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券研究报告|金融工程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gszqdatemark 量化分析报告量化分析报告 政策、估值、出海三重共振政策、估值、出海三重共振华夏中证生物科技主题华夏中证生物科技主题 ETF 基金基金投资价值分析投资价值分析 创新药领域:需求驱动与政策赋能共振,全球化发展机遇凸显创新药领域:需求驱动与政策赋能共振,全球化发展机遇凸显。(1)政策支持持续完善,创新药出海迈入曙光期政策支持持续完善,创新药出海迈入曙光期。研发端层面,国内药品审评门槛稳步抬升,行业整体研发能力持续强化。审评端层面,效率提升+数量扩容,创新药上市进程加速。支付端层面,医保基金向创新药倾斜
2、,定价机制更趋公允合理。创新药定价体系更趋公允,价值导向特征凸显。医保谈判底价测算建立多维度价值评估体系,对创新程度高、患者获益大的“真创新”药品给予更高经济性阈值与价格溢价,同时通过优化测算方法,保障同代际、同类别药品价格公允性及不同代际药品价格合理性,实现创新价值与理性价格的有机统一。(2)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创新药具备系统性反弹基础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创新药具备系统性反弹基础。医药行业历经充分估值消化,已进入中长期布局区间,创新药板块具备系统性反弹支撑。License-out 浪潮延续,国产新药全球价值持续兑现。License-in 逐步降温、License-out 稳步增长,交易结构持续优
3、化。国内创新药企业在近年 BD 进展迅速。创新药 BD 仅为估值打入第一步,唯有临床推进才能持续验证管线价值。由于创新药天然的高风险性,BD 管线也存在退货风险。在 BIC/FIC品种驱动,License-out 加速趋势有望延续。当前中国创新资产仍处于“物美价廉”阶段,出海授权交易具备持续达成基础。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投资价值分析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投资价值分析(1)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于 2015 年 8 月 26 日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指数选取涉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他人体生物科技的指数选取涉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他人体生物科技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
4、生物科技类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生物科技类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2)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成分股在行业龙头、民营企业综合、成交主力、双循环、基金重仓、创新药等概念上的暴露较高,具备较好的市场流动性和较高的机构认可度。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当前的风格总体为小市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当前的风格总体为小市值、高流动性、高动量。值、高流动性、高动量。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构建了一个“CXO+创新药+医疗器械”的黄金三角组合,既有研发服务龙的全球竞争力,又有本土创新龙头的政策红利。(3)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当前估值水平具备安全边际,指数的盈利能力突出,预期指数未来盈利高速增长。华夏
5、中证生物科技主题华夏中证生物科技主题 ETF 基金投资价值分析基金投资价值分析(1)华夏中证生物科技主题华夏中证生物科技主题 ETF(基金代码:(基金代码:516500)投资目标是紧)投资目标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2)华夏基金资管规模保持增长,排名行业前列,产品线齐全。)华夏基金资管规模保持增长,排名行业前列,产品线齐全。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华夏基金保持着管理资产规模的稳定增长,管理资产总规模持续领先。截至 2025 年 2 季度末,华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超 3 万亿,是境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风险
6、提示:风险提示:医药政策不及预期风险;药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临床试验失败风险等。本报告从历史统计的角度对特定基金产品进行客观分析,当市场环境或者基金投资策略发生变化时,不能保证统计结论的未来延续性。本报告不构成对基金产品的推荐建议。作者作者 分析师分析师 张国安张国安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4060003 邮箱: 分析师分析师 徐雨涵徐雨涵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4040006 邮箱: 分析师分析师 刘富兵刘富兵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30007 邮箱: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1、量化点评报告:转债估值维持高位震荡十一月可转债量化月报 2025-11-17 2、量化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