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洋医药-深耕医药品牌运营创新药商业化新选择-221228(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洋医药-深耕医药品牌运营创新药商业化新选择-221228(23页).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价格(人民币):23.56 元 目标价格(人民币):26.57 元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人民币人民币)总股本(亿股)5.25 已上市流通 A股(亿股)1.18 总市值(亿元)123.71 年内股价最高最低(元)31.37/18.17 沪深 300 指数 3871 创业板指 2338 赵海春赵海春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14100001(8621)61038261 深耕医药品牌运营,创新药商业化新选择深耕医药品牌运营,创新药商业化新选择 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基本情况(人民币人民币)项目项目 2020 2021 2022E 2023E
2、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5,879 7,052 7,579 8,702 10,003 营业收入增长率 21.26%19.94%7.48%14.82%14.95%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3 423 499 616 781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29.94%55.04%18.14%23.29%26.76%摊薄每股收益(元)0.577 0.805 0.951 1.173 1.487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25 0.35 0.37 0.91 1.29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8.53%19.61%20.34%21.79%24.10%P/E n.a 37.63 24.77 20.09 15.
3、85 P/B n.a 7.38 5.04 4.38 3.82 来源: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投资逻辑投资逻辑 公司聚焦药物品牌运营,随着新药审批加快、种类增多,品牌运营需求上升。(1)公司业务涉及医药产品的品牌运营(向终端消费者推广销售产品)、批发配送(针对医院、诊所和药房)及零售服务(线上+线下药房),是医药产品生产企业营销综合服务商,其中品牌运营业务为公司核心。(2)随着医药流通环节精细化分工、大量创新药企候选产品上市,尤其国内初创Biotech 公司商业化能力较为薄弱,对品牌运营、孵化需求凸显。(3)此外,公司切入集采后失标的原研药品运营。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不熟悉,缺乏中国市场开拓经验
4、,后集采时代压缩原研药利润空间;跨国药企选择与具有专业推广、营销、品牌运营公司合作可提高宣传效率,降低营销成本。公司品牌运营业务孵化十余年,迪巧、泌特模式成功且可复制。(1)2005-2015 年期间,公司处于业务探索及成长阶段,成功孵化迪巧、泌特两个初创品牌。(2)经过数十年积累,公司通过积攒的下游优质客户渠道,加强上游知名品牌的合作,合作厂商包括武田制药、迈兰制药、安斯泰来、罗氏制药等全球知名医药企业。(3)公司营收逐年增长,主营业务持续向好;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5.2 亿元,同比增长 5.43%;归母净利润 3.44 亿元,同比增长 11.45%;预计未来品牌推广业务会是业
5、绩增长点,预计 2022/23/24 年品牌推广业务营收 35.74/42.21/49.77 亿元,增速维持 20%左右。抢创新产品市场推广先机,加强新兴领域品牌合作。(1)公司与上海谊众合作,就“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商业化展开合作,公司将根据销售情况收取 40%-44%的服务费。上海谊众的紫杉醇胶束为目前国内独家的纳米剂型,通过合作加速纳米胶束的市场认可度。(2)公司与巨子生物合作,对核心胶原蛋白品牌“可复美”的线下渠道开展商业化合作;有助于公司加强在功能性护肤品领域的品牌推广力。盈利预测与估值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3/24 年实现营收 75.79/87.02/10
6、0.03亿元,同比增长7.48%/14.82%/14.95%。我们采用 PEG 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 2023 年平均 PEG,取 0.95X作为公司 2023 年合理 PEG;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市值为 139 亿元,对应股价 26.57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风险风险 品牌运营业务集中风险、合作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国家政策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0200400600800100018.1722.6527.13211228220328220628220928221228人民币(元)成交金额(百万元)成交金额 百洋医药 沪深300 2022 年年 12 月月 28 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