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迁新材-公司深度报告:PVD技术为基“一体两翼”起飞-230214(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迁新材-公司深度报告:PVD技术为基“一体两翼”起飞-230214(47页).pdf(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博迁新材(605376.SH)深度报告 PVD 技术为基,“一体两翼”起飞 2023 年 02 月 14 日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实现纳米级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规模化量产及商业销售的企业,掌握常压下物理气相冷凝法(PVD)核心技术。公司成立于 2010年,立足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领域不断进行投入研发和产能扩张,目前业务布局覆盖纳米级、亚微米级镍粉和亚微米级、微米级铜粉、银粉、合金粉,还依托自身技术优势拓展了银包铜粉、纳米硅粉等新产品。目前公司金属粉体产线数量已超 150 条,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优异的产品品质,公司与
2、三星电机、国巨股份、华新科、风华高科、潮州三环等国际、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领先企业都保持了长期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MLCC 迭代升级拉动 MLCC 镍粉市场持续增长,公司作为国内龙头享行业成长叠加份额提升双轮驱动机遇。MLCC 镍粉是制备 MLCC 内电极的核心原料,目前已替代贵金属占据市场主流,在熔点、纯度、粒径、形貌、振实密度、电迁移率等性能特点上都有严苛要求,制备工艺也十分复杂,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叠加下游客户认证壁垒导致目前全球 MLCC 镍粉市场主要被日本企业垄断。受益于 MLCC 不断朝着小型化、薄层化、大容量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MLCC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同时拉动 MLC
3、C 镍粉市场需求,预计 2025 年 MLCC镍粉市场规模将达到 87 亿元。公司作为国内电子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龙头打破国外垄断,有望受益行业增长以及份额提升实现快速成长。银包铜作为 HJT 电池主要降本路径之一,伴随 HJT 电池渗透率不断提升有望打开公司新成长空间。HJT 电池转换效率更高、衰减率低、工艺步骤少、降本路径清晰,成为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路线之一,银包铜方案可替代 HJT 电池低温银浆实现降本。伴随 HJT 电池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 2025 年低温银浆市场需求量将超 1000 吨,银包铜替代空间巨大,光伏银浆企业均积极开始布局银包铜方案。公司凭借在高端纳米粉体技术方面的积累拓展银包
4、铜粉,伴随银包铜市场放量有望打开公司新成长空间。纳米硅粉是硅基负极的核心原料,伴随硅基负极材料渗透率不断提升有望打开公司新成长空间。硅基负极凭借更高的比容量成为下一代锂电负极材料主流路线,特斯拉已率先在 4680 大圆柱电池采用硅基负极材料。纳米硅粉是硅碳负极材料的核心原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硅基负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以及循环稳定性等表现。纳米硅粉制备难度很高,公司的常压下物理气相冷凝法核心技术(PVD)在制备超细粉体方面具备优势,伴随硅基负极材料市场放量有望打开公司新成长空间。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电子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龙头,受益于 MLCC 需求回暖叠加份额提升双轮驱动,以及银包铜粉体业务有望起
5、量,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2/2.84/4.32 亿元,对应 2023 年 2 月 14 日收盘价的 PE为 84/51/33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品研发不及预期。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970 784 1216 1789 增长率(%)62.7-19.2 55.1 47.2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238 172 284 432 增长率(%)49.6-27.7 64.8 52.4 每股收益(元)0.91 0.66 1.08
6、1.65 PE 61 84 51 33 PB 9.1 8.5 7.4 6.2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预测;(注:股价为 2023 年 2 月 14 收盘价)推荐 首次评级 当前价格:55.28 元 分析师 邱祖学 执业证书:S0100521120001 邮箱: 研究助理 李挺 执业证书:S0100122090040 邮箱: 博迁新材(605376)/金属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目录 1 国内电子高端金属粉体龙头,产能规模持续扩张.3 1.1 国内电子高端金属粉体龙头,拓展光伏锂电打开新成长空间.3 1.2 产能规模持续扩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