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22厦门市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5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勤:2022厦门市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50页).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White PaperOn Environmentfor Foreign Investmentin Xiamen厦门,别称鹭岛,是中国大陆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她是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也是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厦门是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1980 年,厦门获批设立经济特区,外资也伴随经济特区发展了四十载。她披荆斩棘,不断创造辉煌回顾“十三五”,她创造了众多“全国第一”、“全国率先”,厦台融合发展不断深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2 万美元,地区生产总值密度、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质量效益指标居全国前列,进出口总值、实际使用外
2、资规模占福建省近半壁江山,近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省内首位而今经济实力强劲的她,已成为投资者的舞台、创业者的热土。厦门也是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她曾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十大低碳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鼓浪屿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作为著名侨乡和闽南文化传承地,厦门有着多元化的民间信仰、风情习俗,红砖古厝中凝结了同根同源的闽台情缘,也走出了爱国侨胞的光辉典范。厦门还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作为自古以来通商裕国的重要口岸,厦门拥有多区叠加优势她是中国大陆重要出海口、国际航运重要枢纽,以及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终年
3、不冻的厦门港中,一艘艘巨轮进进出出,驶向五洲四海;中欧(厦门)班列一路向西,如同现代社会的驼队,抵达亚欧 12 个国家 34 个城市;空中密布国际航线,已成为具有较高全球通达性的国际航空中转枢纽。“厦门制造”销往全球 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厦投资客商扩展到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作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球投资的热土,厦门正在世界舞台上散发光芒。面向“十四五”,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远景目标,已在眼前展开画卷。值此机遇引领之际,德勤中国很荣幸受厦门市商务局的委托,以客观的第三方视角,采用专业的研究分析方法,向投资者呈现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本
4、报告内容立足厦门外资发展现状,经过对多家外商投资企业的深度访谈,结合德勤对区域投资环境研究的经验,从重点发展产业、产业投资区域、营商环境、人居环境四大角度刻画厦门的外商投资环境。本报告旨在抛砖引玉,为您在厦门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提供决策参考,并带来新的灵感与思考。在此,衷心感谢厦门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感谢厦门市商务局在报告数据提供、资料收集、调研对接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也感谢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所提供的真知灼见!卷首语关于本书第四章/营商环境第五章/人居环境第六章/总结与展望走进厦门经济概述外资概述020305厦门市产业发展概况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装备产业
5、商贸物流产业金融服务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08101213141516开发区行政区/重大片区1820政策配套金融配套服务配套人才配套创新配套交通配套基础设施配套28303133343536383940教育医疗城市生活畅游厦门总结与展望42附录厦门市招商引资主要职能部门联系方式德勤主要联系人4445目录013741170727第一章/厦门概览第二章/重点发展产业第三章/产业投资区域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01第一章厦门概览02|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闽南传承,知名侨乡厦门,地处台湾海峡西岸、闽南金三角中心,是闽南文化的传承地。这里保留了丰富的闽南民俗、手工技艺,比如南音、高甲戏、歌仔戏、答嘴
6、鼓、漆线雕技艺、讲古、中秋博饼等,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下,许多风云人物从厦门走出、迈向世界。共同的文化认同与语言、遍布全球的同胞,也让厦门成为连接海峡两岸,维系全球华侨华人的重要纽带。开放前沿,营商标杆1980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此后厦门先后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目前正着力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两岸贸易中心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厦门深入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优越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增
7、强了海外投资者对厦门经济增长的信心。投资热土,产业腾飞近年来,厦门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重点发展的产业链(群)中已有 10 条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厦门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软件信息、视听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创新发展、活力迸发,拥有多项产业发展的品牌名片,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近年来,厦门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成功引进一批高能级产业项目落地,外资企业纷纷新设、增资、扩产。正是厦门日益完善的产业集群,让厦门积蓄新动能、创造新优势,成为海外投资者创业的新焦点、新热土。乘势而上,勇开新局辉煌“十三五”圆
8、满收官,壮阔“十四五”已经启航。厦门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为抓手,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致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五中心一基地”建设。新开放格局下,厦门将打造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为契机,持续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海洋合作、人文交流,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海上花园营商标杆产业强市 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 联合国人居奖 国际花园城市 国
9、家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世界银行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中国软件特色名城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最具创新力国际会展城市 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走进厦门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02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03经济实力稳步提升近年来,厦门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21 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7,033.89 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 6.9%,居 15 个同类城市首位,市场经济持续释放活力。产
10、业集群规模增长近年来,厦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以实体经济为支撑,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截至2021年底,厦门已有10条产业链(群)规模超千亿元,形成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力电器、钨材料、视听通信等6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子、机械两大支柱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为 7.3%,2021 年二者企业总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1.4%,合计产值占67.6%。2021 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合计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6.3%,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0%。经济概述产业
11、升级成效显著近年来,厦门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均衡。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强劲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呈现出增速快、质量高的特点,展现强大的发展潜力。“十三五”期间:厦门第三产业增加值从 2015 年的 2,093.79亿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3,835.29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首破 60%,是经济发展的强驱动。第二产业增加值从 2015 年的 1,688.76 亿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2,519.83 亿元,年均增长 5.7%以上,增速稳定且呈高质量发展趋势。2021 年,厦门的产业创新驱动力进一步加强: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9.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2.6%。净增国
12、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 500 家,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9 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167家、市级769家。7,033.89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 2 万美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4%占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26.6%占福建省财政收入4.14 亿元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产出率近 48.1%占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图一:厦门 2016 年-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4,0004,118.134,607.835,468.616,015.046,384.027,033.892,0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8,0006,000厦门以占福建省 1
13、.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2021 年,厦门实现04|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经济概述(续)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厦门始终保持优秀的对外贸易水平。“十三五”期间,厦门外贸进出口总额由 2015 年的 5,169.5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6,915.8 亿元,并于 2021 年达8,876.52 亿元,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 44.3%。“十三五”期间,厦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 年的 1,476.15 亿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2,293.87亿元,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2021 年,厦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84.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7%,两年平均增长 7
14、.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1 年,厦门行业龙头与“小而优”企业共同推动消费品市场全面发展,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 1,570.18 亿元,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13.90 亿元,共享消费能级增长。2021 年,厦门成功引进多家知名电商企业,推动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 591.99 亿元,同比增长 19.6%,线上零售已成消费市场新力量。同年,厦门数字消费全年亿元以上网络零售企业58 家,较上年增加 7 家,头部企业广布各领域,多元化亮点突出。2021 年,厦门外贸依存度达 126.2%,外贸伙伴不断拓展,其中外资企业进出口 2,610.96 亿元,同比增长
15、15%,占厦门外贸总值的 29.4%,是厦门外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图二:厦门 2016 年-2021 年进出口额单位:亿元图三:厦门 2021 年外贸进出口主要区域情况单位:亿元图四:厦门 2016 年-2021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图五:厦门 2021 年限上限下企业零售发展情况2,0002,0001,000002016出口总额201720182019202020214,0004,0006,0008,00010,0005,0003,000进口总额01,0002,0003,0004,000737.8982.83,098.11,132.91,629.3RCEP成员国金砖国家欧盟美国东盟
16、消费能级均衡增强数字消费蓬勃发展1,645.121,871.132,012.552,257.92 2,293.872,584.0720162017201820192020202101,0002,0003,000拉动总额增长(%)同比增长(%)限额以下企业限额以上企业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0%13.80%2.90%4.40%8.30%2.60%新增30余家直播电商基地专业直播机构 累计58家数字消费全年亿元以上网络零售企业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05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厦门作为改革开放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在吸引外资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21 年
17、度,厦门新增1,135户外商投资企业,累计共有 16,893 户外商投资企业,共 63 个全球 500 强公司在厦投资 114 个项目,实际使用外资 36.30 亿美元。松下电器电气硝子沃尔玛太古施耐德林德联芯ABB飞利浦陶朗新科宇航百威英博波音戴尔冠捷TDKTESCOECCO宸鸿通用电气霍尼韦尔外资概述 2020 年,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在厦门设立。截至 2021 年底,金砖国家累计在厦门投资企业 108 个,合同外资 5,147 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 339 万美元。“十三五”期间,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含转第三地)的实际使用外资约占全市比重的75%左右;来自欧美日新等国家和地
18、区的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总量的17.1%。2021 年厦门外商投资来源地前 10 位国家(地区)包括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新西兰、丹麦、美国等。2021 年实际使用外资达 186.36 亿元,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据福建省半壁江山。外资渠道不断拓展外资使用规模全省领先外资引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厦门实际使用外资 107.2 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水平持续提升、外资增长迅速,2019 年、2020 年连续两年高位增长 20%以上。2021 年厦门各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77.1%图六:厦门 2016 年-2021 年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比重27.10%27.90%
19、35.20%42.50%47.70%50.4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1 年,厦门实现: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35个,合同外资434.32 亿元,同比增长13.9%千万美元以上合同外资企业105个,合同外资64.95亿元,同比增长32.5%22.9%31.3%和记黄埔06|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外资概述(续)在 2021 年上半年福建省各县(市、区)、开发区的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排名中,厦门的思明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同安区、湖里区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位居全省前四位。厦门是台商投资大陆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实际使用台资约占全市比重的三分之一。目前,台商投资向技术、资金密
20、集型项目发展,除先进制造业项目外,台资在第三产业的金融、卫生医疗、文化创意等领域投资步伐加快,不少服务业企业正持续扩大在厦投资。制造业是厦门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近年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利用外资成效明显。日本电气硝子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带动厦门制造业向更高层次发展。2021 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 42.67 亿元,占全市比重 22.9。服务业是厦门吸收外资的主要引擎。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等行业利用外资取得突破,带动厦门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新产业新模式的发展。2021 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 143.7 亿元,同比增长 32.78。2021 年,厦门高技术产
21、业实际使用外资额 58.26 亿元,占比31.3%,同比增长 59.4。目前,高技术产业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尤其是以高技术服务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已逐渐凸显出强大的外资吸引力。“十三五”期间,厦门第二、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比分别为 47.6%、52.4%,高科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吸引外资步伐加快,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均衡化发展。多元化招商区域特色化投资来源均衡化产业结构外资招引持续优化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厦门拓展利用外资新模式、新渠道,推进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外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态势良好。制造业服务业
22、高技术产业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07第二章重点发展产业08|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厦门市产业发展概况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厦门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发展机遇,构建“4+4+6”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实力。46 6AMOLED、Micro-LED、玻璃基板等平板显示和智能终端、通讯关键组件、电子元器件等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及先进工艺制造,特色工艺制造、封装测试、核心芯片设计等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以及物联网、信创、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行业应用软件等软件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绿色金融、航运金融等现代金融特色
23、业务金融服务电力电器、航空维修制造、新能源汽车以及高档机床、精密仪器等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机械装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会议展览等商贸服务业,以及冷链物流、城乡配送、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等现代物流业商贸物流未来产业第三代半导体加快推动氮化镓(GaN)、碳化硅(SiC)、氮化铝(AlN)等领域创新突破未来网络加快推进第六代移动通信(6G)、深度人工智能、新型网络体系架构、量子通信等领域创新突破前沿战略材料加快推动下一代新能源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光电信息前沿材料、先进碳材料等领域创新突破支柱产业集群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094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厦门将做优做强四大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四个战
24、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六个未来产业,形成特色突出、结构合理、动能持续、梯次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质扩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创新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服务及新兴前沿领域新能源电池、光伏、储能、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影视、网络视听、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艺术品、音乐等领域光电信息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文旅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氢能和储能加快推动催化剂、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等氢能核心材料及部件,制氢技术、新型储能技术等领域创新突破基因与生物技术加快推动基因技术、精准治疗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下一代微生物组技术、再生医学、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交叉技术、微生态技
25、术等领域发展突破深海空天开发加快推动海洋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海洋碳汇、海洋信息技术、深远海资源开发、新能源动力航空器、新型航空发动机技术、未来空天飞行器等领域创新突破10|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 支持引进 Micro-LED、Mini-LED、LTPS、OLED、激光、柔性显示器件等新型显示产业项目;引进平板显示上游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包括基板、滤光片、偏光片等产品项目;引进光电子器件、显示驱动芯片、新型机电元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项目。电子信息产业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方面,厦门重点发展 AMOLED、Micro-LED、玻璃基板等平板显示,智能终端、通讯关键组件、电子元器件等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及先
26、进工艺制造,特色工艺制造、封装测试、核心芯片设计等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与此同时,厦门也大力发展物联网、信创、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行业应用软件等软件信息服务业。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厦门是中国大陆 TFT 液晶显示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之一,是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唯一试点城市、全球触控屏模组最大研发生产基地。2021 年完成产值1,606亿元,涵盖玻璃基板、面板、模组、液晶显示器、整机等领域,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厦门集聚计算机整机、视频会议系统、手机镜头、微电机、柔性电路板、蓝牙及无线接入设备等企业,以及各类配套及产业链延伸企业,其中计算机整机、服务器及监视器出货
27、量位居全国前列,整机品牌具有全球影响力。2021 年完成产值1,375亿元。厦门平板显示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布局完善。上游材料涉及范围广泛,基本满足产业内所有材料需求,中游的液晶面板与显示模块则是厦门最强产业环节,拥有 AMOLED 最新生产线基地,布局MiniLED、Micro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组建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下游以电视及显示器组装业务为主。厦门已成功引进落地天马微电子、友达光电、宸鸿科技、冠捷显示等产值超百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电气硝子等产业链代表性企业,近年还新引进天马第 6 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等重大项目,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充分的市场与机遇。投资机会产业优势产业优
28、势投资机会 发展高性能计算机,以及面向5G、IPV6 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核心产品;发展中高端智能化设备,如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系统等;发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的技术研发与智能设备。经过 30 余年的发展,厦门已聚集了括戴尔、浪潮、神州鲲泰、亿联网络等上百家计算机及通讯设备产业的规模企业,形成多条产业链互为依存、优势互补的发展业态,“芯”“屏”“云”产业齐全。厦门拥有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计算机与通讯相关专业已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了各层次人才的充分供给。龙头企业带动明显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链布局完善人才供给
29、充沛投 资 机 会投 资 机 会政 策 信 息政 策 信 息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11厦门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有独特优势。一方面,台湾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产业区域之一,特别是晶圆制造全球领先,众多台资电子信息企业落户为厦门的电子信息产业助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厦门多年聚焦电子信息产业,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生态,有力推动产业更加集聚、龙头企业加速成长,带动吸引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企业来厦投资发展。德勤观察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厦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和应用,是国内最大的 LED 芯片和光源类高端产品制造和出口基地,2021 年完成产值
30、481 亿元。获批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拥有 12 英寸芯片制造企业联芯公司(由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台湾联华电子投资),及星宸科技、美日丰创光罩等几十家优质集成电路上下游配套企业。厦门是全国 14 个软件名城之一,动漫游戏、互联网、信息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细分领域发展水平国内领先。厦门拥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 6 家、互联网百强企业 8 家,行业代表企业包括美亚柏科、亿联网络、美图、美柚等。2021 年实现收入1,368亿元。产业优势产业优势投资机会投资机会 关注软件研发设计、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等;聚焦数字内容服务领域,包括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数字出版、
31、数字新媒体等;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包括 5G、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发展面向物联网、智能终端、汽车电子、智能电网、工业控制等应用领域的特色工艺制造;发展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研发制造,聚焦半导体制造关键设备。厦门已从市级、区级层面分别出台专项产业政策,并建设国家 LED 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市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海沧 EDA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平台机构,成立金圆创投、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等产业投资机构,产业配套保障不断完善。2019 年至今,厦门先后建设同翔高新城、火炬翔安产业园、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湖里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等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载体,成
32、为吸引外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来厦投资的“沃土”。厦门软件园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发展的重要载体,已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五星级”、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国智能视听产业基地等国家级荣誉。厦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在各细分领域都涌现了一批“单项冠军”,包括全球最大的电子数据取证公司、中国最大的 CDN 及IDC 综合服务提供商等。完善的产业配套保障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多元化产业载体平台五星级产业园区投 资 机会投 资 机 会政 策 信息政 策 信 息12|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机械装备产业发展情况产业优势投资机会厦门机械装备产业涵盖汽车、电力电器、航
33、空维修、通用设备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领域,拥有多家头部企业,2021 年机械装备产值达到1,110亿元。其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完成产值 512.48 亿元,增长29%,占全省同行业营收的三分之二,成为厦门机械装备行业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量。厦门正努力打造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并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智能电网设备、新型工程机械、汽车滚装船和豪华邮轮等研发制造,注重培育壮大本土机器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数控系统等,推动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发展新能源乘用整车制造及相关软硬件配套;支持发展智能输配电设备、成套系统及关键零组件、电力电器标准及检测研究机构;商务飞机客舱改造、发
34、动机大修、起落架维修,发动机拆解零件再制造,航空部附件制造,航空设备、系统及应用产业化。“十四五”期间,厦门着力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三大工程,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重点推动航空工业、输配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实现质量与效益提升,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及海洋高新装备实现特色发展,促进机械装备产业向高端装备领域跃迁。厦门的航空维修业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其业务中超 80%为境外维修业务,服务全球 100 多家航空公司。得益于多项创新举措,厦门在通关效率、航材税率方面已形成明显优势,在建新机场也将带来更多产业机遇。值此契机,临空经济领域的外资企业
35、若可尽快入局、加快布局厦门,将更充分参与厦门全面建设临空经济的战略机遇、抢占行业先机。研发创新能力提升迅速高端智造工程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厦门太古大型商用飞机维修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居亚太地区第一,新科宇航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第三方维修商,厦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航空维修金龙汽车集团大中型客车的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内车载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和排名第三的中创新航先后在厦门落地。汽车领域国际行业巨头 ABB 和施耐德的高、中低压配电设备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首位;科华数据连续多年保持中国UPS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电力电器德勤观察投 资 机 会政 策 信 息
36、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13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情况产业优势投资机会厦门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会议展览等商贸服务业,以及冷链物流、城乡配送、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等现代物流业。依托以港立市的独特港口区位优势,厦门发挥商贸物流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厦门共有 3 家世界 500 强供应链企业,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13位;同时,厦门也是中国会展名城,商贸、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厦门已形成东南沿海区域性陆、海、空枢纽港,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2021 年物流产业实现总收入1,527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2.276亿吨;
3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04.6万标箱,居全国第7位。2021 年以来,厦门商贸业快速增长,并实现进出口增量贡献全省第一,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等增幅均位全省前列。同时会议展览行业趋稳向好,充分彰显中国十大会展城市的魅力。打造集采购贸易、物流分拨、供应链金融结算和区域运营管理总部于一体的产业发展平台;发展口岸物流,城际城乡物流配送,制造/商贸/金融联动物流,以及对台/东南亚及中西部等区域联动物流。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由商务部主办,于 9 月 8 日至 11 日在厦门举办。投洽会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双向投资促进、权威
38、信息发布和投资趋势研讨三大平台,是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性展览会。2021 年第二十一届投洽会吸引全球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820 多个工商经贸团组、4,900 多家企业(其中包括110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和跨国公司)、约 5 万名客商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展参会。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盛会之一,投洽会为世界各国搭建了持续稳定的经贸交流合作平台,是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重要窗口和桥梁。作为国务院确认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厦门已聚集大批国内外物流行业领军企业,并在全市建立 5 个物流产业集聚区作为产业发展载体。物流市场发展成熟厦门的供应链发展水平全国一流,20
39、21 年跻身全国首批 10 个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厦门共有供应链相关企业 16,859 家,其中,建发、国贸、象屿 3家世界 500 强企业占据国内 4 大供应链企业核心集团 3 席。供应链创新驱动发展自 2015 年起,厦门多次出台物流产业鼓励政策;2021 年,厦门进一步出台厦门市现代物流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为产业提供切实资金扶持。政策支撑持续有力厦门举办的投洽会、石材展、佛事展等展会规模全球领先。2021 年厦门共举办展览 104场、会议 2,981 场,经济效益 174.6 亿元。高端会展辐射经济效益现代物流商贸服务投 资 机 会政 策 信 息14|
40、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金融服务产业发展情况产业优势厦门重点发展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绿色金融、航运金融等现代金融特色业务。目前,厦门已基本形成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产业能级和贡献力不断增强。2021年,厦门金融业实现总收入1,909亿元。投资机会 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金融机构总部、专业子公司、区域性分支机构及特色金融事业部、资金业务专营机构等;大力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如私募投资基金、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公司等)、金融配套服务机构、金融科技/研发机构落户。自 2010 年获国务院批准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以来,厦门一直走在大陆对台金融交流合作的前列
41、,先后开创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现钞调运等多个“第一”,并支持设立一批具备台资背景的金融机构,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融资租赁等各业务领域,为促进两岸金融创新、进一步支持跨境金融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德勤观察截至 2021 年底,厦门共拥有境内上市公司 66 家、境外上市公司 33 家,总量为福建省首位;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及全国股转系统已在厦门落地服务基地。厦门已形成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拥有银行、证券、保险持牌金融机构 274 家,法人金融机构19家,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股权投资、融资性担保等类金融机构近千家。投 资 机 会政 策 信 息针对金融科技发展,2021 年厦门发布首个金融细分领域
42、专项规划,并以金融科技支撑健全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服务产业低碳转型。厦门的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在两岸货币兑换、贸易结算清算,台资金融机构准入、两岸保险合作等方面推行率先试点,在台资金融机构准入、两岸金融合作方面具有发展优势。产业链体系完善资本市场活跃金融科技蓬勃服务两岸金融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15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产业优势厦门是国家火炬计划生物与新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覆盖创新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高价值功能性食品、生物制造和生物育种、新兴海洋生物科技等九个发展方向,目前已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 年完成产值916 亿元,相关企业数量达1,000 多家。拥有全球
43、第一支戊肝疫苗、国产首个长效干扰素“派格宾”、世界第三支(国内第一支)二价 HPV 疫苗。投资机会 发展创新药物与高端制剂、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聚焦生物医药前沿科技,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前沿技术、肿瘤免疫治疗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包括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和生物医药 CXO 服务企业等。横向比较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产业的领先地区(如美国的旧金山湾区、瑞士的巴塞尔和新加坡),德勤发现积极的产业政策可有效缓解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周期长、前期成本高等问题,显著促进产业发展。近年来,厦门针对生物医药的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加码,尤其是针对主体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精准扶持。德勤认为,厦门积极的政策环
44、境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已形成显著支撑效应,有助于吸引更多知名生物医药外资企业落户、推动产业资本进一步集聚。德勤观察完备的平台载体领先的产业配套政策完善的创新支撑体系投资机会政 策 信 息目前厦门已汇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构建“创新研发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园区”接力式孵化与产业培育体系。依托完善的产业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厦门缩短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时间,可有效解决此类企业转化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近年来,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化发展,厦门出台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其政策支持力度国内领先。16|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厦门新材料产业以特种金属材料、无机非金
45、属材料和先进高分子材料为主,覆盖光电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碳材料等行业领域,目前已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 年完成产值1,074 亿元,同比增长22%,是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投资机会 发展新型功能材料、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碳纳米材料、前沿材料等;支持新材料知名研究机构、专业孵化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等创新创业服务。2022 年 4 月,福建省重点产业项目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在厦门投用,该项目总投资达 10.24 亿元,将重点突破石墨烯新材料规模化制备共性和石墨烯导电添加剂、石墨烯涂层铝箔等关键技术。近年来,厦门已多次成功引进和孵化了创新能力强、产业
46、化前景好的新材料项目,不仅有利于驱动高层次人才在厦门创新创业,也切实推动了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德勤认为,在打造成为福建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龙头区域方面,厦门已经展现出攻克关键技术、培育潜力项目的特色竞争优势。德勤观察依托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厦门材料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厦门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的研发平台体系。丰富的科研平台以“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为突破口,厦门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新型功能材料创新发展高地。一方面,面向高端应用场景推动企业突破关键材料和制造工艺;另一方面,加
47、强科研成果和产业应用对接,巩固新材料对制造业的支撑。创新驱动智能发展投资机会政策信息产业优势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重点实验室34个企业技术中心第三章产业投资区域18|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开发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区域概况资源优势亮点展现招商重点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以下简称“厦门片区”)于2015年4月21日正式挂牌,总面积 43.78 平方公里,包含两大功能园区: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并筹划拓展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空港综保区(3平方公里)。自挂牌以来,厦门片区积极打造中欧(厦门)班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三创”基地、国
48、际贸易“单一窗口”、航空维修、跨境电商等重点平台,促进高端要素集聚。2021 年厦门片区以占厦门 2.5%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厦门:制度型开放新高地:跨境贸易等多个营商环境指标获评全省标杆,拥有全国口岸首个“互联网+自主报关”试点,是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APMEN)成员口岸、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先行先试特色优势:厦门片区自挂牌以来累计推出513 项创新举措,全国首创 111 项,30 项厦门经验获全国推广,5 个典型案例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数字化双平台服务:2022 年 4 月,厦门片区正式上线厦门自贸片区数字空间平台与厦门自贸片区企业综合信息基础平台,
49、已汇聚片区 5 万多家市场主体法人、电子证照、信用等各类涉企信息,可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追踪、行业全链条分析和区域经济全方位描绘。文化产业欣欣向荣:2018 年 6 月,商务部等部委联合授牌厦门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全国首批基地之一,截至 2021 年底,厦门片区累计注册文化企业 2,273 家,注册资本194.01 亿元。扫 描 二 维码查看更多信息跨境电商航运物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集成电路研发设计航空服务总部经济供应链文化贸易与服务金融服务高端制造特殊监管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地方级税收12.5%8.6%19.0%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19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资源优势招
50、商重点亮点展现区域概况2021 年火炬高新区以占厦门不到 3%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厦门:一区多园: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跨岛发展战略,建成了包括厦门软件园(一、二、三期)、厦门科技创新园、厦门创新创业园、火炬湖里园、火炬(翔安)产业区、同翔高新城等在内的产业发展大平台,园区分布在岛内外五个行政区,产业发展与各行政区深度融合。精英荟萃:以金砖人才创业基地为代表,火炬高新区积极延揽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紧缺型实用人才,并为人才提供产业化支撑。政策惠企:入区企业可享受厦门市、所在行政区、火炬高新区政策叠加。得益于此,火炬高新区已吸引14,000 多家企业汇聚。创新助力:火
51、炬高新区持续扩展“火炬创新券”的覆盖范围,持续引进国际、国内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以及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截至2021 年底,火炬高新区创新赋能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多达100 多个。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火炬高新区”)创建于 1990 年,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的核心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18块“国字号”招牌。火炬高新区是厦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三高”*企业的集聚地,2021 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 3,453.8
52、 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78.8%以上。扫 描 二维码查看更多信息*注:“三高”,即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平板显示人工智能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与智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力电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重点上市后备企业44.4%主导产业新兴产业41.0%43.0%20|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思明区区域概况资源优势招商重点区域概况招商重点思明区总面积 84 平方公里,是厦门核心城区,也是厦门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产业体系。2021 年,思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8.1 亿元,位居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
53、 427.43 亿元,连续 6 年稳居福建省各县市区第一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升本岛、跨岛发展”重大战略,2022 年 1 月岛内大提升指挥部正式成立,思明区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组建了中山路片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开元“创新社区”建设项目等数个分指挥部。思明区重点发展“1+6+N”产业链群。1 是以总部经济为引擎,6是以金融、商贸、软件信息、会展、旅游、文创为主导,N 是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含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人工智能等)。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由国务院于2010年批准,规划总面积22.8平方公里,横跨思明和湖里两个行政区,是厦门经济特区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发挥对台先
54、行先试作用的重要窗口。扫 描 二 维码查看更多信息重大片区: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扫 描 二 维 码查看更多信息 总部经济集聚:拥有202 家总部企业,云集全市众多上市企业及世界 500 强企业的在厦机构。金融业蓬勃发展:金融机构密集程度和发展水平居各区之首,囊括全市 95%以上的银行分行以上总部机构、全部的保险机构、近 80%的证券机构。商贸业高度繁荣:商贸业最繁荣的城区,2021 年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10,142.9 亿元,占全市比重 3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7.1 亿元,占全市比重 39%。软件信息服务业主阵地:软件和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市比重逾七成,2021 年规模以上软件信息
55、企业达214 家。金融会展旅游文创商贸软件信息金融总部办公影视制作软件信息及金融科技文化创意健康医疗旅游会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1N6行政区/重大片区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21湖里区资源优势招商重点资源优势区域概况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地处厦门岛北部,总面积 73.75 平方公里。2021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39.4 亿元,位居全市第二。近年来先后获评“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区”“全省首批教育强区”等荣誉称号。2022 年 1 月,在岛内大提升指挥部成立背景下,湖里区也成立了项目分指挥部。扫 描 二 维码查看更多信息 金融产业聚集效应凸
56、显:各大金融管理机构和平台纷纷入驻片区,拥有思明波特曼基金集聚区,以及厦门第一个市级基金小镇古地石基金小镇,具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扶持政策叠加的优势。片区内设有金融科技产业园,聚焦金融科技前沿领域,可为入驻企业提供六大类政策支持。两岸金融合作高地:依托对台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文化优势,该片区吸引两岸金融机构集聚,在对台金融方面推出多项首创、多个“第一家”,两岸特色显著。发展集约高效:以占全市 4.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 22%的经济总量。产业空间充沛:重大片区和产业园区分布密集,拥有两大国家级重大片区和10余个重大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充沛。新兴产业集聚:商贸、金融、服务业蓬勃
57、发展,批发零售总量位居全市第一,超 5,000 家金融、类金融企业集聚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湖里片区和古地石基金小镇。开放程度较高:外商投资密集,区内外资企业总数超 3,000 家,外贸进出口总额、交通物流业营收占全市比重一半以上。基础设施完备:拥有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地铁密度全市最高,是进出岛的重要门户,商务配套完善。湖里区聚焦发展“5+1”,即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新兴金融、旅游文化和健康等 5 大重点产业和建筑业特色产业。建筑业旅游文化和健康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新兴金融五大重点产业特色产业行政区/重大片区22|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6行政区/重大片区集美区区
58、域概况区域概况资源优势资源优势招商重点招商重点区域概况招商重点集美区是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故乡,迄今已有海外侨胞 6 万多人遍布全球。集美区总面积约 274.3 平方公里,拥有东南沿海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厦门北站,是厦门几何中心、厦漳泉大都市区中心和闽西南交通枢纽。集美新城位处城市几何中心,规划总面积 77.7 平方公里,是厦门跨岛发展的示范区和排头兵。集美区重点发展“6+N”产业链群,包括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与旅游、新材料、商贸物流、都市现代农业和未来产业。现有 179 个产业地块、732 公顷产业用地,为产业落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载体。位于厦门西翼黄金湾区,横跨海沧、集美两区,规划
59、总面积 45 平方公里,目标建成国际一流的智慧生态海湾新城。产业集聚支持: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拥有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厦门软件园三期、杏林湾商务运营中心等产业载体。同时,集美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产业引导基金,在“2021 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 50 强”中位列第 22 名。高校人才荟萃:拥有15 名院士、超 15 万在校师生、33 个“双一流”学科,积累了雄厚的科研实力及人才资源。交通通达:实现“15 分钟全覆盖”,形成厦门市域半小时交通圈和厦漳泉一小时交通圈。科研资源充足:该区域内有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15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扫 描 二 维码查看更
60、多信息重大片区:马銮湾新城重大片区:集美新城智慧科技都市现代农业未来产业生命健康商务文旅现代物流扫 描 二 维 码查看更多信息N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商贸物流新材料文化创意与旅游 一心:西亭中心区商务商贸、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 两片:厦门北站片区汽车商贸、商务办公等产业;杏林老工业区影视、高端制造等产业 软件园三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机械工业集中区机械装备制造业一心两片两片区扫 描 二 维码查看更多信息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23海沧区区域概况资源优势招商重点资源优势海沧区总面积 186.82 平方公里,是福建南部拓海贸易的重要港口,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辖区拥有“两城两湾倚两山”“半城湖海半城
61、绿”的优质山水生态环境。2021 年,海沧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38.2 亿元,增速 11.9%;规上工业增加值 576.2 亿元,增速 23.7%;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五项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围绕打造高质量现代产业集聚区的目标,海沧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新材料与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基础雄厚:周边聚集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家居、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等领域企业约3,000 家,总产值超过2,000 亿元,约占厦门工业总产值的30%。交通便捷:拥有 3 条地铁
62、和 1 条城际快线,线网密集,30 分钟内通达全市各交通枢纽。配套设施完善:96 所学校覆盖全学龄,9 处医疗设施环绕全社区,4 处人才房保障产业发展,20 余处文体设施沿湾布局。新兴产业基础坚实:2021 年,厦门生物医药港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中位列第 15 名,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第 3名;集成电路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特色工艺技术路线为主的产业链布局;新材料产业具有国际领先地位。2021 年,海沧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物流运输便利:海沧区是中欧(厦门)班列的起点,已开通至欧洲、中亚、俄罗斯的国际货运班列;海沧港是厦门港水深条件最好的
63、港区,2021 年集装箱吞吐量891.7 万标箱,占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约 74%;货物吞吐量约1.3 亿吨。多区叠加优势:具有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六区合一”的叠加优势。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信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行政区/重大片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与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及其应用)24|厦门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同安区区域概况资源优势招商重点区域概况资源优势招商重点同安区位居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辖区总面积669平方公里,是厦门最大的行政区,素有“海滨邹鲁之地、声名文物之邦”美誉。同安区是厦门科学城核心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
18~19年白酒行业调整期对当下行业发展的启示:外资对白酒板块影响大吗?板块迎拐点催化有哪些?-221027(24页).pdf
电动车行业论β:当前时点我们如何定义电车的估值?-221029(52页).pdf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从中美对比视角看固收类基金市场-221027(24页).pdf
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拨云见日-221029(73页).pdf
计算机行业机器人专题:特斯拉Optimus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巡礼-221029(33页).pdf
康诺亚-剑指广阔自免及肿瘤领域管线具有国产FIC和BIC潜力-221027(42页).pdf
联影医疗:国内高端医学影像行业领先者-221028(39页).pdf
汽车零部件行业线控底盘: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必要条件各环节将迎加速量产期-221029(28页).pdf
世运电路-厚积薄发者受益于汽车PCB三倍扩容机会-221027(26页).pdf
通用设备行业专题报告:制造业景气度边际改善重视通用设备投资机会-221027(19页).pdf
新东方在线-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知识带货”强势逆袭内容及渠道升级助力成长-221028(19页).pdf
昭衍新药-动物资源夯实护城河生物药引领订单高增长-221026(41页).pdf
【公司研究】蓝思科技-视窗与外观功能组件龙头开启新一轮成长-20200119[23页].pdf
【公司研究】垒知集团-“先市场后产能”战略领先公司未来三年将持续高增长-20200525[29页].pdf
【公司研究】联化科技-定制化生产龙头企业有望扬帆起航-20200302[29页].pdf
【公司研究】联创电子-深度报告:深耕光学赛道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光学标杆-20200116[36页].pdf
【公司研究】浪潮信息-深度报告:云之算力底座迎5G新基建景气周期-20200610[20页].pdf
【公司研究】老百姓-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区域市占率提升空间大专业服务能力、互联网平台实力不断增强-20200705[34页].pdf
【公司研究】浪潮信息-公司深度报告:行业“浪潮”再起见证服务器龙头腾飞-20200224[33页].pdf
【公司研究】理邦仪器-IVD和监护直接参与抗疫估值低财务稳健-20200203[31页].pdf
【公司研究】乐普医疗-布局心血管医疗全产业链不断创新推动持续发展-20200306[102页].pdf
【公司研究】联瑞新材-硅微粉龙头拥抱景气19~21年复合增长47%-20200220[36页].pdf
【公司研究】老板电器-厨电工程渠道领跑者进入稳健增长期-20200325[28页].pdf
【公司研究】浪潮信息-深度分析:新基建开启新机遇-20200430[27页].pdf
德勤:投资管理系列白皮书之战略及机制篇(2022)(25页).pdf
德勤&亚马逊云科技:数领未来,打造数据驱动型企业白皮书(2022)(50页).pdf
德勤&抖音:2022电商出海营销白皮书(74页).pdf
德勤&之江实验室:情感计算白皮书(2022)(101页).pdf
德勤:2022元宇宙系列白皮书:健康医疗行业应用初探(20页).pdf
德勤:关键时刻系列白皮书-财务人才转型进行时(2022)(23页).pdf
德勤:2022生物医疗&人工智能调查白皮书(76页).pdf
德勤:迈向2060碳中和-石化行业低碳发展白皮书(2022)(52页).pdf
德勤:2022北京市新消费品牌孵化项目白皮书(19页).pdf
德勤:2022年第四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项目白皮书(59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