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信息中心: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编写成员:单志广 刘 殷 常苗苗 张延强 房毓菲 涂菲菲 徐凌验 李春香 关乐宁 宋心荣 编制单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 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前 言 P4 全光智慧城市概述 P5-12 (一)内涵 (二)关键能力 (三)重要意义 全光智慧城市建设进展 P13-27 (一)全光底座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二)全光传送政策布局更加完善 (三)全光城市群效应逐步凸显 (四)典型应用场景呈现点多面广态势 全光智慧城市能力指标 P28-30 (一)全光智慧城市能力指标框架 (二)全光智慧城市能力指标 展 望 P31 全光
2、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信息技术的智能引领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全社会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背景下,网络传输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全光网向全光算力网络演进,算网融合、算网一体发展使运力、算力更加泛在普惠。随着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系统部署全光网络,增强网络内生能力,打造高品质的全光运力网络,将更好的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支撑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实施。2020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全光智慧城市白皮书,首次提出全光智慧城市发展理念。2021年,
3、接续发布了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在全光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数字经济、算力经济、运力经济“三个经济”的关系,即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算力经济和运力经济呈正相关,对应提出城市数字化强度、计算精度、OTN光节点密度“三个度”之间的关系,即城市数字化强度与计算精度和OTN光节点密度呈正相关。全光智慧城市通过算力和运力的广泛协同,将全面拉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全光智慧城市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实践,围绕全光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超低时延圈、OTN光节点密度等概念深入人心,全光智慧城市得到各地高度认同并逐渐落地。电信运营商立足城市广覆盖的OTN光节点,积极打造全光城市超低时延圈,并逐步向全光城市
4、群、全光都市圈扩展延伸。同时,全光智慧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广东、安徽、陕西、湖北、广西、山东、云南等多地政府的高度认同,结合“十四五”期间省内城市群、都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布局,积极构筑了全光智慧城市群,构建差异化竞争力,高质量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本次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在总结全光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建设热点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全光网络基础建设、支撑智慧城市创新应用两个方面,研究构建了全光智慧城市能力指标体系,旨在为全光智慧城市下一步的建设发展与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前 言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5 全光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是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
5、体,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现代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智慧社会的发展基础,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路径。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指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
6、强城市安全韧性、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选择。(一)全光智慧城市内涵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6(二)全光智慧城市能力特征“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推动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以数据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为主线,统筹开展融合化、一体化顶层设计,将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汇通和开放利用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增强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系统性和协同度,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信息通信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并孕育我们的智慧生活,以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一代光网络构筑了智慧城市的全光底座,与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全面支撑起立体感知、全域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