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数学医学创新中心:2022年中国智慧数字病理行业发展白皮书(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数学医学创新中心:2022年中国智慧数字病理行业发展白皮书(55页).pdf(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版权声明 1 临床上,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被誉为“医生的医生”,在临床、科研、教学等应用场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初,病理学引入我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相关知识和技术体系不断建立与完善。目前,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发展,病理学已从传统组织病理逐渐向数字病理、智慧数字病理转变。传统组织病理学以肉眼观察和显微镜观察为主,病理医生通过对病理切片进行镜检,完成病理诊断和预后评估,这个过程通常耗时费力。随着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发展不断渗入到社会各个学科领域,病理诊断逐渐从数字病理走向智慧数字病理(人工智能诊断)。1999年全片数字化图像(whole slide images,WSI)出现,使病理
2、切片的保存传输更加方便安全,病理切片数字化被认为是病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1。随着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数字病理借助人工智能分析,逐步从传统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2-3。这一改变使病理诊断更加准确、客观。为更好的促进中国智慧数字病理行业发展,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撰写 2022 中国智慧数字病理行业发展白皮书,希望通过本次白皮书,为业内带来更多的信息价值。为使得本次报告数据真实可信,我们调研全国范围内的医院信息部门与病理科室,针对其在数字病理及智慧数字病理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问卷发放范围包括 31 个省市自治区,最终覆盖 20 余省市自治区,信息部门共收回问卷 216 份,有效问
3、卷214 份,其中 181 份三级医院问卷,33 份三级以下医院问卷;病理科共收回问卷 131 份,有效问卷 131份。前言 1 1 1 第一章第一章 智慧数字病理发展现况智慧数字病理发展现况 传统病理诊断具有流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投入时间长及诊断时间长等特点,且病理医生及技术人员缺口巨大,无法满足当前临床大量诊断需求。随着科技进步,数字化和智慧化进程深入到医疗各个细分领域,其中病理学作为医疗诊断中的“金标准”,数字化及智慧化程度决定了医疗诊断的效率。数字病理和智慧病理是基于传统病理业务,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利用智慧化算法对现有业务运营进行效率提升,最终解决当前病理诊断
4、量巨大而人手不足的问题,缩短病理诊断报告出具时间,提升业务效率。1 1、传统病理、数字病理、智慧数字病传统病理、数字病理、智慧数字病理业务流程理业务流程 1)传统病理业务流程)传统病理业务流程 本报告中,我们定义传统病理诊断是一种基于显微镜下观察图像信息的诊断方法。病理诊断是通过手术切除、内镜活检、细针穿刺等方式,将疑似病灶部位的活体组织或脱落细胞制成切片后,由病理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组织结构、颜色/荧光反应等情况,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做出的诊断,是一种基于显微镜下观察图像信息的诊断方法。病理诊断是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大部分疾病尤其是肿瘤,均需要由病理诊断确定最终诊断,是
5、疾病诊断“金标准。”传统病理诊断具有流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投入时间长及诊断时间长等特点。传统病理诊断可分为取样、制片、染色、诊断四个环节,每一步骤的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影响最终诊断结果,对制片技术人员及病理医生专业水平有较高要求。除此之外,病理诊断首先通过对细胞或组织学形态进行影像学观察,根据细胞或组织学诊断结果,进一步判定是否需要免疫组化病理及分子病理诊断,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结果出具后还需要根据患者其它诊断结果综合判断,这部分工作占用时间较长,导致病理诊断结果出具时间比较久。由此可见,一个病理学样本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综合因素造成传统病理诊断往往需要时间更长,对专业技术人员及病理科医生要求更
6、高,是一个环节复杂,技术要求和诊断水平要求极高的诊断方式。1 1-图图 1 1 传统病理业务流程图传统病理业务流程图 传统病理对制片技术人员及病理诊断医生要求都非常高。而病理科配置及人才情况不容乐观,据2019 年全国病理质量报告数据显示,抽查医院智慧数字病理发展现况传统病理、数字病理、智慧数字病理业务流程传统病理业务流程数字病理业务流程智慧数字病理业务流程智慧数字病理行业发展现况有关医疗人工智能国家政策梳理重要技术发展节点及成果中国智慧数字病理技术应用发展阶段智慧数字病理建设现状 2 1 1 约有 60%无病理科设置或未开展病理业务,全国范围内平均每百张病床病理医师数为 0.55 人,病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