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市场端临期食品经营现状报告(2023)(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市场端临期食品经营现状报告(2023)(26页).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现状报告市场端临期食品经营Research Report on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od before Expiration in Retailer Sector目 录引 言一、临期食品市场基本情况.1(一)临期食品基本定义.1(二)国内临期食品市场规模.2(三)国内临期食品行业的兴起与流通.3二、国内连锁零售渠道:临期食品的管理和处置.5(一)连锁超市、便利店:临期食品的管理与处置.5(二)临期食品行业竞争加剧,新业态新渠道加速发展.11(三)零售渠道:临期食品管理与经营的问题、挑战.16三、供应端:临期食品发展的关键支撑点.17(一)临期食品供
2、应渠道.17(二)临期食品供应端面临的挑战.18四、国外经验:临期食品的处置和销售.19(一)国外市场:临期食品线上线下已有成熟经营模式.19(二)国外市场:从法律法规,看零售渠道如何减少食物浪费.20五、相关建议:政企合力推进行业有序、规范、健康发展.21六、附录:.211.零售企业开展余量食物捐赠实践指南.21引 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对食品浪费”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推进的一项重要的、持续性的工作。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2021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2021年
3、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粮食和储备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这些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一步步把反食品浪费工作推向全社会,推向深入。随着反食品浪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临期食品的处置和销售引起社会和消费零售行业的关注。近两年,以售卖临期食品为主的电商平台、连锁折扣店逐渐兴起,临期食品开始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并受到部分消费群体的追捧。政策和消费端的利好让行业参与者看到了市场前景。但同时,临期食品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亟需商家自律、行业规范和市场监管。对于临期食品的界定,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基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普遍认知,本报告
4、中“临期食品”是指接近食品保质期,并在保质期内,属于安全范围,可食用的包装食品。协会通过广泛调研和访谈(其中,零售企业的调研数据来自47家零售品牌,含2021中国超市Top100企业28家,其2021年年度销售额约6239亿,门店数约为1.1万个),分渠道了解零售企业和食品供应商对于临期食品(预包装)当前的销售、管理和经营状况。梳理临期食品销售相关政策法规,分析企业在临期食品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风险和挑战,探索零供合作优秀案例,从临期食品的妥善处置角度为企业降低风险,改善经营,降本增效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为政策制定者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参考。市场端临
5、期食品经营现状报告1一、临期食品市场基本情况(一)临期食品基本定义1.临期食品的界定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对食品浪费”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推进的一项重要的、持续性的工作。在反食品浪费中,临期食品的管理和处置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开始施行,其中明确“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粮食和储备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对反食品浪费工作作出部署。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提出,健全临期食品销
6、售体系。优化食品标识制度,鼓励食品生产者在食品包装上明确标识“最佳食用日期”和“保质日期”,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以优惠价格销售临近“最佳食用日期”的食品。指导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识或者集中陈列出售。事实上,早在2021年1月,原国家工商总局就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即到了保质期临期界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售卖。2012年2月,北京市工商局出台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对商场超市销售食品保质期临界时间作了明确界定。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中明确:经营者应结合自身情况,主动向消费者明示临近保质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