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文旅产业系列研究:文旅产业拐点已至科技赋能大有可为-230213(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媒行业文旅产业系列研究:文旅产业拐点已至科技赋能大有可为-230213(37页).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36 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文旅文旅产业拐点产业拐点已已至至,科技赋能,科技赋能大有可为大有可为 传媒行业文旅产业系列研究2023.2.13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王冠然王冠然 传媒行业首席 分析师 S1010519040005 姜娅姜娅 消费产业首席 分析师 S1010510120056 杨清朴杨清朴 新零售行业首席 分析师 S1010518070001 任杰任杰 传媒分析师 S1010522100002 李振寰李振寰 新零售分析师 S1010523010001 随着疫情管控放
2、开、宏观经济和消费复苏、行业支持政策落地,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宏观经济和消费复苏、行业支持政策落地,2023 年文旅年文旅产产业业复苏趋势明确复苏趋势明确。虚拟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升级,在文旅产业的应用场、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升级,在文旅产业的应用场景成熟,为旅客带来沉浸式、互动性的体验,进而推动商业模式景成熟,为旅客带来沉浸式、互动性的体验,进而推动商业模式优化优化和企业价和企业价值重估,值重估,投资价值凸显投资价值凸显。文旅复苏拐点已至,疫后修复弹性可期文旅复苏拐点已至,疫后修复弹性可期。我们认为文旅产业复苏趋势明确,主要依据三大判断:1)随着“乙类乙管”方案实施,疫情对于出行和文
3、旅消费的影响减弱,2023 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人次恢复至 2019 年同期 88.6%,旅游收入恢复至 2019 年同期 73.1%,释放积极信号。2)国家以扩内需、促消费为导向,文旅产业经济溢出作用强、就业人口多,文旅部数据显示 2019 年旅游业 GDP 综合贡献占当年 GDP 11.1%,直接、间接就业人数占总就业 10.3%,有望成为促消费的重要抓手。3)根据文化产业评论统计,2022 年全国涉及文旅领域的重大项目超 3,000 个、总投额超 3.8 万亿元。随着疫情管控放开,相关项目有望加速落地,带动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文旅科技融合大势所趋,产业迎来转型机遇文旅科技融合大势所趋,产
4、业迎来转型机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文旅体验,有望在文旅项目的内容呈现、收入模式、运营迭代成本、营销手段、品牌化五大层面实现优化。文旅科技已在头部景区落地应用,根据我们抽样统计,2022 年 5A 级景区中 VR/AR/光影秀/数字文化产品/虚拟人的渗透率分别为 25%/14%/46%/37%/7%。我们预计2027 年文旅科技融合带来的增量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606 亿元,市场空间宽广。产业链协同要求更高,项目运营是核心要素产业链协同要求更高,项目运营是核心要素。文旅产业链中,项目运营环节直接面向 C 端,在经营杠杆的作用下能够撬动巨大客流。随着科技在
5、文旅行业的应用,项目协作的复杂程度加大,运营在文旅项目中重要性提升。目前,文旅及相关产业内公司依托技术禀赋和文化产业能力,加大文旅运营方面布局,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带来价值重估。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修复弱于预期;局部疫情反复超预期;地方财政紧张导致文旅项目投资进程放缓;科学技术发展不及预期;行业政策收紧;市场竞争加剧。投资策略投资策略:随着疫情管控放开,文旅产业复苏趋势明确,我们看好科技进步推动内容升级和商业模式转变。看好拥有文旅科技禀赋、布局项目运营的企业,推荐风语筑(603466.SH),建议关注大丰实业(603081.SH)、锋尚文化(300860.SZ)等。建议关注能承载文旅科技
6、场景以及运营能力较强的休闲景区标的,包括中青旅(600138.SH)、天目湖(603136.SH)、宋城演艺(300144.SZ)、复星旅游文化(1992.HK)、海昌海洋公园(2255.HK)等。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简称简称 代码代码 收盘价收盘价(元)(元)EPS(元)(元)PE 评级评级 21A 22E 23E 21A 22E 23E 风语筑 603466.SH 14.98 0.73 0.19 0.57 21 79 26 增持 中青旅 600138.SH 14.10 0.03-0.47 0.47 470-30 30 买入 天目湖 60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