓄势待发-230313(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迈为股份(300751.SZ)HJT技术渐行渐近,国产设备蓄势待发首次覆盖报告Janice Z复星财富2023年3月13日首次覆盖报告第2页投资逻辑概述投资逻辑:降本今年预计兑现:23年HJT组件端成本打平PERC电池组件1)银耗减少(200mg-120mg):50%(目前主要集中在背面副栅,正面也在逐渐导入)+0BB(日升已有中试线,华晟金刚等都在测试);银包铜技术导入2)提效:双面微晶提效0.5%+组件端采用转光膜提升1.5-2%(8-10W),组件功率可以比topcon高3%23-24年HJT放量:23年预计扩产50-60GW,24年100GW长期可作为平台技术:后续可作为底层平台型技术
2、与钙钛矿叠加,转换效率到30%以上催化剂:23Q1:金刚光伏量产线跑通,毛利转正;23H1:降本进展,双面微晶工艺参数披露,并在各家厂商开始导入;23H2:大厂扩产开始转向;24年:大规模上量业绩增速和估值:公司23-25年收入和利润分别为79.4/118.6/174.6亿和17.3/26.3/39.3亿,对应23-25年的增速分别为72%/49%/47%和79%/52%/49%基于彭博过去三年预测PE,参考以往估值区间,我们认为可给予30 x 2025年PE,对应约1200亿元市值(股价约690.7元),较3月10日收盘价343.9元有100.8%上行空间rRqRYU9YaYdXrV9YNA
3、7NbP9PsQpPmOtQlOoOpMjMqRrMaQrQzRuOqQwPwMnRzRPART 01行 业 分 析industryanalysis第4页光伏产业链框架上游:生产多晶硅材料,由原料硅砂(二氧化硅)经纯化过程冶炼出太阳能发电级的多晶硅接着将多晶硅材料加工成硅晶片;中游:包括制造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件,把太阳能电池片组装成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即为电池组件;下游:系统、零部件行业,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与转换器、连接器等零部件组合,制作成发电设备;每个产业链环节都有数十家企业参与竞争,因此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追求,而背后最核心的推动力就是技术的升级迭代。资料来源:Solarzoom,
4、复星财富第5页 国内光伏行业发展的大背景:平价上网,降低终端度电成本 光伏行业发展遵循一个原则:先提效后降本,效率提升的空间是技术路径考量的核心因素,对技术迭代要求提高电池片技术迭代是光伏行业降本提效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电池片的技术迭代最终体现在下游发电厂的效率提升和IRR上升。以M6,72片电池片的组件为标准,目前市场上PERC组件的功率分布为450-455W,TOPCon组件功率分布为460-465W,HJT组件功率分布为470-475W,22年迈为与华晟合作开发的组件功率预计达500W,高10%以上目前电池片新技术(HJT)的商业化趋势不可逆(平价优势明显),新玩家弯道
5、超车,抢占新技术的先机;而老玩家由于沉没成本高(中国目前整个电池生产线至少有300-350 gw,60-70%是在2019年之后建设或者升级,目前还在投资回报期),考量综合成本之后,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 两类电池厂玩家:1)右派,老牌电池厂(隆基,东方日升,天合),进行以小批量的HJT中试,规模不大,还在perc投资回收期,历史包袱重,短期还是以Topcon技术路径过渡为主2)左派,新进入者(华晟,爱康,爱旭,金刚玻璃),组建新团队,在老玩家入场之前,抢占先机,全力推进HJT光伏电池片技术路径的迭代变化:平价上网,先提效后降本,降低终端度电成本考虑因素主要参考指标转换效率稳定性(良率,设
6、备一致性)产效(节拍)设备材料成本沉没成本转换效率降本空间技术壁垒竞争格局市场潜力综合性能综合成本技术迭代潜力电池厂利润率设备厂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复星财富第6页光伏电池片技术路径的迭代变化 光电转换效率是关键 光伏电池性能优劣最重要的指标是转换效率(光伏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和太阳入射光功率的比值),光伏电池技术的改进是为了解决效率损失问题。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因素:两种损失 光学损失:1)太阳光被反射造成的损失。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被硅片吸收,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光被反射,造成效率损失 减少太阳光反射;2)太阳光被遮挡造成的损失。电池的表面有金属栅线电极,会遮蔽部分阳光造成损失,普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