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数:机会之窗:全球科研中心应对复杂局势(2022)(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指数:机会之窗:全球科研中心应对复杂局势(2022)(11页).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index闭门的代价 墨尔本的封锁成本群星闪耀 归国人才助力中国发展一触即发 长期布局推动mRNA革命制机会之窗全球科研中心应对复杂局势科研城市制作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编辑:Simon Baker、Benjamin Plackett、David Payne、Bec Crew、Rebecca Dargie 分析:Bo Wu、Catherine Cheung 艺术设计:Tanner Maxwell、Madeline Hutchinson、Sou Nakamura、Wojtek Urbanek 制作:Jason Rayment、Ian Pope、Nick Bruni、Bo
2、b Edenbach、Paul Glaeser 市场公关:Kimberly Petit、Rice Song、Pinky Zhang、Sam Sule、Zhang Li 支持与翻译:Stella Yan、Sharon Wang、Scarlett Ding、Rebecca Pan、Jiaqi Shi、Jolie Wu、Isabelle Yu、Darla Dai 出版:Rebecca Jones、Richard Hughes、David Swinbanks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2022 是自然的增刊,由Nature Portfolio制作,Nature Portfolio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期刊与服务集
3、合。本增刊基于Nature Portfolio编制的自然指数数据库,自然指数的网站可免费访问:。自然编辑办公室 The Campus,4 Crinan Street,London N1 9XW,UK 电话:+44(0)20 7833 4000 传真:+44(0)20 7843 4596/7客户服务 若要与自然指数开展广告合作,欢迎访问 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2022 Springer Nature Limited.版权所有。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科研人员在不同机构之间流动尤其是跨国流动的能力,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这一点在青年科研人员的身上尤为明显,他们通常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后辗转别地工作。有时,这些
4、科学工作者在国外打好事业基础后会选择回国发展,而中国海归人才的回流势头正在明显加快(见第3页)。中国各大城市纷纷利用产研资源的集聚效应,转化这一红利。自然指数对不同城市和都市圈在 82 本自然科学期刊上的产出进行排名。一项针对这些城市和都市圈 2021 年科研产出的分析显示,北京再次位居全球科研城市榜首(见第 2 页)。北京在物理科学和化学领域成绩斐然,而这也在帮助中国其他科研城市通过同城科研合作增加高质量产出。与此同时,美国城市在生命科学领域依旧一马当先。分析数据显示,新冠疫苗竞赛(见第 9 页)或使美国城市在该领域的表现更为抢眼,让纽约和波士顿这些科研中心在中国城市的快速追赶下继续保持优势
5、,而旧金山湾区也持续得益于其与硅谷的联系。不过,旅行限制等防疫措施还是给其他城市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澳大利亚及其领先科研城市墨尔本便在逆境中接受考验(见第 8 页)。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会降低城市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此外,我们对全球前五大科研城市开展的数据分析显示,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或是检验一些城市能否留住科研人才的下一个指标。我们感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制作本增刊所提供的支持。自然对所有编辑内容全权负责。Simon Baker自然指数主编目录 2 数读城市 看领先科研城市如何平衡人口、科研和生活成本。3 北京和上海:领先科研城市的雄心壮志 北京在科研产出上保持领先地位
6、,上海这座创新中心也在迎头赶上。6 合作网络 中美两国前 40 组城市合作的分布差异较大。8 黑暗中探索黎明 澳大利亚严格的防疫措施削弱了墨尔本的科研实力。9 资源丰富,美国生命科学独领风骚 充裕的研究经费、优越的地理位置、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得三座城市脱颖而出。12 榜单 科研城市 100 强图片来源:James Gilleard*本增刊使用的自然指数标志性指标贡献份额(Share)是指一篇文章分配给某机构、城市或国家/地区的分值,它计算的是每篇论文中隶属于该机构或地区的作者比例。调整后的贡献份额计算了自然指数期刊发表论文总数的微小年际变化。需指出的是,自然指数只是评价科研表现的其中一个指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