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Z:城市物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过程 的中德比较研究报告(2022)(6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IZ:城市物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过程 的中德比较研究报告(2022)(69页).pdf(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代表GIZ in China|2022城市物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过程的中德比较研究版本说明发行方: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注册地址:德国波恩和埃施波恩中国区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西街37号盛福大厦1100室,邮编100125电话+86 108527 5180传真+86 108527 5185邮箱 giz-chinagiz.de网址 www.giz.de/china项目:中德合作-交通与燃料战略对中国交通行业转型的贡献项目负责人:Alexander von Monschaw(冯绍德),alexander.monschawgiz.de作者:德国伍珀塔尔大学Bert Leerkamp 博士,教授,
2、Tim Holthaus,硕士研究生,Marian Schlott,硕士研究生,Jan Klein,学士生 审阅与编辑:德国国际合作机构Markus Wagner 博士,刘同,Carolin Bernhard,Gert Hilgers 博士,Jelena Buecker 排版与编辑:刘同,Carla Kuehleis图片来源:封面图-第七章-Claudio Schwarz|引用链接:本出版物中涉及到的外部网站发行方将对其网站相关内容负责。在首次引用时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会核实第三方内容,以确定其是否可能引起民事或刑事责任。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对外部引用链接的内容不具有永久控制权。德国国际合作
3、机构会立即删除任何其认定的或被告知的可能引起民事或刑事责任的外部内容的引用,但不对此类内容承担任何责任。本项目由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BMDV)委托。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对本出版物的内容负责。北京,2022城市物流与最后一公里配送过程的中德比较研究目录.IV图目录.VI表目录.VII缩略语目录.IIX定义.IX执行摘要.101 引言.122 中德国家层面包裹快递物流行业的比较.13 2.1 国家层面的监管和政策条件.13 2.2 电子商务和包裹投递市场的发展比较.153 中德城市层面包裹投递网络的比较(以苏州市和柏林市为例).20 3.1 城市现状和特点比较.20 3.1.1 经济.21 3.1
4、.2 交通.23 3.1.3 包裹投递网络.23 3.2 城市全域物流战略和规划的比较.27 3.3 城市物流的全域措施.34 3.4 物流相关经济因素的比较.38 3.5 空间结构异同的比较分析与展示.39 3.6 就当前包裹投递结构的可持续性和效率的比较与评估.464 比较研究成果概述与可借鉴的成果.535 总结.55 5.1 国家层面的监管和政策条件.55 5.2 电子商务和包裹投递市场的发展比较.55 5.3 城市现状和特征比较.55目录IV 5.4 城市全域物流战略和规划的比较.56 5.5 城市物流的全域措施.56 5.6 物流相关经济因素的比较.56 5.7 空间结构异同的比较分
5、析与展示.57 5.8 现行包裹投递体系结构构的可持续性和效率的比较与评估.57 5.9 中德异同比较概述.576 建议.587 结论.598 参考文献.61V图 1:中德包裹物流行业相关监管和政策机构.14图 2:电子商务市场体量和前景展望(单位:十亿美元,按年汇率).16图 3:2011年至2019年中德两国包裹投递量(单位:十亿件).17图 4:以以万平方米为单位的柏林市人口分布.21图 5:以以万平方米为单位的苏州市人口分布.22图 6:苏州市和柏林市居民交通出行方式分类(2018年数据).24图 7:中德包裹配送网络.26图 8: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28图 9:互动原则下的德国国土
6、空间规划体系.29图 10:柏林市规划体系与商业运输综合方案.31图 11:苏州市规划体系.32图 12:德国不同规划等级的措施实施图例.35图 13:城市货运交通模块化系统措施.36图 14:适用于城市物流模块化系统的包裹快递行业商业运输综合方案.37图 15:苏州市适用于城市物流模块化系统的 包裹快递行业商业运输综合方案统.38图 16:路网内车辆数量基础情景.41图 17:柏林各区和区域投递点.42图 18:步行至投递点所需时间(单位:分钟).43图 19:德国包裹快递物流行业商用车辆新登记量和货运量走势图.44图 20:柏林市基础情景模型中行程长度的常见分布.45图 21:网络模型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