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6.0版)(2023)(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6.0版)(2023)(47页).pdf(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 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6.0 版)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6.0 版)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 CCSA TC601 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CCSA TC601 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1 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6.0 版)编制说明本报告的撰写得到了数据资产管理领域多家企业与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主要参与单位与人员如下。参编单位: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平安银行股份有限
2、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中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智能科技分公司、中国电信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尔集团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恩核(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语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信安数据有限公司、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数造科技有限公司、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亿赛通科技发展有
3、限责任公司、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网易数帆科技有限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上海逸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编人员:魏凯、姜春宇、王妙琼、李雨霏、闫树、李雪妮、尹正、阚鑫禹、马闻达、刘思达、骆阳、符山、邓正保、王德宇、陆燕、李佳妮、谢云龙、文州、孙琳、朱红伟、顾羿煌、卫清辉、潘学芳、林勇、华桊兴、项子林、胡清源、刘宇、王项男、崔博亚、郑保卫、温鲜阳、王琤、黎山、禹芳、朱征露、徐欢、杨秋勇、高伟、黄伟、张晓川、肖文彬、郭锐、李明旭、李金夏、张振、刘燕、袁雪梅、潘思宇、王爽、付钰、漆晨曦、庞振、顾骧、余亿、戴少青、宋春颖、杨锐、邓平、李基亮、王瀚、鲍立飞、彭洁
4、思、黄孔元、陈科学、巫雪辉、张兰兰、李楷、念灿华、甘长华、郭忆、傅正、邹明旭、刘影、王立冬、梅珂夫、张海波2 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6.0 版)前 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增列为一种生产要素,要求建立健全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标志着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所引发的生产要素变革,正在重塑着我们的需求、生产、供应和消费,改变着社会
5、的组织运行方式。良好的数据资产管理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基础。数据资产管理包含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两个过程,通过数据资源化构建全面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提升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通过数据资产化,丰富数据资产应用场景,建立数据资产生态,持续运营数据资产,凸显数据资产的业务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数据资产管理逐步进入深化落地时期。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政企机构纷纷提出数字化转型路线,发布数据资产管理框架,在数据资源化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并探索开展数据流通、价值评估、资产运营等数据资产化工作。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6.0 版)是大数据技术标
6、准推进委员会自 2017 年以来发布的第六版白皮书。基于多年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本白皮书将以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作为研究主体(侧重企业),以数据资产赋能业务发展作为核心逻辑,跟踪 2022 年数据资产管理领域政策和行业动向,阐述数据资产管理的概念内涵、演进历程、发展现状,结合企业数据资产管理典型方法和实践案例,重点讨论数据资产管理的活动职能、保障措施、实践步骤等,并对数据资产管理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3 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6.0 版)目 录版权声明/1编制说明/2前言/3一、数据资产管理概述/1(一)数据资产管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1(二)数据资产管理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2(三)数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