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深度报告:行业东风将至新型储能其兴可待-221201(1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能行业深度报告:行业东风将至新型储能其兴可待-221201(137页).pdf(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1|请务必仔细阅读报告尾部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深度研究|电力设备电力设备 行业东风将至,新型储能其兴可待 储能行业深度报告 核心结论核心结论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超配超配 前次评级 超配 评级变动 维持 近一年近一年行业行业走势走势 相对表现相对表现 1 个月个月 3 个月个月 12 个月个月 电力设备-2.64-9.80-27.96 沪深 300 6.02-4.72-20.46 分析师分析师 杨敬梅杨敬梅 S0800518020002 021-38584220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电力设备:电池盈利有望修复,关注新技术新方向电动车行业深度报告 2022-11-29 电力设备:风光依旧,
2、储能争鸣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 2023年度策略报告 2022-11-29 电力设备:10 月光伏景气延续,锂电材料产销 持 续 旺 盛 电 新 行 业 周 报20221121-20221127 2022-11-27 储能广泛用于电力系统源网荷端,是风光消纳的重要保障。储能广泛用于电力系统源网荷端,是风光消纳的重要保障。光伏风电的波动性、间歇性及随机性等特性致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面临挑战,储能建设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日益凸显。储能在发电侧可助力新能源并网与电力调峰,在电网侧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在用户侧提升电力自发自用水平、实现峰谷价差套利。根据 CNESA,2022Q1-Q3,国内新增新型储
3、能装机中分别有 30%/55%/15%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鼓励政策持续加码,储能装机量提升,行业需求空间广阔。鼓励政策持续加码,储能装机量提升,行业需求空间广阔。根据 CNESA,截至 22Q3 我国储能累计装机 50.3GW,同比+36%,其中锂电累计 5.9GW,较 21 年底增长 15%;全球 2021 年累计装机 209.4GW,同比+9.58%,其中锂电 23.2GW,同比+76%。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22 年前 10 月我国储能中标量 32.2GWh。大型光伏电站配储是 23 年行业需求重要拉动力,预计至 25 年我国储能需求 86.9GW/274.4GWh,21-25 年
4、 CAGR 为 91%/116%,25 年全球需求 222.7GW/656.6GWh,22-25 年 CAGR 为 89%/110%。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逐渐明晰,独立共享储能有望提升盈利性。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逐渐明晰,独立共享储能有望提升盈利性。独立共享储能可有效解决当前新能源分散配储利用率低等弊端,其市场地位逐渐。根据CNESA、储能与电力市场,独立共享储能在 2022Q1-Q3 新增新型储能装机中占比已提升至 37%,在 22 年前 10 月中标量占比达 64%(不含集采)。当前“容量租赁+调峰辅助服务”或“容量租赁+现货市场价差”为其主流商业模式,在湖南等省市已经具备一定经济性,此外
5、容量补偿机制有望逐渐出台。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多点开花,商业化进程持续有效推进。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多点开花,商业化进程持续有效推进。1)抽水蓄能)抽水蓄能:当前技术路线与商业化最为成熟;2)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储能:在新型储能中发展领先;3)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安全、成本较低、原材料丰富;4)全钒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长时储能领域优势显著;5)铁铬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原材料丰富,前景广阔;6)重力储能)重力储能:商业化早期,潜力巨大;7)压缩空气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进步快,商业化快速推进。8)光热储能)光热储能:储能价值愈发凸显,发展重新进入快车道。经我们测算,抽水蓄能、锂离子电
6、池、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及光热储能的 LCOE 分别为 0.55/0.81/0.62/1.10/0.48/0.70/0.50 元/kWh。长时储能是未来重要趋势,相关技术路线有望受益。积极关注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公司。积极关注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公司。储能电池环节,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德方纳米;储能变流器环节,推荐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昱能科技、固德威,建议关注上能电气、锦浪科技;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与系统集成环节,推荐四方股份,建议关注金盘科技、华自科技、南都电源、科陆电子、许继电气、平高电气,推荐布局重力储能的中国天楹。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政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