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资信:2022年上半年银行业信用观察报告(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资信:2022年上半年银行业信用观察报告(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报告报告 1/35 2022 年上半年银行业信用观察 金融机构部 李玉鼎 王春苗 摘要摘要:2022年上半年,国际国内形势多变,央行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及银行总资产增速均有所回升,但信贷增速延续下降走势。受区域疫情频发以及房地产企业债务危机影响,居民消费贷款增长受到较大冲击,而随着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继续执行,经营性贷款增长相对保持韧性。具体来看,短期消费贷款负增长,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速回落幅度显著;短期经营性贷款增速加快,中长期经营贷款增速则继续下滑。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端,储备资产和同业业务占比持续收缩,主要由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利好中长期资产配置。负债
2、端存款增幅扩大,居民储蓄意愿上升,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加强。央行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贷款市场、债券市场利率下行有望引导存款利率下调,缓冲银行息差收窄压力。2022年上半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继续波动下行,降准及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为商业银行节约了资金成本,综合表现为净息差收窄。信用成本方面,6月末不良贷款率及关注类贷款比例双降,拨备覆盖率亦较年初回升,但上半年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规模同比大幅增加,预计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蔓延及疫情反复仍将带来冲击。不同机构类型之间贷款资产质量及拨备水平分化,中小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压力仍较大。2022年6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总体稳健但环比略有下滑,政府新
3、增1200亿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额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央行评级每季度常态化进行,高风险机构数量持续压降。上半年河南、安徽村镇银行风险暴露,金融供给侧改革仍将继续,规章立法与机构风险出清同步推进。根据Wind统计,2022年1-8月,行业内共有4家银行涉及主体评级调整(不包括跨机构首评调级),其中2家银行为主体级别调升,1家银行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1家银行列入评级观察名单。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报告报告 2/35 一、一、银行业银行业运营情况运营情况 1、2022 年年上半年上半年,国际国内国际国内形势形势多变,多变,我国经济我国经济增长增长压力加大压力加大;社会融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及商业银行总资产
4、增速均有所回升,但人民币贷款增速延续下降规模增速及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均有所回升,但人民币贷款增速延续下降走势走势。央行央行灵活运用专项再贷款工具,精准支持相关重点领域;灵活运用专项再贷款工具,精准支持相关重点领域;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整机制,引导存款利率跟随引导存款利率跟随市场利率变化,市场利率变化,稳定银行负债稳定银行负债端端成本成本。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通胀、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众多不利因素交织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减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在遭遇疫情二次冲击后再次步入恢复进程,因内外环境发生了明显的不利变化,
5、经济发展压力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2641.6亿元,同比增长2.5%,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同比增长0.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13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28636.4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68.0亿元,增长1.8%。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向中央财政
6、上缴结存利润等方式调节市场流动性;增加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及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精准支持相关重点领域。同时,央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挥LPR的指导性作用,引导贷款市场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存款利率跟随市场利率变化,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图表图表 1.2022 年年上半年上半年主要货币政策梳理主要货币政策梳理 政策工具政策工具 实施概况实施概况 公开市场操作(1)1月17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降10个基点,此后保持在2.10%不变,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下波动。(2)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