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40页).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9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019 年 12 月目录序 言.1一、就业基本状况与特色工作.2 1.1 就业基本状况.31.2 就 业 特 色 工 作.4培养为基,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深入推进.4引导为先,就业教育体系多方式协同开展.5 服务为本,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日趋优化.6创新为翼,创新创业体系多维度不断完善.7二、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82.1 本科毕业生升学情况及趋势.92.2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102.3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112.4 毕 业 生 就 业 地 域 分 布 情 况 及 趋 势.122.5 国 防 科 技 工 业 单 位
2、 就 业 情 况.142.6 毕 业 生 重 点 就 业 单 位.152.7 未就业毕业生原因分析.16目录三、就业状况调研反馈.173.1 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183.1.1 调查对象.183.1.2 就业满意度.183.1.3 专业相关程度.193.1.4 年薪.193.1.5 落实单位职业发展路径清晰程度.203.1.6 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收到录用通知的情况.213.2 用人单位调研反馈.213.2.1 用人单位未来三年招聘规模的变化趋势.223.2.2 用人单位满意度.223.2.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233.3 校友工作状况跟踪反馈.233.3.1 毕业五年校友工作满意情况.2
3、33.3.2 毕业五年校友工作胜任情况.243.3.3 毕业五年校友对未来职业发展路线的清晰程度.243.3.4 毕业五年校友对学校培养质量的满意度情况.25附表各学历层次分学院、分专业就业率2019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9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1序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培养拔尖人才与强化爱国担当相结合,在知识创造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着力培养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领军领导人才。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确立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学科建
4、设方针,现有14 个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为A+学科。学校突出学科基础地位,构建空天信融合、理工文交叉、医工结合的一流学科体系,形成珠峰引领、高峰集群、高原拓展的良性学科生态。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六个学科领域的ESI 排名进入全球前 1%,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具备 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在 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学科蝉联世界第一。近年来学校在各省招生
5、生源高考成绩平均排名在前 3,并有多个省份已进入全省排名前 1,学校理工类生源整体质量稳居全国第9名。学校持续推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67年办学中积累的各方面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开展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将基础理论学习、前沿科学探索与专业知识集成紧密结合,提升学生解决综合性、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努力打造人才培养的“北航模式”。经过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基本形成了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内在凝聚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跻身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第一方阵。学校将遵循“尚德务实、求真拓新”的办学理念,践行“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以更宽广的视野谋篇布局、更扎实的行动继往开来,大力
6、推进空天信融合、产学研结合、理工文综合,实现培育创新人才、引育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发展和拓展国际合作的新突破,同心同德、锐意创新,加快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努力铸就新的辉煌。2019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与特色工作 一、就业基本状况2019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9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3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教育部、工信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整合全校资源服务就业,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一线教师通力合作,保障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继续保持高位稳定,圆满完成了 2019 年就业工作。就业基本状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