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出海专题:出海水到渠成空间大有可为-230221(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行业出海专题:出海水到渠成空间大有可为-230221(38页).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出海水到渠成,空间大有可为出海水到渠成,空间大有可为 医疗器械出海专题医疗器械出海专题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2023年2月 分析师:杜向阳 执业证号:S1250520030002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 分析师:周章庆 执业证号:S1250522080001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 核 心 观 点 国际化是海外巨头普遍的成长路径。从90年代以来,海外医疗器械龙头国际化水平逐渐提升,以2021年为例,美敦力、强生、丹纳赫等巨头国际化水平平均为54%,相比之下,国内龙头器械公司海外收入平均占比为28%,提升空间巨大。一方面,当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面临诸多控费政策,海
2、外市场价格体系较为稳定;另一方面,全球医疗器械超过3.2万元(4517亿美元),国内企业如果能够出海面向全球市场,可及空间将扩容3-9倍,因此国内器械国际化浪潮将持续推进。国内器械企业凭借近年来对海外法规和销售模式的理解,叠加产品技术水平提升和性价比突出,国内企业出海水道渠成。海外主流市场器械注册环节的规则较为类似,但执行看难度有较大区别,FDA 拿证难度较高,CE次之,发展中国家普遍容易。从销售模式看,发达国家的销售体系与国内市场销售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为1)直销占比较高;2)GPO、IDN模式广泛运用,且存在进入壁垒;3)售后服务要求高,因此国产器械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难度较高,而发展
3、中国家销售模式和国内极为类似,和国产企业本身国内销售经验的兼容性很高。2014年以来,随着国内政策利导、鼓励创新,国产器械技术水平提升,品质达到发达国家要求,且凭借毛利率优势(国内人工和制造费用较低)和费用优势(国内销售费用率较低),国产器械凭借性价比,出海水道渠成。目前出海初见成效,未来空间大有可为。从目前看,国内器械出海已经初见成果,出海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低值耗材设备IVD高值耗材,其中疫情三年加速出海渠道扩张,未来高端产品有望实现出海。具体来看,1)依靠OEM模式,低值耗材已成世界工厂;2)设备出海有迹可循,核心在零部件自主化;3)借疫情契机,IVD国际化水到渠成;4)高值耗材出海难度大
4、,注重临床价值提升。从美股看,医疗器械行业大牛股辈出,成功国际化的成长股有望享有高估值。近20年来,美股市值超过50亿美元的医疗标的,涨幅前20名有9家医疗器械标的,占比45%,主要因为由于器械不存在专利悬崖,产品生命周期较长,故大牛股辈出。通过复盘,一般处于起步期(收入高增长,利润不稳定)常用PS估值,成长期(高成长,净利率较稳定)用PE估值。相关个股: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新产业、普门科技、南微医学、惠泰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振德医疗、理邦仪器、祥生医疗、福瑞股份、怡和嘉业、美好医疗、微创医疗、微创机器人、启明医疗、先瑞达医疗等。风险提示:专利诉讼风险、汇率风险、渠道
5、拓展不及预期风险。1 gYiXsUpZnXdUbU9UqVeX9PdN8OpNrRpNsRiNrRoMiNpNqR7NnMnNwMmQmMxNtRwO一、国产医疗器械为什么要出海?二、能不能出海?三、哪些品类出海更容易成功?四、他山之石,从海外龙头复盘看国内医疗器械的估值锚?五、器械国际化相关标的 目 录 2 一、国产医疗器械为什么要出海?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横向看,当前海外医疗器械龙头国际化水平较高,国内提升空间巨大。以2021为例,美敦力、强生、丹纳赫等海外医疗器械龙头国际化水平平均为54%,其中不乏部分企业超过60%的海外占比,主要是因为海外巨头一直坚持以国际化为导向,从而
6、能受益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扩容。相比之下,目前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为首的国内医疗器械龙头公司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以2021年为例,国内龙头器械公司海外收入平均占比为28%,提升空间巨大。1.1 国际化是海外巨头普遍的成长路径 2021年海外医疗器械龙头国际化水平 注:海外公司国际化水平指除最大单一市场外其他地区收入占比,一般是指非美国区收入占比 2021年国内医疗器械龙头国际化水平 40%7%44%35%4%25%46%5%11%39%54%28%3 数据来源:sec.gov;wind;西南证券整理 纵向看,从90年代以来,海外医疗器械龙头国际化水平逐渐提升。根据一些上市时间较早的美股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