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邮储银行经营模式研究及业务经营成长潜力分析报告(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邮储银行经营模式研究及业务经营成长潜力分析报告(32页).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2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AVkZnXkUxUgYkZuZkZkWbWaQdN9PnPpPoMoMlOrQrRjMpNsP7NqQzQxNoMqMuOrQpQ 目目 录录 1.公司概况:年轻的国有行,与邮政集团深度绑定.5 1.1.我国邮政储蓄制度的变迁与发展.5 1.2.邮储银行的历史沿革.5 1.3.股权集中,与邮政集团深度绑定.6 1.4.管理层经验丰富.7 2.经营模式:“自营+代理”模式优势明显,但效率有待提升.8 2.1.自营网点基本情况.9 2.2.代理网点基本情况.10 2.3.“自营+代理”模式给邮储带来的优势.11 2.4.储蓄代理费对邮储银行的影响.13 2.4.
2、1.储蓄代理费的计算方法.13 2.4.2.储蓄代理费率已经下调.14 2.4.3.对储蓄代理费率的测算.15 2.4.3.1.将储蓄代理费还原为利息支出,代理网点存款成本率最高 15 2.4.3.2.还原储蓄存款综合成本,代理网点存款成本率仍最高 15 2.4.3.3.还原储蓄存款真实成本后,代理网点成本率最高.16 2.4.3.4.“自营+代理”模式带来独特优势的同时,财务上也形成了一定拖累.16 2.5.“自营+代理”模式效率有望提升.17 2.6.邮储银行并不从代理网点中间业务中直接受益.17 2.7.邮储银行从“自营+代理”模式中获取流量价值.19 2.8.如何看待邮储银行的“自营+
3、代理”模式.19 3.业务经营亮点与成长潜力.19 3.1.营收和利润体现出零售银行的特征.19 3.2.资产端贷款占比提升,零售贷款占主导地位.20 3.3.对公业务基础良好.21 3.4.对公业务还有很大发展空间.21 3.5.零售业务:零售贷款以按揭为主,个人小额贷款发力.22 3.6.个人小额贷款基础良好,还有较大增长空间.23 3.6.1.个人小额贷款有良好的业务基础.23 3.6.2.通过建设信用村抢占个人小额贷款市场.24 3.6.3.零售信贷工厂模式降低了个人小额贷款业务成本.24 3.6.4.个人小额贷款质量得到了改善.26 3.6.5.贷款投放仍有较大增长空间.26 3.6
4、.6.成长潜力:资产结构优化助力盈利水平提升.27 3.7.财富管理业务构建新增长极.28 3.7.1.财富管理定位差异化客群.28 3.7.2.财富管理发展空间仍待挖掘.29 3.7.3.财富管理业务构建新增长极.29 4.资产质量:干净的资产负债表、强大的风险抵御能力.30 4.1.资产质量相关指标表现优异.30 4.2.资产质量的优势来源.31 5.盈利拆解:生息资产带动,成本拖累.32 5.1.生息资产带动,成本拖累.33 5.2.近年来盈利能力明显提升.33 6.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34 6.1.盈利预测:未来 3 年有望保持 15%左右的净利润增速.34 6.2.绝对估值:DDM
5、模型估值结果为 1.06 倍 PB.34 6.3.相对估值:当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35 1.公司概况:年轻的国有行,与邮政集团深度绑定公司概况:年轻的国有行,与邮政集团深度绑定 1.1.我国邮政储蓄制度的变迁与发展我国邮政储蓄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邮政储蓄制度并非中国特色,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邮政银行,均脱胎于各国邮政体系,由最初基于网点渠道便利开展的简单存汇业务逐渐发展为邮政集团旗下的全业务型金融机构。从日本、法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邮政银行的发展经验看,有如下几个共同特征:一是依托渠道的天然优势,主攻零售银行业务,定位于大众客群;二是由邮政内部机构向独立银行发展,反哺受困于传统邮政业务萎缩的
6、邮政集团;三是经营稳健但效率缺失,邮政银行几乎都依赖于原有的邮政体系和网点协助,产生了较大的内部交易成本和运营支出。我国邮政储蓄向独立商业银行的转变不仅同样展现了这样的特征,还体现了一些独特的政策思路:要建立储蓄资金反哺农村的渠道,把邮储银行变成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储蓄网点不仅要基本保留,还要不断充实,以此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表表 1:中国邮政储蓄制度的变迁中国邮政储蓄制度的变迁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发展情况发展情况 前期:发展停滞 我国邮政储蓄始办于 1919 年,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内,邮政储蓄业务被停办。计划经济被打破后,社会资金稀缺问题突出,国家急需筹集资金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