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柏资本:2021肝癌药物发展简史(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柏资本:2021肝癌药物发展简史(32页).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肝癌药物发展简史2021作者:西北、细嗅蔷薇行业研究声明本报告仅供美柏医健(以下简称“本公司”)客户使用,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资料能找到出处都尽量注明,如有遗漏请联系我们。本报告是美柏医健团队采用桌面研究、专家沟通、市场调查等研究方法制作。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受调研方法及收集范围的限制,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本公司不对使用本报告内容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目录引言4一、肝癌药物开发现状4二
2、、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6三、肝癌的治疗策略8四、肝癌的靶向疗法最新进展10五、肝癌的免疫疗法最新进展14六、国内本土肝癌药物竞争格局214链 接 中 国 与 海 外 医 健 创 新引言一、肝癌药物开发现状肝癌是中国发病率排第 4 位、死亡率排 2 位的恶性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只有 10%。肝癌有效治疗药物十分匮乏,索拉非尼的上市填补了肝癌一线靶向用药的空白,但是它也只能延长近 3 个月的总生存期,ORR 只有 2%-3%。随后上市的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瑞戈非尼等也并没有带来显著的生存期改善获益。目前认为,肿瘤药物难开发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其异质性。而肝癌恰恰是异质性最强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癌的高度
3、异质性,迄今为止未找到肝癌相关的“癌基因依赖”,因此肝癌的分子靶向疗法经过十多年的开发也疗效甚微,且理论依据不足。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上市,给靶向疗法不耐受患者或者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L1、CTLA-4,LAG-3 等)、靶向 GPC3 的 CAR-T 疗法和 TCR-T 细胞疗法、肿瘤疫苗等其他免疫疗法成为肝癌研发的新探索方向。(1)肝癌患者生存率排末位与其他癌症相比,肝癌的治疗选择十分有限。肝癌不仅对放化疗不敏感,并且索拉非尼等靶向疗法的ORR 也只有 2%-3%。在所有类型肿瘤中,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是最低的,只有 10.1%左右,远低于所有肿瘤患者
4、的平均五年生存率 30.9%。我国所有种类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对比见图 1。10.10%11.70%16.10%17.10%18.20%19.60%20.10%20.90%27.40%30.50%30.90%32.60%38.80%38.90%42.20%43.80%44.90%45.40%47.20%48%51.70%53.80%55.10%62%67.30%67.50%73.10%0.00%20.00%40.00%60.00%80.00%LiverPancreasLungBoneBrainLeukemiaGallbladderEsophagusStomachOther Thoracic O
5、rgansAllLymphomaMelanoma OvaryOral/PharynxNasopharynxAll othersCervix UteriColon,RectumTestisLarynxProstateUterusKidneyBladderThyroid GlandBreast图 1 中国各种类型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对比来源:Cancer survival in China,20032005:A population-based study.Int.J.Cancer,136:1921-1930.5链 接 中 国 与 海 外 医 健 创 新(2)肝癌研发的高失败率美国 FDA 直到 2
6、007 年才批准上市肝癌的首个一线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索拉非尼早在 2005 年底批准上市治疗肾癌),后又经过十多年才在 2018 年批准上市肝癌的第 2 个一线靶向药物仑伐替尼。肝癌药物研发的失败率极高,临床研发的终止比率高达74%。全球肝癌研发的药物在不同临床阶段的分布见图 2。肝癌药物临床开发的种类,包括:小分子靶向药、单克隆抗体、细胞疗法及核酸类药物等。各种类型药物开发的数量占比见图 3。(3)肝癌的高异质性国际上近年批准上市的肝癌靶向药物寥寥无几,众多 III 期临床研究以失败告终。异质性被认为是肿瘤不能被治愈的最主要原因,而肝癌是异质性最强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高度异质性,使其至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