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环控与主动防护保驾储能安全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未来,智能电网定位 多种能源、资源之间互补协调,引入绿色电力 高效微网群与坚强大电网结合 坚强智能国际一流 多元化负荷与智能化电网融合 互动友好时代典范 分布式储能与移动式储能协同 柔性平衡全新形态 海量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 车网融合绿色交通 中国经济的下一个最大风口是电动汽车行业 电动车保有量(预测)在20202025年爆发式增长 在此期间复合增长率超过60%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2018E2030E预测 2026年之后增速放缓 预计到2030年达 辆 1亿 汽车充电网+汽车储能+新能源微网 电动汽车 催生第四次能源革命 电动汽
2、车规模化 2030年 1亿辆 电网实现柔性化 汽车、电池储能经济化 4元/Wh2元/Wh0.7元/Wh 充电网-新能源消纳 不会有弃风、弃光、弃水 改变国家能源结构 新能源占比 23%50%70%改变电网、配网架构 直流微网链接光伏和汽车 新能源直接应用 让中国没有雾霾 绿水蓝天 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 New energy resources 充电网与微电网的技术架构“变配充光储”新能源微网 系统方案 三型两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互 联 网 云 计 算 大 数 据 物 联 网 坚强智能电网 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 泛在电力物联网 三型两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泛在电力物联网”为众多新能源企业
3、提供了无限可能,这一万亿级市场空间很明显也将超越坚强智能电网。国网提出,要紧紧抓住2019-2021的战略突破期,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3年提升,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两个三年,实现泛在物联的攻坚与提升。储能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支柱之一,同时也是泛在物联网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用户供电、并网调峰调频、新微网顺利运行以及在线保电等领域实现蓄电保航,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泛在物联网与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节点?如何有效解决弃光、弃风问题,提高新能源渗透率?如何解决用电波峰、波谷问题?如何将电网中不同的电源、负荷有效连接,实现能量的双向可控按需流动?如何更经济、快速的实现电网调
4、频?如何实现电网的黑启动?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储能在综合能源管理中的价值 安全运行 主动防护 内环境控制 智慧平台 投资收益 火灾事故频发,传统气体消防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消防,消防成为储能电站“鸡肋”式的摆设。电池模块发热量大,空调能耗高,运行经济性差;温控不合理,降低电池使用寿命。信息共享差,数据采集难,主动防护性差,运维难度大。前期投入高,运维费用大,短期难以达到平衡点。端、边、云、管流程未有效集成,后台监控,数据收集,平台共享等不健全。pain points 储能产品的痛点 预制舱式储能产品 实现在各种复杂工况下的内环境控制是保证电池安全运行重要前提!01 02 03 有效温度控制
5、与内环境保证 模块化结构设计避免火烧连营 预制舱防火防爆结构设计 舱体内环境控制保证电池安全运行 模块化结构设计 避免“火烧连营”定点消防 灭火技术 泄压 防爆技术 防火 隔离墙技术 模块化结构 关键技术 预制舱 结构技术 有效温度控制与内环境保证(1)通过合理的风道设计,对电池舱内部环境实现精确控制,有效缩小电池之间的温差(3),提高电池之间的一致特性;(2)通过新材料使用,减小空调瞬时功率的同时,降低电芯和环境温度的波动幅度,减小了大功率电气的使用,降低了设备投入费用和运行成本。(3)有效的温控环境,确保电池发挥最大功率,减少电池故障率,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1、智能温控技术(实施系
6、统仿真与实际验证结合方式)有效温度控制与内环境保证(1)工业级变频空调,更好的适用于储能短时间内高倍率放电所带来的热量突增,实现对舱内温度的精确控制(2)采用具有新风功能的工业级变频空调,通过运行模式的智能管控,最大程度减少空调压缩机的运行时间,降低能耗,实现温控的绿色、环保、节能。1、智能温控技术(工业级变频空调与储能工况的高度匹配)新风送风 冷/暖风 外循环外循环系统系统 新新风风 进风 恒温、恒湿、无尘 温度 时间 变频空调与定频空调室内温度变化对比表 变频温度 模块化结构设计 避免“火烧连营”特殊非金属聚氨酯抗氧化材质壁板,可实现耐火3小时要求 模块化结构设计,化整为零,隔室间设置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