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价格(人民币):27.29 元 目标价格(人民币):35.00 元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人民币人民币)总股本(亿股)4.35 已上市流通 A股(亿股)3.55 总市值(亿元)118.60 年内股价最高最低(元)37.94/15.46 沪深 300 指数 3933 深证成指 11261 邵艺开邵艺开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22080005 罗露罗露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20020003 精密温控龙头,创新能力打开多增长曲线精密温控龙头,创新能力打开多增长曲线 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基本情况(人民币人民币
2、)项目项目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1,703 2,228 2,774 3,731 5,058 营业收入增长率 27.35%30.82%24.47%34.51%35.57%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2 205 224 304 41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13.48%12.86%9.14%35.78%35.83%摊薄每股收益(元)0.564 0.613 0.515 0.699 0.950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0.03 0.54 0.39 0.25 0.22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2.94%11.04%11.17%13.68%16.26%P/
3、E 31.04 66.67 53.00 39.03 28.73 P/B 4.02 7.36 5.92 5.34 4.67 来源: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投资逻辑投资逻辑 深耕精密温控领域,产品矩阵丰富,机房与机柜温控份额领先。深耕精密温控领域,产品矩阵丰富,机房与机柜温控份额领先。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和产品提供商,现有机房温控节能产品、机柜温控节能产品、客车空调和轨道交通列车空调及服务四大产品线。其中机房与室外机柜业务市场份额领先,2022 年 1H 营收占比分别 42%/43%。公司在精密温控领域客户基础与品牌优势显著,兼具差异化与规模效应,历史十年总体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复合
4、增速约 45%,业绩较为稳健。积极投入产品研发,储能、电子散热等新产品增长迅速。积极投入产品研发,储能、电子散热等新产品增长迅速。公司注重新产品研发,研发费用率与研发人员占比约 7%/35%,分别高出对标公司约 2PP/15PP,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在下游新场景应用,开辟新增长曲线。以储能产品为例,TrendForce 等第三方机构预测全球装机量从 2021-2025 年复合增速将达 65.7%。2021 年公司储能应用产品收入 3.37 亿元,同比 2020 年增长 3.5 倍,预计未来 3 年增速仍超行业,对公司营收贡献占比将从 2021 年的 15%达到 2024 年的 45%。2021 年
5、 10 月非公开发行股票 1207.97 万股,扣费后最终实际募集资金净额 3.02 亿元,打造精密温控节能设备智能制造基地和研发创新中心,提升产品质量和产能,持续强化产品竞争力。以客户为中心的团队管理有利于把握下游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团队管理有利于把握下游行业机遇,看好公司长期成长。业机遇,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我们认为疫情与宏观经济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长期受益于云计算与数字经济发展,以及散热技术发展更迭。公司高管大多曾任职于华为、艾默生等行业领先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丰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把握温控散热技术在新应用场景的行业机会。2022 年 7 月 27 日公司公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6、授予登记完成,授予人数 262 人,计划以 2021 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2024 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15%/32%/52%。我们看好公司长期竞争力与成长性,预计增速超下游行业,未来 3 年利润 CAGR 25%+。投资建议投资建议与估值与估值 采用市盈率法估值,预计公司 22-24 年归母净利润 2.24 亿元/3.04 亿元/4.13亿元,给予 23 年 50 倍 PE,目标价 35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风险 数据中心行业总体需求放缓、行业竞争激烈、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疫情持续影响宏观经济、商誉减值风险。02004006008001000120015.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