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数字社区研究报告(2022)(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通院:数字社区研究报告(2022)(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数字社区研究报告(2022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 2022年12月 数字社区研究报告数字社区研究报告 (20222022 年年)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报告本报告版权属于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注明“来源: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前 言言 2022 年 11 月 9 日,习近平主席在致 2022 年世界互联网大
2、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当前数字社区的发展模式给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答案,即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开创数字生活圈新方式,打造网络社区治理新格局,让数字创新成果造福人民。数字社区是人们畅想和体验美好数字生活的载体,“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描绘了未来我国数字社会建设的图景,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202
3、2 年 5 月,民政部等九部委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构筑社区数字生活新图景”,“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打造多端互联、多方互动、智慧共享的数字社区生活”。我们正处于数字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新旧动能充分释放的协同迸发期,打造普惠、连接、交互、信任的数字社区,能够推动数实融合,更大程度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学习、娱乐、购物、工作、就业等多元化需求。回顾中国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史,从以搜索引擎和资讯服务为主的门户时代,到 QQ、淘宝盛行的以社交和电商为主的用户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进入了以美团、京东为主的便利快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数字生活越来越便捷;自
4、2015 年,国家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后,传统行业迎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与盈利增长点,以快手等企业为代表的“高粘性、强互动”的数字社区涌现,不断扩展、丰富人们的交互空间与生活生产消费方式,5G+AI 创造的视频流量时代已然到来,其间孵化、催生的大量技术场景赋能到实体产业,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互联网行业来说,大力发展普惠数字社区,打造互动性数字生活场景,升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不仅意在拥抱实体经济,将数字化的动力带给千行百业,更有机会籍此在产业互联网的下半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具体而言,数字社区的概念内涵是什么?技术支撑有哪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哪些可能性?在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方
5、式中孕育出了哪些新场景、新机会、新模式?本报告将尝试全面梳理数字社区的发展背景、内涵与特征、关键要素、创新技术,重点分析其在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探讨其内在的创新潜力和社会价值,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供参考。目目 录录 一、数字社区的内涵特征.1(一)数字社区的发展背景.1(二)数字社区的概念内涵.3 二、先进技术赋能数字社区.8(一)人工智能-算法公平确保用户普惠.8(二)扩展现实-虚实交融打造沉浸体验.9(三)视频技术-超清智能成像支撑社区体验.10(四)AIGC-数字内容创新发展的新引擎.11 三、信任经济成为数字经济新形态.13(一)数字信任是数字经济
6、发展和创新的基础.13(二)信任体系的建设促进电商模式创新发展.13(三)普惠共享,打造数字社区信任生态.15 四、数字社区推动数实融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16 五、数字社区推动乡村振兴,弥合数字鸿沟.20(一)促进公共服务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及区域协调发展.20(二)弥合“数字鸿沟”,构建数字社区公益新生态.21 六、数字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3(一)创新理念,打破内容同质化.23(二)持续深耕,探索多样的产业生态.23(三)多方协同,严打过度营销和网络诈骗.24(四)完善规则,保障社区信息安全.24 七、数字社区发展展望.25(一)构建普惠高效的数字社区新基础.25(二)完善合理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