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华社研究院2 0 2 5 年1 1 月新时代县域经济学目录引言2第一章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8(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1 2(二)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的重要腹地1 3(三)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重要空间1 4(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1 6(五)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基底1 7第二章新时代县域经济学的核心内涵 1 9(一)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1 9(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2 2(三)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2 4(四)坚持正确策略方法,错位发展、串珠成链2 6(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县委“一线指挥
2、部”作用2 8第三章新时代县域经济学的生动实践 3 1(一)传统产业升级模式3 1(二)新兴产业赛道模式3 3(三)产业集群发展模式3 4(四)农业产业化模式3 6(五)生态价值转化模式3 7(六)高水平开放模式3 9(七)文旅融合模式4 0(八)区域协同模式4 2(九)资源禀赋主导模式4 3(十)东西协作模式4 4第四章新时代县域经济学的鲜明特色 4 7(一)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4 7(二)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5 0(三)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5 3(四)把人文和经济融合起来5 6(五)把发展和安全统筹起来5 9第五章新时代县域经济学的深刻启示 6 2(一)以人为本6 2(二)多元协同6 5(
3、三)因地制宜6 7(四)“发展中”的创新 6 9结语 7 2编写致谢与说明 7 5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习近平1新时代县域经济学引言“郡县治,天下安”。春秋时期的中国就已有了县制,秦代推行郡县制后,县作为一个稳定的基本行政单位,从未被历史潮流淹没,一直沿用至今。历经近3 0 0 0 年历史沉淀形成的县域治理传统,为现代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经验与文化密码。如今,中国的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是承上启下、沟通条块、连接城乡的核心枢纽,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中央工作,
4、习近平总书记都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县域治理、县级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2 0 1 5 年6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9 4 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全国 1 0 2 名优秀县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说,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他要求县委书记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域的高度2新时代县域经济学重视,既来自对悠久历史的深刻理解,更来自于地方工作期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在河北正定,习近平同志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和县委书记,他以改革思维推行“大包干”,发展“半城郊
5、型”经济,用活文化资源“旅游兴县”,强调“念好人才经开拓翻番路”,使这个冀中平原农业县赶上了时代大潮,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福建宁德,他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为当时“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闽东“摆脱贫困”指明了方向;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间,他六年七下晋江,亲自总结“晋江经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浙江,他走遍全省9 0 多个县区,其中7 次到淳安,提出“绿色政绩观”,1 1次到义乌,推动落实“强县扩权”,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万工程”,探索打造共同富裕的县域和乡村样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
6、谈会上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3新时代县域经济学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决定 提出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2 0 2 5 年7 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