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人与自然和谐新共识-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案例集(简本)(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自然基金会:人与自然和谐新共识-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案例集(简本)(33页).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人与自然和谐新共识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案例集(简本)Staffan Widstrand/Wild Wonders of China/WWF3人与自然和谐新共识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案例集目 录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第三章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对标 2020 后框架 21 个行动目标的企业案例亮点企业绿色发展绿色供应链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生态保护新科技其他(互联网及新媒体)生物多样性保护百例与行业分析综述领域 1领域 2 领域 3领域 4领域 5领域 6全球经验4622283440465258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
2、保护组织之一。WWF 在全世界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公室,拥有 6000 多名全职员工,以及超过 500 万名志愿者。WWF 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通过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WWF 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的生存环境,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减少人类对这些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作为第一个受中国中央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 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WWF 在中国的工作始于 1980 年的大熊 猫及其栖息地保护,40 年间的保护项目已覆盖物种、淡水、海洋、森林、气候变化、食物等九大领域
3、。特别鸣谢本案例集征集过程中各参与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入选企业在成稿过程中的大力支持。版权信息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Foreign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Center,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Beijing Office本案例集知识产权归以上两方共有免责条款:本案例集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共同编制发布。案例集中列举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公开网站可获得最佳信息以及由案例企业提供的信息。案例集内
4、容力争客观、公正,但对案例集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本案例集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信息共享、学术参考,任何内容均不作为研究、商业或法律等建议、对依据或使用本案例集所含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本机构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是生态环境部直属事业单位,于 2019 年 1 月由原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公约履约技术中心)和原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融合组建,在政策研究、国际公约履约、区域及双多边合作、产业技术交流以及能力建设等领域为生态环境部
5、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支持与服务,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支持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2015 年 2 月作为国家联络点代表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企业与生物多样性全球伙伴关系”。2021 年 8 月,生态环境部批准由中心牵头组建中国“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人与自然和谐新共识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案例集5前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992 年 5 月 22 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在内罗毕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Convention on Biol
6、ogical Diversity)。1993 年 12 月 29 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纪元。公约第一次取得国际共识,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确立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公正分享利用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三大目标,成为国际环境立法的重要里程牌。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一项国际公约,认同了缔约方共同面临的困难,设定综合目标、政策和普遍义务,就技术和财政开展合作。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政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展现大国担当,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