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中兴:6G网络架构展望白皮书(2023)(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中兴:6G网络架构展望白皮书(2023)(32页).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目录 1 6G 网络设计思路.1 2 6G 网络总体架构.2 3 新架构思考.4 3.1 网络控制单元 NCU.6 3.2 网络报文处理单元 NPU.7 3.3 网络数据单元 NDU.8 3.4 网络智能单元 NIU.9 4 新架构核心特征.11 4.1 架构极简.11 4.2 用户数据为中心.14 4.3 智能内生.15 4.4 分布自治.18 5 新架构新业务.20 5.1“虚实通感”类业务.20 5.2“全域智联”类业务.22 5.3“自治专网”类业务.24 6 6G 网络展望与倡议.25 缩略语.26 参考文献.28 前言 伴随着 5G 网络的规模商用,业界已经系统性开展了 6G 技
2、术研究,6G 网络架构是其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是 6G 愿景落地的重要环节和技术手段。面向 2030 年,中国电信提出了“虚实通感、全域智联”的 6G 愿景1,以沉浸式 XR、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业务对网络提出了新的需求;端到端云网融合是 6G 网络的必然发展趋势,DOICT 技术相互融合渗透,为网络架构设计注入了新的思路。本白皮书基于在 6G 网络架构方面研究,阐述了中国电信和中兴通讯对 6G 网络架构思考和研究观点。本白皮书分为如下章节,第一章 6G 网络设计思路,阐述网络架构设计的理念和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章 6G 网络总体架构,从全局视角出发,阐述 6G 网络不同层面的逻辑功能;第三章新架
3、构思考,聚焦在网络功能层面,阐述 6G 网络的逻辑功能和工作机制;第四章新架构核心特征,阐述新架构有别于 5G 的关键特征;第五章新架构新业务,阐述新架构如何支持沉浸式 XR、元宇宙、空天地一体、自治专网等电信 6G 业务场景;第六章 6G 网络展望与倡议,提出 6G 网络架构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合作倡议,希望同业界伙伴共同推动 6G网络架构的研究。1 1 6G 网络设计思路 面向未来,6G 网络架构演进的总体思路是以用户/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云网融合为指引,增强移动网络服务能力,全面升级用户业务体验。具体研究思路如下:满足新业务新场景需求,面向“连接+”开展 6G 网络架构研究。以沉浸式 XR、
4、全息通信、人机交互、机机交互等为代表的业务场景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这些业务不仅仅需要基础连接服务,还需要边缘算力服务、高精度环境及物体感知服务、网络 AI服务等。本白皮书认为 6G 网络将综合提供连接、感知、智能、算力等一体化服务。吸收技术创新与融合的精髓,兼顾技术先进性和可落地能力。面向新的业务需求,6G网络架构应结合移动通信自身演进趋势和 DOICT 融合发展趋势进行设计,吸收新兴技术精髓,评估无线网络服务化、空天地一体化、通感算一体化等对 6G 网络的影响,分析新兴技术如 AI、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引入的可行性,综合研判 6G 网络架构的内涵和边界。注重端到端体系化
5、设计,避免割裂和断层。业务体验的保障需要网络端到端的技术保障,任何环节的短板都将成为系统的短板,网络整体功能和性能的达成需要端到端系统性的设计。在关键技术方案和协议的设计方面,需要终端、无线网络、核心网络的端到端横向协同,同时也需要运营管理域、承载网络域、云网资源域的跨层跨域的纵向配合。加强 6G 网络灵活性设计,构建更加开放的产业生态。6G 网络应更加柔性灵活,网络云化、服务化是重要技术手段。6G 网络将支持按需编排和部署、业务按需加载、流量按需调度,网络对业务的适配能力增强。尤其是面向各行各业定制化的网络需求,灵活性、敏捷性至关重要,也是引入更多参与方、构建更加开放生态的前提条件。6G 网
6、络架构应充分考虑 2B 领域的需求,开展统筹设计。在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 2 化转型的过程中,5G 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向未来,6G 网络服务 2B 领域前景广阔,在数字化转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2B 和 2C 的网络在业务特征、网络部署需求、管理方案等方面有明显区别,不同行业和企业对网络的需求差异性大,网络架构设计应加强 2B、2C 等的统筹。2 6G 网络总体架构 从网络总体视角看,6G 网络总体框架是“三层四面”的分层架构,如图 2-1 所示。图 2-1:6G 网络分层架构 基于网络云化、服务化的思路,“三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云网资源层、网络功能层和应用使能层。1.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