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专题研究: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加速融合的未来-221011(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行业专题研究: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加速融合的未来-221011(35页).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 证券研究报告 科技科技 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加速融合的未来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加速融合的未来 华泰研究华泰研究 电子电子 增持增持 (维持维持)通信通信 增持增持 (维持维持)研究员 黄乐平,黄乐平,PhD SAC No.S0570521050001 SFC No.AUZ066 +(852)3658 6000 研究员 余熠余熠 SAC No.S0570520090002 SFC No.BNC535 +(86)755 8249 2388 研究员 陈旭东陈旭东 SAC No.S0570521070004 SFC No.BPH392 +(
2、86)21 2897 2228 联系人 王心怡王心怡 SAC No.S0570121070166 +(86)21 2897 2228 联系人 高名垚高名垚 SAC No.S0570121080027 +(86)21 2897 2228 行业行业走势图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2022年 10月 11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专题研究 “科技行业“科技行业+能源转型”:展望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加速融合的未来能源转型”:展望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加速融合的未来 我们认为此次能源转型进程中,信息技术和能源行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一方面,能源转型将对科技行业增长路径和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2020 年科
3、技行业占国内总用电量的 7%,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更是未来能耗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科技企业在价值链控排上需要起到排头兵的作用,而碳中和趋势也将引发长期产业格局及供应链变革。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原动力,也是本轮能源迭代中的最大变量,功率半导体、电网数字化、储能温控等科技细分领域分别作为“源-网-荷-储”端的关键技术将全面赋能我国能源转型进程,为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提供底层技术保障。科技行业视角科技行业视角#1 1:能源转型引发科技能源转型引发科技行业行业格格局及产业链变化局及产业链变化 我们认为,能源转型将对科技行业的产业趋势及供应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IDC 领域,新电价政
4、策下 IDC 在核心城市运营成本提升 8.8%,叠加能耗指标收紧,绿色化能力将成为行业关键竞争要素之一,在光伏发电/储能/节能降耗等领域有所投入的企业未来有望拥有更高的利润率与竞争力。对于消费电子制造业,苹果计划于 2030 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果链企业积极参与,ESG 表现优于同业,在资本市场有望享有“绿色溢价”;同时,能源转型的要求以及与品牌厂在此方面的紧密合作拔高了供应链进入门槛,转型不力的企业或将出局,中长期来看,份额有望向能源转型领先的企业进一步集中。科技行业视角科技行业视角#2:科技企业科技企业深度参与数字能源布局,迎新一轮发展机遇深度参与数字能源布局,迎新一轮发展机遇 能源转型
5、进程中数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力电子硬件与数字孪生、能源管理平台等软件融合,为能源系统提供了“控制大脑”,发挥了效率和成本的双重优势。ICT 龙头华为目前已成为国内数字能源的领军企业,重点发展智能光伏/站点能源/数据中心能源/能源管理云等领域。基于华为数字能源的布局,我们认为科技行业参与能源数字化将迎来众多产业机遇:光伏储能的加速应用带动上游材料/器件/电池封装等环节发展,ICT 能源基础设施的节能趋势推动低功耗天线/模块化 UPS 电源/温控系统等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清洁能源视角清洁能源视角#3:功率半导体功率半导体/被动元件助推发电侧能源转型被动元件助推发电侧能源转型 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的
6、加速应用是发电侧能源转型的关键,而逆变器和变流器是“风光”发电并网的核心,依赖于功率半导体和被动元件等电子器件的底层支撑,并且随着电子元器件在光伏组件应用的成熟化,风光发电系统初始成本有望下降。我们看好 IGBT 和被动元件在发电侧能源转型中的加速应用,斯达、江海、顺络等有领先布局的国产厂商有望率先受益。经我们测算,在清洁能源高景气推动下,2025 年全球新能源用(包括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储能)功率半导体/薄膜电容/铝电解电容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036/108/52 亿元(21-25 年 CAGR:37/33/29%)。清洁能源视角清洁能源视角#4:数字化转型保障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