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行业年度策略:复苏可期成长主导星光渐亮-230117(8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制造行业年度策略:复苏可期成长主导星光渐亮-230117(81页).pdf(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行业年度策略2023年1月17日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复苏可期,成长主导,星光渐亮分析师:邹润芳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40001研究助理:唐保威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1040023分析师:卢正羽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60001研究助理:闫智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12207003013目录2行业观点概览专用设备:维持高景气成长,新技术产业化加速通用设备:复苏渐近,长期看好产业链自主可控投资机会核心推荐组合4VUiZnPnPTXnUqUXUuW9PdNaQsQrRmOpMfQnNrQfQsQoO6MqRmQvPoOtPNZp
2、MvN1.板块观点:高景气度成长,下游需求推动产业链发展3年度关键词:新技术新需求 制造业复苏 自主可控核心观点:展望2023年,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市场需求修复预期较为明确;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产业链更加重视自主可控,重点关注三个方向:1)光伏产业链价格调整刺激下游需求,重点关注光伏设备、电池组件、电站运营、非硅辅材、耗材等;2)锂电新技术涌现、电化学储能需求高增,重点关注复合集流体、4680电池、锂电储能等产业机会;3)通用设备有望迎来需求复苏与盈利改善,长期看好以工业机器人、工业母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投资机会。专用设备:维持高景气成长,新技术产业化加速光伏设备:2023
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350GW,新增装机量及增速均有望再创新高。光伏产业链价格调整将会使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同时刺激下游需求,有望引导整个产业链向好发展。在产业链调整的过程中,看好以下几个方向:1、靠近下游的电池组件、电站运营环节;2、非硅辅材、耗材环节;3、光伏设备等。锂电设备:从新技术带来新需求、扩产结构性加速度和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等角度出发筛选公司,2023年重点推荐以下方向:1、新技术:复合集流体从0到1加速渗透,推荐关注相关设备商东威科技、骄成超声;若大圆柱渗透率提升,激光焊接等环节有望受益,推荐关注联赢激光;2、锂电储能:2023年或成为国内大储高增速元年,重点关注电池、逆变
4、器、温控、消防等环节;3、主业拓展:锂电设备是少有的能出现千亿级别大市值公司的领域,推荐关注平台型公司先导智能;电力电子、激光加工技术具备延展性,需求增长持续性有望更强,推荐关注星云股份等;4、出口链:海外扩产有望出现结构加速,推荐关注杭可科技。换电设备: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彻底解决里程焦虑。2022-2025年每年的换电站运营空间分别有望达到83.15亿元、243.71亿元、614.56亿元、1357.55亿元,是换电领域市场空间最大的环节。光热设备:自带储能的太阳能热电利用形式,伴随新能源装机比例快速提升,光热需求由“伪”转“刚”,2022年规划项目超3GW,大规模产业化有望加速到来。通用
5、设备:复苏渐近,长期看好产业链自主可控投资机会工业机器人:2022年,汽车工业复苏,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突飞猛进,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整体销量有望突破30万台。展望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整体增速预期为20%至25%,新能源行业仍然是最大驱动力。预计2025年锂电行业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需求量分别突破6.7万台、2.5万台,2021-2025年CAGR分别超35%、38%。上游三大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的60%,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三大核心零部件自主品牌国内市场份额偏低,毛利率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本土零部件厂商的不断突破将支撑机器人产业发展。建议关注
6、:汇川技术、埃斯顿、绿的谐波等。1.板块观点:高景气度成长,下游需求推动产业链发展4机床:我国制造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以及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需要,带来对数控机床等工业母机的市场需求增加。周期上看,2020年可看作行业复苏增长的起点,2021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22年受制造业景气度下滑影响复苏周期,前11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速同比-4.23%;预计整个上行周期为78年,未来46年仍为机床行业的上升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未来将稳定较快增长,到2024年将达到5,728亿元。我国新生产金属切削机床的数控化率由2012年的25%左右提高至2020年的43%,但相对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