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川科技-工控新锐趁势而上技术驱动打开成长空间-221016(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禾川科技-工控新锐趁势而上技术驱动打开成长空间-221016(29页).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价格(人民币):45.69 元 目标价格(人民币):52.77 元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人民币人民币)总股本(亿股)1.51 已上市流通 A 股(亿股)0.31 总市值(亿元)69.00 年内股价最高最低(元)74.87/18.40 沪深 300 指数 3842 上证指数 3072 满在朋满在朋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22030002 秦亚男秦亚男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22030005 张哲源张哲源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22020002 工控新锐趁势而上,工控新
2、锐趁势而上,技术驱动技术驱动打开打开成长成长空间空间 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基本情况(人民币人民币)项目项目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544 751 1,121 1,651 2,270 营业收入增长率 73.87%38.13%49.20%47.22%37.54%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7 110 150 228 31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124.36%2.97%36.47%51.64%38.12%摊薄每股收益(元)0.943 0.971 0.994 1.508 2.082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0.42 0.12-0.49-0.03 0.29 ROE
3、(归属母公司)(摊薄)20.63%17.35%9.65%13.09%15.90%P/E 0.00 0.00 45.96 30.31 21.94 P/B 0.00 0.00 4.43 3.97 3.49 来源: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投资逻辑投资逻辑 工控领域核心部件工控领域核心部件新锐新锐,伺服,伺服+PLC 业务深耕业务深耕 OEM 市场市场。公司为国内领先工业自动化企业,根据 MIR 睿工业数据统计,公司为国内伺服市场第二大本土厂商(21 年市占率 3%)。公司主要产品为伺服系统,1H22 占收入比重88%,公司同时完善 PLC 产品矩阵,业务全面覆盖控制层、驱动层和执行传感层。公司已覆
4、盖工业富联、宁德时代、捷佳伟创、先导智能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7.51 亿元(YoY+38.1%),1H22 营收 4.67亿元(YoY+26.4%),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产品更新迭代影响,归母净利润0.6 亿元(YoY+3.5%)。公司重视研发,公司重视研发,具备深度制造能力,具备深度制造能力,产品性能对标国外主流品牌。产品性能对标国外主流品牌。2018-2021 年公司平均研发费用率高达 12.44%,高于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公司强调自主研发生产,其伺服系统搭载编码器在速度响应频率等指标上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公司具备深度制造能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涉足上游工控芯片、传感器
5、和下游高端精密数控机厂等领域。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本次公开发行 3776 万股,募集资金 8 亿元,将投入数字化工厂项目、杭州研究院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等,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公司绑定公司绑定锂电、光伏等高景气行业锂电、光伏等高景气行业,业绩业绩有望持续有望持续增长增长。根据 MIR 睿工业表示,2021 年国内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 233 亿元,其中先进制造板块如锂电、光伏等处于 5%-30%的高增速区间,公司趁势抓住 OEM 市场国产替代机遇,在锂电领域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终端供应商名录;光伏领域前段已完成切入,后段持续增长,公司市占率较高。预计公司未来有望凭借自身产品性
6、价比优势,以及快速响应下游客户需求定制化需求的能力,订单持续放量,收入端保持 40%以上高速增长。投资建议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与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1.50、2.28、3.14 亿元,对应 PE分别为 46/30/22 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工控自动化优秀企业,有望受益下游 OEM市场高景气赛道催化,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上下游产业链,给予公司 2023 年35 倍估值,目标价 52.77 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内疫情反复、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限售股解禁风险 01002003004005001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