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铜箔行业:产业化加速设备厂商率先受益-221006(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铜箔行业:产业化加速设备厂商率先受益-221006(28页).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华西机械团队华西机械团队】崔琰:崔琰:S1120519080006S1120519080006复合铜箔行业:产业化加速,设备厂商率先受益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10月6日 2074511摘要复合铜箔性能优势显著复合铜箔性能优势显著,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前景广阔锂电铜箔超薄化趋势下锂电铜箔超薄化趋势下,复合铜箔将成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的新选择复合铜箔将成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的新选择。复合铜箔复合铜箔采用金属+聚合物薄膜+金属组合的“三明治”结构和磁控溅射、水电镀的关键工艺,复合铜箔实现
2、了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安全性。根据测算,考虑到设备、人工成本、电费和水费等成本,复合铜箔成本为2.56元/m2,已低于电解铜箔原材料成本(3.35元/m2,未包含制造成本)。未来,随着复合铜箔良率、效率提升,复合铜箔单位成本仍有下探空间。百亿蓝海市场百亿蓝海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我们测算,2025年复合铜箔需求量预计达到39.3亿m2,合计196亿元;复合铜箔设备约143亿元(69亿元磁控溅射设备+74亿元水电镀设备)。产业化加速产业化加速,设备厂商率先受益设备厂商率先受益设备端:先发企业优势凸显设备端:先发企业优势凸显,竞争格局良好竞争格局良好。电镀设备龙头东威科
3、技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批量生产用于复合铜箔制备的卷式水平镀膜设备厂商,单机设备良品率达90%,其双边夹卷式设备放量在即,首台磁控溅射设备有望快速交付;腾胜科技也已经从第1代设备升级到目前最新的2.5代设备,在性能、产能与及良品率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基膜端:对基膜品质要求高基膜端:对基膜品质要求高,PETPET膜是市场主流膜是市场主流。国内高端基膜产品市场被国外公司所垄断,如日本东丽、三菱、东洋纺、美国3M、韩国SKC等。国内能够自主生产超薄PET/PP膜的厂商数量有限,双星新材、康辉新材、东材科技等优势较大。2021年,国内PET膜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双星新材和东材科技,其次是合肥乐凯、大东南和激智科技
4、等企业。制造端:布局企业增多制造端:布局企业增多,产业化加快产业化加快。2021年国内实现新增产能约11.6万吨(2.9万吨的电子电路铜箔+8.7万吨锂电池铜箔的产能),同比增长19.17%。2021年国内锂电铜箔产能达31.6万吨,同比增长37.99%,占比从2017年30%的提升至43.8%。除诺德股份、嘉元科技等头部企业加速扩产外,海亮股份、白银有色、江西铜业等铜企逐步布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厦门海辰等动力/储能电池厂商持续加码,积极研发并申请复合集流体相关专利,并推进复合集流体验证。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复合铜箔产业化加速,行业处于初期,蕴含巨大机遇,给予行业“推荐”评级。受益
5、标的:受益标的:上游复合铜箔设备如东威科技、腾胜科技(未上市)。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复合铜箔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UZkYdUmUzW8VoVpU6MbP8OnPrRpNnPfQnMnNfQmMzR7NrRzQMYrMmQvPoNzQ一、锂电铜箔:锂电池负极集流体,超薄化趋势明显2 3锂电铜箔:锂电池负极集流体,超薄化趋势明显铜箔是通过电解铜箔是通过电解、压延或者溅射等方法加工而成的厚度在压延或者溅射等方法加工而成的厚度在200200 m m以下的极薄铜带或者铜片以下的极薄铜带或者铜片。目前铜箔加工方法大致可分为电目前铜箔加工方法大致可分为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
6、解铜箔和压延铜箔。1 1)压延铜箔:压延铜箔:将阴极铜等原材料在1200以下熔化铸造成铸锭,通过热轧使铜合金铸锭厚度降低。具体为熔化铸锭热轧冷轧退火冷轧除油表面处理检验分切包装;2)电解铜箔:电解铜箔:将阴极铜等原材料用稀硫酸溶解后,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阴极辊中将硫酸铜电解液通过直流电电沉积制成原箔,再进行表面处理,分切后得到成品。具体为溶铜溶液净化电解沉积表面处理检验分切包装。与电解铜箔相比,压延铜箔的电导率更高,延伸效果更好,但其生产工艺控制难度大,原料成本高及国外对关键技术的垄断也限制了压延铜箔的应用;而电解铜箔的原料则可从废铜、废电缆等废旧材料中重新提炼,成本较低,环境压力小。因此,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