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零部件行业:降本增效一体化压铸方兴未艾-221109(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与零部件行业:降本增效一体化压铸方兴未艾-221109(42页).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降本增效,一体化压铸方兴未艾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汽车与零部件汽车行业证券分析师:黄细里执业编号:S0600520010001 联系邮箱:联系电话:021-60199790汽车行业研究助理:谭行悦执业编号:S0600121070041联系邮箱:2022年11月9日报告核心观点:政策推动+”里程焦虑”推动轻量化快速发展,铝合金市场空间广阔。面对节能减排政策推动和新能源车里程焦虑的现实,轻量化成为重要的技术方向,铝合金材料以其性价比优势,成为轻量化的优选,市场空间2025年有望达到3095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1%。汽车结构件渗透率较低,单车价值量快速提升。相较于其它铝合
2、金零部件(中小件、三电系统、底盘悬挂),汽车结构件单车价值量最高(单车1万元以上),渗透率最低(燃油车3%,纯电车8%),具备最大的远期市场空间。铝合金车身结构件增加带来拼接工艺难度升级,多因素逐步完善共同推动一体化压铸推广。铝合金用料的不断增加,车身结构件拼接工艺采用原有的冲压+焊接工艺难度提升。随着压铸设备吨位不断提升+免加热合金+真空高压压铸等工艺的不断完善,铝合金一体化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在成本、效率、安全、精度的多重需求推动下,特斯拉率先尝试一体化压铸技术,完成Model Y车型的后底板一体化压铸,其它车企陆续跟进,2025年国内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92亿元(扣除特斯拉)。产业链各环节持
3、续推进,一体化压铸产品供应商(Tier1)具备最高壁垒及市场空间。在大吨位压铸设备、免热合金、模具、生产工艺等多个环节中,因为压铸供应商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并且通过高真空压铸等工艺完成高良品率的生产,具备最高的技术壁垒。此外,根据我们测算,一体化压铸设备/免热材料/模具/产品等市场规模在2025年分别为53/96/38/192亿元,2022-2025复合增速分别为114%/524%/180%/524%,一体化压铸供应企业在市场空间总量及复合增速维度均为最受益环节,重点推荐一体化压铸产品供应商标的。投资建议:推荐一体化压铸领先布局【文灿股份】/一体化压铸加速布局【爱柯迪】,关注【广东鸿图】【泉峰汽
4、车】,其它轻量化赛道推荐:【拓普集团】【旭升股份】。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一体化压铸不及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不及预期。2VXbWiYhUcVgYpP1ViZuX6McM6MnPqQpNmOjMoPoPlOpOrRbRqQvMMYqQxOuOtRuM目录目录特斯拉率先推进一体化压铸进程车身结构件是铝合金压铸领域蓝海全产业链技术环节及格局梳理市场空间测算及标的梳理风险提示3车身结构件是铝合金压铸领域蓝海政策推动,节能减排标准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汽车领域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202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专家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发布
5、,对于乘用车新车的油耗做了具体的要求,2025/2030/2035年乘用车新车的平均油耗需要达到4.6、3.2、2.0L/100km,节能减排标准持续升级。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里程焦虑成为消费者核心关注。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助推下,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从2020年1月的2.7%提升到2021年11月份的20%,随着新能源车份额的不断扩大,相关的问题也逐渐突出。2021年2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文章如何破解新能源车里程焦虑?,提及根据协会对于新能源车主用车体验的面访调研结果,用户购买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电池续航能力”,占比达到31.8%,里程焦虑成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核心关注内容
6、。分类分类2025年年2030年年2035年年乘用车(含新能源)4.6L/100km3.2L/100km2.0L/100km商用车(较2019年)货车油耗下降8%客车油耗下降10%货车油耗下降10%客车油耗下降15%货车油耗下降15%客车油耗下降20%传统能源乘用车5.6L/100km4.8L/100km4.0L/100km混动新车占比50%占比75%占比100%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20%占总销量40%占总销量50%图:2021-2022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能耗总体目标0%5%10%15%20%25%30%35%2021-012021-042021-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