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肥行业低碳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中国化肥减量增效十年之路2025.11关于落基山研究所(RMI)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RMl)成立于1982年,是一家立足市场、独立运作的专业智库,致力于通过经济可行的市场化解决方案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构建繁荣、韧性、清洁的低碳未来。落基山研究所与企业、政策制定者、科研机构、创业者及跨领域伙伴广泛协作,推动战略性投资,以扩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规模化部署、减少能源浪费、并提升可负担清洁能源的可及性,在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携手共创可持续的美好愿景。目前,落基山研究所的研究和实践已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作者与鸣谢作
2、者郝一涵、李君、李婷、谢璨阳作者按姓名拼音顺序排列。除非另有说明,所有作者均来自落基山研究所。其他作者吴海铭联系方式李君,jun.lirmi.org引用建议落基山研究所,中国化肥减量增效十年之路,2025,https:/ 重视合作,旨在通过分享知识和见解来加速能源转型。因此,我们允许感兴趣的各方通过知识共享 CC BY-SA 4.0 许可参考、分享和引用我们的工作。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除特别注明,本报告中所有图片均来自iStock。鸣谢本报告特别鸣谢以下专家对报告撰写提供的洞见与建议(姓名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马涛涛中化
3、化肥特种肥料事业部副总经理苏建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主任万亚男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本报告作者感谢CRU大宗商品研究所、肥料技术推广相关机构的专家在本报告撰写过程中给予的宝贵指导与建议。本报告所述内容不代表以上专家及其所在机构观点。rmi.org/4化肥行业低碳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中国化肥减量增效十年之路前言化肥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当今农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化学投入品,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物。化肥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农业依赖于地力自然恢复的瓶颈,让人类能够高效地为作物生长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由化肥的不合理施用而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影响,如水体富营养化、土
4、壤退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当前,全球农业生产仍面临增产压力。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凸显全球特别是南方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挑战。2024 年,全球人口已突破 81 亿,据联合国预测,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突破 96 亿,其中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人口占比预计将上升至 87%1。尽管过去数十年全球农产品产量实现跨越式提升,2023 年全球仍有 9%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亚洲、非洲等南方国家集中的区域2。面对资源环境硬约束和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实现化肥的科学施用和效率提升,是同时应对粮食增产和减缓化肥带来环境问题的国际共识,而中国的化肥行业转型极具代表性
5、。作为世界人口和化肥生产消费大国,中国农业面临着粮食增产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其中“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的化肥过量施用问题在小农生产中尤为突出。中国的化肥转型不仅关乎本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对全球农业可持续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化肥的产量和用量均于 2015 年达到峰值,当年启动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成为中国探索化肥减量增效路径的里程碑事件。回望过去十年,中国通过顶层设计辅以央地协同,结合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多措并举,逐步走出了一条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化肥使用强度、提升化肥利用效率的农业系统性转型之路。从成效来看,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连续九年下降,从 2015 年的 6023
6、万吨下降至 2024 年的 4988 万吨,降幅达17.2%;全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化肥利用率从 2015 年的 35%连年攀升至 2024 年的 42.6%。化肥施用方式更加科学、精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得以落地应用,养分结构更加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进一步利用。与此同时,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从 2015 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并连续九年保持 1.3 万亿斤及以上,2024 年全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4 万亿斤,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据 RMI 估算,截至 2024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和减量化行动累计避免了约 1.26 亿吨化肥施用量。从国际视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