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中国信通院:2022边缘云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里云&中国信通院:2022边缘云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43页).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上搜索。
1、12边缘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前言伴随着云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边缘计算备受关注,正在加速迈向广泛普及和深度应用的新阶段。边缘云在更靠近用户和数据源头侧部署,拓展中心云计算服务边界,满足用户在低时延、成本控制、敏捷部署、数据安全等方面业务需求。自2018年边缘云计算技术及标准化白皮书正式发布以来,边缘云计算概念定义逐渐明晰,技术架构持续演进,实践场景不断丰富。为进一步推动边缘云技术深化发展,本白皮书以边缘云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为题,旨在深入探讨边缘云在技术架构、应用场景、标准布局等方面演进与发展,为边缘云计算下一阶段发展提供新动能。3编写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参编人员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任庚 杨敬宇 郝冲 李克 张毅萍 刘廷伟 白常明 王广芳 熊鹰 李晓成 高顺路 肖文鹏 杜凯 张振尧 佘俊泉 郭辉平 刘阳阳栗蔚 徐恩庆 董恩然 李昂 王蕴婷4边缘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前 言二、边缘云节点小型化技术演进三、边缘云节点硬件基础设施技术演进四、边缘云节点网络架构技术演进五、边缘云分布式云管系统技术演进六、边缘云典型应用场景七、边缘云技术发展展望一、边缘云计算发展概述目录01 边缘云硬件初期阶段:无定制化 02 边缘云硬件当前阶段:轻度定制 03 边缘云硬件未来演进方向:面向场景深度定制01 边缘云统一网络架构的发展趋势02 网络架构演进 1
3、.第一阶段:经典网络 2.第二阶段:混合网络 3.第三阶段:超融合网络01 分布式云管架构演进 1.云管第一阶段:基本功能 2.云管第二阶段:融合管控 3.云管第三阶段:多态混跑 4.云管第四阶段:生态支撑02 多维协同 1.边边协同 2.云边协同03 边缘节点装配01 边缘云应用场景发展趋势02 流量型场景03 终端云化场景04 政企边缘云场景 1.商用边缘云 2.自用边缘云01 节点小型化边缘云定义02 节点小型化边缘云技术能力评估指标03 节点小型化“一云多态”技术发展路线04 节点小型化边缘云发展趋势56边缘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边缘云计算发展概述Development overview
4、随着过去十年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指数级增长,云计算技术突飞猛进,市场快速扩张。集中式的云计算架构,提供了基于数据中心的大规模计算、网络和存储等资源,解决了泛互联网行业在前二十年快速发展所面临的业务迅速增长、流量快速扩张、大规模计算需求等问题。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云计算应用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务、金融、工业、医疗等传统行业加速渗透,集中式云计算模式逐步难以满足部分业务场景在网络时延、带宽成本、数据安全、敏捷部署等方面需求,用户对云计算服务能力要求逐步多元化发展,边缘云计算模式应运而生。边缘云计算是构筑在边缘基础设施之上,位于尽可能靠近事务和数据源头的网络边
5、缘侧位置,并能够与中心云协作的云计算模式。相较于集中式云计算,边缘云可提供弹性扩展的云服务能力,具有快速响应时间、低延迟和轻量计算等特点。根据IDC中国边缘云市场解读,2022报告数据,2021年中国边缘云市场规模总计达50.4亿元人民币,其中边缘公有云服务市场占比较大,市场规模达25.6亿元人民币。IDC表示边缘云在互联网视频、游戏、安防、交通、文旅等多个行业均有落地实践,预计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广阔。围绕用户时延、网络位置等多种因素,边缘云部署形态可分为云服务延伸边缘云、电信网络边缘云、现场边缘云等。云服务延伸边缘云。此类边缘云部署模式提供针对特定区域或是广域覆盖边缘云资源,包括边缘公有云、C
6、DN边缘云等类型。其中,边缘公有云是依托大规模、分布式的云节点、成熟的软硬件技术以及远程自动化装配维和运维保障体系,为用户提供标准的边缘云接入和云服务;CDN边缘云是从CDN服务扩展而来的边缘云计算模式,依托CDN广泛分布的硬件基础设施,通过对其虚拟化改造,以提供边缘计算服务。由于规模大、覆盖范围广等特点,此类边缘云计算服务具有相当的成本和高可用性等优势。01 在用户需求方面02 在概念定义方面03 在市场数据方面04 在部署模式方面17Development overview边缘云为各行业的企业带来全新的价值提升。在延迟敏感场景中,例如RTC、直播等业务过去部署在中心云的业务开始走向分布式下
7、沉路线,逐渐部署到边缘云节点上,满足低延迟需求;在带宽流量压力场景中,通过部署边缘云将网络流量下沉到本地数据中心,将大大缓解骨干网压力,为企业节省核心网络开支,同时实现就近接入,用提升户体验;在数据安全场景中,边缘云可以通过部署在用户本地的形式提供定制化服务,将数据进行本地贮存,满足数据监管合规要求。随着数字经济发展逐渐成熟和智能化转型的深入,边缘云计算需求会持续增长,在未来几年边缘云计算的机会也会大幅增加。从云到边再到物联网终端设备,边缘云上承中心云的负载延伸,下接海量终端设备的接入管理,边缘计算作为中间层,是实现云边端一体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可以预见未来边缘云计算的边界和应用场景依然会持
8、续快速扩张。电信网络边缘云。此类边缘云利用运营商网络边缘接入点,根据需求建设资源池规模、服务种类差异化网络边缘服务,包括 5G MEC等。MEC边缘云是基于通信网络构建的边缘云平台,能够与5G等网络融合。MEC作为边缘云计算平台承载各类算力业务的同时,也可使用5G网络中就近转发、开放、网络切片等特定的网络能力,在低时延、云网融合等方面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MEC云可实现公有云或混合云等不同形式的交付。现场侧边缘云。此类边缘云更靠近用户数据中心或业务现场,实现按需部署,包括混合边缘云、专有边缘云等类型。现场侧边缘云可通过专有交付形式建设在用户本地数据中心,提供低时延、定制化云服务。混合边缘云是指专
9、有云和公有云相结合提供服务,组成混合云模式的边缘云,为业务应用提供更高的灵活性的同时,满足监管对数据本地贮存的要求。现场边缘云主要面向生产现场,可实现大量终端设备的连接、生命周期管理和轻量化应用的运行,将现场IoT设备连接到本地边缘云平台,在弱网情况下实现边-端侧适度自治。05 在实践场景方面238边缘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9边缘云节点小型化技术演进01 节点小型化边缘云定义近几年来,边缘云服务商经历了在各行业和边缘场景的探索与实践,产品与方案正在加速完成商业化落地。在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CDN服务商、独立边缘计算服务商、边缘软件提供商和最终用户的共同努力下,边缘云商业化案例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大
10、幅上升。边缘计算用户已接受部分业务在边缘云的应用实践,并部署了相关产品与服务,在此类业务场景实践过程中,边缘云演进出来独特的小型化平台和技术方案。边缘云分布广泛、部署轻量,这正是边缘云的优势所在,而随着边缘云市场发展,边缘云节点模式逐渐向小型化发展。节点小型化边缘云是基于大规模地域分散的边缘节点相互协同组成的一朵可远程管控、安全可信、标准易用的分布式云。小型化的定义,既包括了单一边缘云节点,也包括了若干个边缘云节点组成的逻辑小集群。多种云算力形态(一云多态)可以在单一边缘云节点中提供,也可以通过节点小集群来提供。图1 节点小型化边缘云10边缘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节点小型化边缘云有如下技术特点:
11、安全可信交付效率指标远程管控边缘云节点分布式部署在各地,是非中心化的,可通过互联网或专线等方式实现网络互联互通,按照统一的管控标准对分布在各靠近终端的边缘云小型节点进行管理。同时,在弱网情况下,边缘侧节点可进行适度自治管理。边缘云管控的部署位置可在中心云节点,也可以在边缘云节点。资源覆盖指标边缘云是由分散的小节点构成的分布式云,节点的覆盖范围和数量决定了客户访问互联网服务时的体验。具备较低的网络延迟,才能够满足低延时场景的需求,因此,对于小型边缘云,节点的覆盖范围以及节点的数量是衡量小型边缘云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通常在每个省份的电信运营商机房都需要有节点部署,才足够做到提供本地化服务。标准易用
12、边缘云节点是“一云多态”的技术服务形式,也是具有大规模分布式部署的节点,边缘业务有很多是从中心云下沉部署到边缘的,所以,需要边缘云提供的云资源,包括算力、网络、存储等具有与传统云服务高度一致的使用规则和体验。可以通过提供标准API,标准云产品等能力为客户提供开放、标准、易用的使用体验。云边协同指标小型边缘云不是单节点技术,而是将遍布各地的小节点统筹管理、统一调度的技术。在控制面和数据面上需要高性能、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比如操控指令需要快速下发到所有节点实并时生效,分散的节点上的监控和业务数据也需要能够快速的回传至中心进行进一步处理。因此在中心节点和边缘小节点间需要具备高性能、安全可靠的指令和数
13、据传输通道。边缘云节点提供的是边缘云服务,也需要满足云计算所需的安全和可信的要求,需要满足机房、机架和硬件层面的安全要求,同时需要满足在操作系统、云管、云产品等软件层面提供安全能力,数据加解密、等保等安全要求。对边缘云节点或集群,可以具备数据迁移等能力,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和可靠性等要求,也可以通过边缘云节点与中心管控间的交互和数据传输等协同方式,对节点的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除了软件层面的安全可信保障外,还可以通过添加安全网关、防火墙、防DDos攻击等硬件安全保障方案,共同完成边缘云节点的网络安全保障。云服务的基础设施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动化响应能力,物理硬件上架和网络连线施工两项工作强依赖人力介入
14、,但云平台的部署和云资源的开通则应做到自动实时响应。特别是小型边缘云场景,通常用户的业务更加灵活多变,需要平台能够开通不同规格的计算和存储服务,对于云平台而言,灵活交付能力尤为重要。02 节点小型化边缘云技术能力评估指标基于边缘业务场景的需求,小型化边缘云应当在以下指标中有突出表现:111第二阶段,边缘裸机、裸金属服务第二,应用部署标态化第一阶段,边缘虚拟机服务该阶段是边缘云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以分布式的数据采集和本地化服务为主。用户对于边缘侧的主要需求是具备分布式的计算能力。由于中心云计算已经形成了虚拟机的使用习惯,边缘侧沿用了该模式,主要技术栈依然是基于Linux系统的虚拟化技术,提供标准
15、的虚拟机服务。第一,资源位置无感随着边缘云技术的发展,分布式的资源加上微服务化部署、以及智能的调度技术,使得用户能够在任意位置直接使用服务,而不用再关心背后的资源部署位置,这也是云原生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三阶段,边缘容器服务随着容器技术的流行,传统的开发和运维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容器和容器镜像为代表,资源和发布方式出现了革命性演进。计算资源需要提供容器实例,以及对应托管服务。相比于中心云,在边缘侧生产和管理容器在技术上存在更多挑战。首先,由于边缘侧资源的分布性,多节点管理需要跨互联网进行;其次,为提供体验一致的K8s服务,边缘云平台需要实现分层的分布式管理和跨公网的可靠性保障。第三,云边
16、一体化服务边缘侧能力持续增强,可提供的云服务越来越多,使用体验愈发向中心云靠拢,业务在中心云和边缘云可以实现快速迁移。除此之外,边缘云平台也需要通过大量的云边协作,来实现性能、成本、安全、稳定性等方面的最佳方案。第四阶段,边缘Serverless服务直到前三个阶段都仅是资源形态层面的演进,第四阶段则是使用模式的升级,边缘云平台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随着微服务化的出现和成熟,用户期待边缘云能够直接提供服务,通过接口调用便可使用资源,真正做到按需使用、按量计费。随着边缘业务场景丰富,用户对于边缘计算的规格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虚拟机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因此边缘云技术开始往多样化、异构化发展。任何计
17、算设备都可以托管在边缘云平台,直接提供裸机作为业务载体,节省虚拟化的资源开销,尽可能的将服务器的最大性能提供用户。对于这个阶段的边缘云技术,则需要实现一套管控模型,使之能够生产虚拟机之外的裸机和裸金属实例。边缘云平台倾向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应用使用资源的模式和发布方式也会产生相应变化,不再是单台或批量方式的资源申请和部署,而是通过标准的资源弹性描述和不可变镜像来进行应用交付,减少环境依赖和升级的复杂性。03 节点小型化“一云多态”技术发展路线 04 节点小型化边缘云发展趋势 边缘云节点中,提供多种云算力形态即“一云多态”,将成为小型化边缘云节点技术趋势。随随着边缘场景逐渐丰富和边缘技术融合化发展
18、,边缘云节点需要同时提供虚拟机服务、容器服务、裸机服务和裸金属服务等算力形态一云多态的技术形式也会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而长期存在。12边缘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13边缘云节点硬件基础设施技术演进边缘云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机柜、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类硬件设备和光缆、电缆等连接介质组成,各硬件物理设备按照建设方案,分布在机房对应机柜的不同位置,设备之间通过光缆相互连通,形成边缘云节点的硬件底座。基础设施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硬件设备,通过对不同物理硬件设备定义和设计,组合出来可以提供不同的节点能力。根据硬件不同的能力和用途,组合成机型能力也不同:计算型设备网络型设备存储型设备融合型设备主要特点是CPU
19、主频高、核心数多,磁盘存储容量较小,主要面向数据计算场景;异构计算场景,通常搭配GPU、各类编解码卡等部件,以视频的编解码、渲染等为主要应用场景;裸金属场景,可搭配智能网卡,提供与传统物理机无差别的计算能力;主要特点是网络带宽吞吐高,交换场景,各类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作为基础网络接入、汇聚和交换设备使用;利用高性能网卡,提供LB、EIP、NAT等云上网络服务能力;主要特点是CPU主频低、核心数少,磁盘存储容量较大,SSD搭配HDD或者全SSD,以数据存储或者分布式存储服务为主要应用场景;主要特点是能力平衡,单台设备可具备计算与存储融合、计算与网络融合能力。计算与存储融合型:CPU主频高、核心数
20、多,磁盘存储容量较大,一般是SSD搭配HDD或者全SSD,可同时提供较强的数据计算和存储服务;计算与网络融合型:CPU主频高、核心数多,磁盘存储容量较小,网络吞吐处理能力较强,可支持交换、网络虚拟化、负载均衡、安全能力。图2 边缘云节点硬件组成14边缘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01 边缘云硬件初期阶段:无定制化02 边缘云硬件当前阶段:轻度定制本阶段主要服务于流量型应用场景,例如,直播、点播、转码等业务。复用CDN的资源池和硬件底座,以网络型、通用计算型和存储型设备为主。其中网络型设备采用通用交换机或路由器,计算型设备以直播、转码场景为主,存储型设备主要是支持点播场景或者云盘为主,计算和存储型的硬件
21、主要是x86架构的服务器,跟随中心云服务器选型,无定制化。其中网络型设备采用通用交换机或路由器,计算型设备以直播、转码场景为主,存储型设备主要是支持点播场景或者云盘为主,计算和存储型的硬件主要是x86架构的服务器,跟随中心云服务器选型,无定制化。当前阶段主要采用超融合硬件和异构硬件的组合方案,可以进行轻量化定制,支持快速部署,用户快速接入。面向边缘云场景的自研定制化超融合网关应运而生,可编程ASIC中灵活加入了交换机、virtual Switch和网关的Offload,FPGA对VPN、TLS进行进一步卸载,在强大的x86平台内,进行有状态网元和安全、管控的部署。超融合设备不仅可以作为边缘云的
22、底座,提供T级LB、T级网关的裸金属接入能力,还可以通过二层交换机扩展。面向边缘云场景的定制化异构服务器是针对于终端云化的云游戏、云应用场景研发的。首次在边缘云引入ARM阵列和PC阵列,通过对阵列服务器的硬件规格和软件能力的定制化,实现了多厂商软硬件标准的统一,满足云的快速部署、远程管理和运维需求。异构服务器采用高密的设计方案,可同时提供多种计算形态,游戏和应用兼容性较高,也可以兼容公共云IaaS组件,提供一致性用户体验。图3 超融合硬件架构图1503 边缘云硬件未来演进方向:面向场景深度定制边缘云发展至今,基础设施容量和性能大为提升,除了使用服务商提供的边缘云服务外,用户还会选择基于边缘云基
23、础设施部署自身业务,这对边缘云的基础设施能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同时也对于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用户希望在边缘侧拥有接近物理机的计算性能,用于部署自己的服务,甚至是自行搭建计算、存储、网络服务。边缘云未来发展会向着深度定制方向演进,实现面向应用场景的硬件体系建设,例如,面向高性能场景的裸金属硬件设备定制,面向终端云化场景的高性能设备定制,面向大流量场景的网络设备定制等。同时,基于相同的硬件底座,通过部署不同的软件,也可以支持不同的计算、网络、存储能力,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图4 边缘云硬件演进图16边缘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17边缘云节点网络架构技术演进01 边缘
24、云统一网络架构的发展趋势02 边缘云节点网络架构演进边缘云网络是随边缘云行业发展而迭代更新的,随着边缘云的部署规模不断扩大,边缘云节点持续扩容,业务和场景越来越丰富,边缘网络也不断面临新挑战,业务驱动边缘网络架构持续优化升级。边缘云发展初期,云平台上承载单一用户,边缘网络只需要满足单一用户的组网需求即可。随着用户增多、边缘云场景逐渐丰富,边缘云承载的业务也逐渐从单一用户和单一场景,发展到单一用户和多种场景,再到当前的多个用户和多类场景。边缘网络为了适应新的服务形态,需要发展为统一的网络架构。不同的网络架构共存会极大增加边缘组网的复杂度,并随着边缘云规模增大而愈加复杂,增加建设和维护成本,所以,
25、边缘云统一的网络架构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边缘云发展初期,为应对企业用户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的趋势,边缘云服务商需要建设分布全国的小型化边缘云节点,并提供帮客户将业务平滑迁移到边缘云的配套迁移服务。该场景对边缘云普遍有下面几个核心诉求:业务从传统数据中心到边缘云能够平滑迁移,不需要进行业务系统的改造和兼容;大带宽实例,对网络IO吞吐能力要求高;成本强敏感,要求相对客户IDC托管有成本优势。第一阶段:经典网络118边缘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边缘云单节点规模小,大部分节点服务器规模在340台,对应带宽规模达10200G,若按VPC网络架构建设,需要额外引入多台服务器作为软件网关,导致成本上升;VPC的灵
26、活组网能力在大带宽业务场景中并不是核心诉求,且VPC负载均衡不支持CDN系统中依赖的LVS DR模式(需要二层网络),客户现有业务迁移至边缘云需要对系统进行大量适配改造。因此,VPC虽然在中心云网络中有非常成熟的使用背景,但在边缘云中并不适合引入。而经典网络架构在边缘场景中应用,能够支撑客户大带宽业务从传统IDC到边缘云的快速迁移,同时保证非业务设备占比低,实现综合成本低。考虑到系统扩展性,在硬件网络架构设计时,仍然保留了未来扩展到VPC网络的能力。当时公有云网络已经从经典网络全面升级到VPC网络,VPC通过各种网络增值组件大幅提升了中心云上的网络灵活性和功能丰富度,让各种类型的业务场景可以享
27、受网络云化带来的高度便捷性。因此,在边缘云初期的网络架构设计中,首先考虑沿用VPC网络架构。但结合客户大带宽业务场景对边缘云的核心诉求,将VPC网络与经典网络进行技术对比,发现VPC网络的引入并不能有效满足客户诉求,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图5 VPC网络和经典网络架构对比19经典网络架构快速支持大带宽业务成功实践后,用户开始逐步迁移更多业务场景到边缘云,经典网络在功能丰富度、灵活性方面的缺失也逐渐成为用户新痛点,对VPC能力的诉求再次提上日程。在边缘云第二阶段网络架构规划中,引入VPC成为必选项,但原有的大带宽业务对性能、功能和成本的核心诉求仍需要兼顾。最终架构设计为在网络虚拟化方案上将经典网络
28、架构下网卡直通(SR-IOV)方案与VPC架构下虚拟交换机(VS)方案共用服务器混合部署,如下图所示:混合网络架构,能够兼顾大带宽场景的低成本诉求和其它场景的功能多样性诉求,但两套网络架构给整个边缘云系统带来了极高的复杂度,对边缘云的继续扩展和维护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可编程硬件在云计算领域大规模使用,边缘云网络架构也随之进一步升级,进入软硬超融合一体化阶段。可编程硬件的规模化落地,将VPC网络架构中原来需要独立部署在x86服务器上的各种网元组件和宿主机上的虚拟交换机能力全部卸载到硬件设备上,节省服务器资源的同时,大幅度提升VPC网络的吞吐性能,至此,早期边缘云不能全面使用VPC网络架构的约束
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手册:对流动性与资产配置的影响-221120(26页).pdf
阿里云:2022阿里云生命科学与智能计算峰会演讲合集(68页).pdf
八点健闻&复旦大学:2022年第三季度居民健康消费指数报告(16页).pdf
Meta&凯度:解锁印尼、巴西和墨西哥市场机遇-掀开网文网漫新篇章白皮书(2022)(59页).pdf
IBM:发展服务化业务模式:工业机械明星企业指引前进方向(22页).pdf
阿里云:Java应用提速(速度与激情)(2022)(55页).pdf
艾昆纬(IQVIA):破茧成蝶:互联网+医疗健康白皮书(上篇)(2020)(14页).pdf
OMG宏盟:2022年11.11购物节营销洞察报告(32页).pdf
联合国贸发会议:2022年世界海运评述报告(概要)(28页).pdf
艾昆纬(IQVIA):2020年全球药品市场回顾与趋势展望报告(2021)(16页).pdf
千际投行:2022年产业地产研究报告(22页).pdf
猫眼研究院:2023春节档数据洞察报告(12页).pdf
军工行业动态报告:主机厂顺利收官军工集团资本运作提速-211231)(36页).pdf
美妆及商业行业复盘、业绩前瞻、展望:历尽千帆再出发-220104(17页).pdf
轻工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修复可期把握成长-211231(51页).pdf
通信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精选ICT新基建个股α把握5G新应用赛道β-220104(56页).pdf
医药行业2022年创新药投资策略:大浪淘沙砥砺前行-211230(54页).pdf
轻工制造行业:新型烟草行业蓄势待发产业链上下游坐拥发展红利-220104(51页).pdf
社服零售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触底而生向阳回暖-220104(73页).pdf
通信设备行业深度研究:3060双碳目标+平价上网趋势下未来海风发展前景可观-20220104(51页).pdf
医疗行业专题:2021年年度医疗IT订单回顾全年订单同比上升整体发展趋好-20220104(13页).pdf
科技行业专题:智能座舱交互属性增强市场空间扩容-211231(14页).pdf
汽车行业车载惯性导航专题报告: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211231(22页).pdf
人工智能行业专题:从主题到落地场景是核心-211231(14页).pdf
腾讯云&中国信通院:超低延时直播白皮书(37页).pdf
中国信通院:“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2022年)(80页).pdf
腾讯云&中国信通院:降本之源-云原生成本管理白皮书(2022)(34页).pdf
中国信通院&华为:5G-Advanced安全技术演进白皮书(2022年)(22页).pdf
中国信通院:2022年云计算白皮书(45页).pdf
中国信通院:分布式云发展白皮书(2022年)(46页).pdf
中国信通院: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政务技术及行业应用白皮书(2022)(25页).pdf
中国信通院:基于用户体验的云网质量白皮书(2022年)(31页).pdf
诺基亚贝尔&信通院:5G云化虚拟现实白皮书(43页).pdf
阿里云:2022快递行业云上技术服务白皮书(67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
美团:2022新餐饮行业研究报告(7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