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述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服装医疗设备2025年2月中文摘要版全球供应链报告1全球供应链报告香港科技大学利丰供应链研究院塑造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核心力量1.地缘政治与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深刻重构各行业供应链体系。随着各国日益重视国家安全与供应链主权,供应链布局正加速向本土化与区域化演进。贸易摩擦、关税壁垒、进口限制等保护主义政策叠加政局动荡,持续冲击全球货物流通,推高运营成本并加剧交付延迟。这一态势正倒逼企业通过供应来源多元化与本土产能建设实现风险对冲,进而引发全球贸易路线的系统性重构。行业实践层面,地缘冲突的影响已渗透至关键领域:在医疗设备行业,俄乌战争与中东局势动荡不仅
2、导致关键原材料供应受限、物流通道受阻,更催生出网络安全新风险,迫使企业重新评估采购策略以构筑风险缓冲机制;在电动汽车产业中,美国 通胀削减法案 与欧盟 关键原材料法案 等政策工具正推动各国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以求減低对华供应链依赖;太阳能光伏领域则见证着地缘博弈的直接映射为规避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的关税及反倾销/反补贴税,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太阳能等中国企业已将产能向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战略转移;与此同时,服装产业的全球采购网络在中美贸易战与区域冲突双重压力下加速重塑,供应链管理者正将产能从中国向东南亚、南亚及中美洲地区梯度迁移,通过地理分散化实现关税规
3、避与供应链韧性提升。踏入2025 年,人们最关心的是特朗普第二次担任总统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这位总统已公开宣称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至少10%关税,其中对华商品税率更将飙升至60%。值得注意的是,2月1日其签署的行政令要求自2月4日起对墨西哥、加拿大及中国输美商品全面征税,却在关税生效前数小时紧急叫停对墨加两国的关税。尽管部分关税措施暂缓实施,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將持续为全球贸易蒙上阴影,迫使跨国企业加速制定供应链应急预案。2.自由贸易协定和贸易优惠自由贸易协定及贸易优惠机制正成为重构全球供应链的关键杠杆。这类协定通过削减乃至取消成员国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显著降低原材料、零部件及成品的跨
4、境流动成本,为企业创造供应链优化的战略空间,并鼓励企业分散其供应来源,以及开拓成员国/地区之间的新市场。领航未来:全球供应链的核心驱动力与发展趋势全球供应链正经历深刻变革,其转型由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等多重力量共同驱动。这些变化不仅重构着企业的运营模式,更倒逼企业通过战略决策调整以维持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本报告聚焦服装、电动汽车、医疗设备及太阳能光伏四大产业,深度解析其全球供应链格局演变,旨在揭示塑造未来供应链体系的核心动能。通过系统性研究,我们力图预判全球供应链网络的长期发展趋势,尤其关注全球采购地理版图的重构路径。2全球供应链报告香港科技大学利丰供应链研究院在医疗设备领域,2020
5、年7月生效的 美墨加协定 通过强化监管互认、简化医药产品进口流程,助推墨西哥医疗设备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电动汽车产业中,日本作为全球三大动力电池供应国之一,借力2023年3月签署的美日关键矿产协议,不仅获得电池原材料关税豁免,更成功接入美国 通胀削减法案 的税收抵免体系;而2010年正式实施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则深刻改写了全球太阳能供应链版图该协定大幅降低东南亚光伏制造商从中国进口硅料、银浆等关键材料的成本,十年间催生出横跨南海的亚太光伏产业带;与此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框架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跨境投资与物流便利化的提升,正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东盟国家迁移产能,加
6、速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纺纱织造成衣”供应链网络。3.本土发展政策各国政府正通过补贴、税收优惠、基础设施投资及技术扶持等政策组合拳大力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以降低对外国进口的依赖。此类政策往往诱导企业调整生产布局以获取政策红利。在医疗设备行业,印度 2023年国家医疗设备政策 设定了明确目标将行业规模从2022年的110亿美元提升至2030年的500亿美元,其战略聚焦六大核心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研发促进、投资吸引、监管流程简化、人力资源开发及品牌定位。作为配套措施,印度政府于2020年3月启动的“医疗设备生产挂钩激励计划”专门支持癌症护理设备、放射医疗设备及心脏设备等细分领域,并于2024年3月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