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平宏观:中国智能驾驶报告2023:车联万物畅想智行(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泽平宏观:中国智能驾驶报告2023:车联万物畅想智行(20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文:任泽平团队导读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快速渗透。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来临,汽车智能化是电动化后的新一重要发展阶段。智能驾驶给用户带来便捷且富有科技感的驾乘体验,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生活体验,在出行安全、节能性价比、出行效率等方面贡献显著。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通信基础设施、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也配套齐全,消费者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市场活跃,有发展智能驾驶的优势条件。智能驾驶发展也是大国博弈的一环,欧盟、美国、日本都在轮流出台政策抢占制高点。多年来我国政策呵护智能驾驶行业发展,2022年开始,L3、L4等高级别智能驾驶逐步试点,技术和标准趋于完善。智能驾驶分不同阶段,我国L2级智能驾驶正在快
2、速装机落地,2022年渗透率超30%。行业正处于从低级别驾驶辅助、到高级别真正自动驾驶的关键时期,技术与安全是首要考量、配套与成本是落地关键。智能驾驶的实现,本质上是看感知、决策、执行三大核心系统的协同发展,感知层类似五官,感知环境、搜集数据,决策层类比大脑,处理数据、输出指令,执行层类比四肢,执行智能驾驶指令。智能驾驶产业要发展成熟,离不开智能交通建设、真正实现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也离不开规模效应和技术迭代发展。需要密切关注车载摄像头、超声波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算法、AI芯片、计算平台、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等核心环节国产化自主可控进程。汽车革命,上半场的电动化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下
3、半场的智能化也已经悄然开启。智能化有可能改写和重构很多行业,包括车联网、车路协同、共享出行、无人公交系统、无人港口物流、智能交通运营等这些领域。目录1 智能驾驶:电动化后看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1.1 发展智能驾驶具有必要性、迫切性和合理性1.2 智能驾驶有六大等级,解放手脚和大脑2 智能驾驶:技术与安全是首要考量、配套与成本是落地关键2.1 智能驾驶技术:感知、决策、执行,三大系统协同2.2 智能驾驶安全:智能决策效率更优,现阶段需科学认知驾驶辅助并非自动驾驶2.3 智能驾驶配套:完善车路协同等多环节建设2.4 智能驾驶成本:规模效应与技术成熟是关键3 智能驾驶:政策呵护发展,各国抢占
4、制高点3.1 海外政策:智能驾驶也是大国博弈内容之一3.2 国内政策:产业支持充足,高级别智驾法规陆续出台4 智能驾驶的未来:车联万物,畅想智行4.1 车联网:电气架构转型实现车联万物,通讯技术进步促进车路协同4.2 无人驾驶应用场景:解决乘用痛点,拓宽商用范围4.3 智能交通运营:智能驾驶时代的服务和支持提供者正文1 智能驾驶:电动化后看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 智能驾驶作为智能化汽车必不可少的功能,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科技感的驾乘体验。工信部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装置,并融合现代通讯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包括人、车、路、云端等智能终端信息交换
5、、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的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汽车新四化包括: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智能驾驶就是聚焦“智能化”、“网联化”两大属性。智能化,又可细分成驾驶智能化和座舱智能化,驾驶智能化就是自动驾驶。1.1 发展智能驾驶具有必要性、迫切性和合理性发展智能驾驶具有必要性,对消费者和社会而言,智驾在出行安全、节能、性价比、驾乘体验、出行效率等方面贡献显著。一是更安全:世界卫生组织披露的数据显示,每年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全球约130万人死亡、5000万人受伤。密歇根大学报告,20%-46%的碰撞事故可以被ADAS
6、高级驾驶辅助功能所避免;美国IIHS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指出,自动驾驶可以减少34%的安全事故。二是更节能:智能驾驶的控制系统优化汽车加速、制动、减速方式,有效地提高燃油和电力利用率。卡内基梅隆大学报告指出,带有智能驾驶功能的汽车,燃油经济性提升10%,自动化等级越高、节能效率越高。三是更有性价比:智能驾驶对人力成本较高的场景意义重大,比如将自动驾驶用于卡车长途运输,每年每车可节省人力成本6-15万元。四是驾乘体验更好,是老龄社会友好型产品:智能驾驶操作简单,可更及时全面地捕捉路面信息,做出反应。老龄化社会到来,日本内阁交通安全白皮书指出,因踩错刹车油门的死亡事故,75岁以上司机事故概率是其他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