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6-20302026-2030曼塔瑞MantaRay中国循环经济行业调研及政策红利捕捉指南创新驱动丨人才引领丨全球视野“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阶段,循环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传统线性经济模式难以持续,循环经济通过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模式,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选择。本报告基于对国家级政策导向的深度解读和行业数据分析,聚焦化工行业在循环经济转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旨在为化工企业提供清晰的战略路径和可落地实施建议,助力企业将政策转化为竞争优势,在从
2、理念倡导迈向规模化、效益化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实现绿色升级与价值跃迁。引言丨 01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和关键部署,围绕“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关键时期,为各行各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根据“十五五”规划目标,预计到2030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循环经济对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将超过40%,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这意味着循环经济不再是简单的废物回收利用,而是涉及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政策东风:循环经济战略纵深解析2026-2030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调研及政策红利捕捉指
3、南双碳目标刚性约束z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0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02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碳达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03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型,加快提升建筑能效平,加快优化建筑用能构,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04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
4、建设。05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06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养,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应用。07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08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领导干部培训。09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因地制宣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下联动制定地方达峰方案,组织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10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
5、行动丨 02#国家战略高位驱动2026-2030年中国循环经济行业调研及政策红利捕捉指南立法体系加速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我国循环经济领域的首部基础性法律,其颁布实施标志着循环经济发展进入了法制化、系统化推进的新阶段。它构建了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原则)为核心的法律框架,并确立了六项关键制度来系统推进循环经济,推动形成“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再生”的循环体系。随着实践的深入,社会各界对该法案的修订持续推进,配套政策日益严格。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范围将从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扩展至化工包装物、容器等,要求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从国际背景看,全球绿色地碳转型加速,逐渐从单一“
6、碳关税”向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绿色壁垒演变,倒逼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加升级。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EAP)、欧盟新电池法等国际规则和政策的实施,使相关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成本上升,并带来显著的初始投资压力。这些规则不再针对单个企业的“孤岛式”要求,而是强调整个产业链的协同降碳和循环化改造。国际规则倒逼转型丨 03而长远来看,这背后是一场根本性创新与标准话语权之争,是关于绿色技术路线和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的竞争。中国企业若不能再这些领域积极创新并参与标准制定,可能面临长期被“锁定”在产业链中低端的风险。生产能源密集型行业,发电和航空简单产品复杂产品CBAM货物欧盟碳排放