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机遇及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分析报告(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机遇及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分析报告(44页).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2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目录C O N T E N T S010203404中国养老体系三支柱|需求端|供给端第三支柱现状政策鼓励|产品扩充美国发展经验美国养老体系|IRA概况分析|IRA驱动因素空间及优势对比增长空间|优势对比中国养老体系01三支柱需求端供给端5中国“三支柱”养老体系(1/2)016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三支柱”养老体系。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金,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公共养老金除了来源于企业及个人缴费之外,也有社会保障基金和国企股本划转的调剂补充等。第二支柱:是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专门为职工建立的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职业
2、年金。第三支柱:是自愿建立的个人养老金,主要有各类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基金、养老理财等产品。资料来源:人社部,浙商证券研究所。中国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二支柱职业养老金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银行理财、基金等0%20%40%60%80%100%120%14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中国养老金总规模近年增速放缓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合计增长率(副轴)中国“三支柱”养老体系(2/2)017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发展并不均衡,第一支柱构成养老体系主体,第三支柱占比很小。第一支柱
3、:规模大,覆盖面广。截止至21年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规模合计为6.4万亿元,约占养老金总体的55.6%;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国约85%的15岁以上人口,并且仍在扩大覆盖率。第二支柱:有一定基础,规模尚可。21年末,企业年金规模达2.6万亿元,职业年金1.8万亿元,合计4.4万亿,占比38.1%。第三支柱:占比小,起步阶段。21年养老理财、商业养老险准备金、养老基金构成的第三支柱规模仅7246亿元,占比6.3%。亿元数据来源:iFind,人社部,浙商证券研究所。左图第二支柱中的职业年金仅包括20、21两年数据,21年第三支柱银行理财产品按21年12月首批发售产品的募集上限计算。
4、第一支柱为主,第三支柱很小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0%5%10%15%20%25%30%010,00020,00030,00040,000预计中国老龄化程度将加速提升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副轴)需求端(1/2):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需求释放018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国内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龄化程度将加速提升,居民养老需求旺盛。现状:2021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2%,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线;平均预期寿命达77.93岁,持续提升。未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需求释放。“60后婴儿潮”群体开始逐渐退休,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出生率持续下降,21年出生率7.5,净增人口
5、仅48万;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的预测,203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22.3%,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且2050年将达到27.9%,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未来的养老需求将加速释放。数据来源:中国发展基金会,人社部,浙商证券研究所。万人20304050607080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20182021中国国民预期寿命持续增长中国平均预期寿命(岁)深度老龄化线:14%超级老龄化线:20%0%50%100%150%200%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总计21年中国养老金总体规模
6、占GDP比例不及美国的1/17中国各支柱/GDP美国各支柱/GDP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偏低,仅靠基本养老金难以保证退休生活质量,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势在必行。替代率: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退休职工的唯一养老保障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之为例,2020年其替代率仅为36.2%,且近年持续下降。按世界银行的建议,养老金替代率55%为国际警戒线,70%为建议线,我国尚有较大差距。规模对比:横向对比来看,2021年美国养老金规模占GDP比例是中国的17.4倍,第一、二、三支柱分别约为2倍、24倍、211倍,中国第三支柱占比与美国差距巨大。0%20%40%60%80%02,0004,0006,0008,0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