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行业: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前景如何?-221012(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用事业行业: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前景如何?-221012(16页).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行业行业报告报告|行业研究周报行业研究周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公用事业公用事业 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2 年年 10 月月 12 日日 投资投资评级评级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作者 郭丽丽郭丽丽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30001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 公用事业-行业研究周报:省间电力现 货 价 格 高 企,谁 在 受 益?2022-09-27 2 公用事业-行业研究周报:火电压舱石作用凸显,多措并举盈利有望回归合理水平 2022-09-22 3 公用事业-行业研究
2、周报:火电重启加 速,产 业 链 有 望 充 分 受 益 2022-09-13 行业走势图行业走势图 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前景如何?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前景如何?本周专题:本周专题:伴随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出力占比不断提升,电网压力持续增加,辅助调节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压缩空气储能作为大规模、长时储能模式迎来发展机遇。本周我们将对压缩空气储能产业链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讨论与分析。核心观点:核心观点:辅助调节资源价值日益凸显,新型储能技术多样化发展辅助调节资源价值日益凸显,新型储能技术多样化发展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装机维持高增速,装机规模占比不断提升,而由于新能源出力受制于不稳定性,其电力供
3、应能力相对不足,电网压力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辅助调节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储能产业迎来发展机遇,装机容量有望快速扩张。202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探索储能产业不同技术路径和发展模式,并加强储探索储能产业不同技术路径和发展模式,并加强储能电站安全性控制,政策引导下,物理型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前景可观。能电站安全性控制,政策引导下,物理型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前景可观。效率提升效率提升+成本下行,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提速成本下行,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提速 压缩空气储能作为物理型储能技术,以压缩空气为储能载体,通过机械设备实现能量存储及跨时间、空间转移和利用。伴
4、随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系统摆脱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系统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产业化进程开始提速。截至目前,国内已建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容量约 182.5MW,处于建设或规划状态的项目容量约处于建设或规划状态的项目容量约 6.2GW,增量显著,且均为,增量显著,且均为 100MW 以以上的大规模长时储能项目。系统效率方面,上的大规模长时储能项目。系统效率方面,2021 年投运的张家口 100MW项目系统效率达70.4%,与2013年投运的廊坊1.5MW项目相比提高18.3pct;投资成本方面,投资成本方面,山东肥城二期项目单位建设成本为 5000 元/KW,相比于一期项目降幅达 50%。效
5、率提升+成本下行推动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加速发展,预计 2025 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6.76GW,2030 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3.15GW。产业链上游市场增量可观,核心设备厂商有望深刻收益产业链上游市场增量可观,核心设备厂商有望深刻收益 产业链方面,压缩空气储能产业链上游为相关设备及储气盐穴资源等,中游为压缩空气储能行业,下游为电网系统及各类用电部门。从投资占比来看,其核心设备为空气压缩机和透平膨胀机,支出占比达到总建设成本的其核心设备为空气压缩机和透平膨胀机,支出占比达到总建设成本的45.7%。对核心设备市场空间进行测算,在中性情况下,2025 年其累计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85 亿元,20
6、30 年其累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854 亿元,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陕鼓动力、金通灵、杭氧股份等多家国内空分设备厂商纷纷入局,未来业绩有望深刻收益。投资建议:投资建议:伴随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出力占比不断提升,电网压力持续增加,辅助调节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压缩空气储能作为大规模、长时储能模式迎来发展机遇。效率提升叠加成本下降有望推动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进程提速,未来装机规模有望加速扩张。同时在此背景下,其上游空气压缩机、透平膨胀机等核心设备市场规模或将显著增长,相关设备厂商有望深刻收益。标的方面,上游设备上游设备建造建造厂商厂商建议关注建议关注【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东方电气】【上海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